9 月 26 日,香港高院的一纸判决让娃哈哈百亿遗产案彻底沸腾了 —— 宗馥莉的上诉许可申请被狠狠驳回,去年 8 月冻结 18 亿美元资产的原判纹丝不动。
这意味着那笔躺在香港汇丰银行的巨款,宗馥莉还是一毛钱都动不了。
消息传出,最开心的当属杜建英和她的三个孩子,毕竟这场横跨两地的豪门闹剧,他们又拿下了关键一局,而娃哈哈这个国民品牌,正被这场内斗搅得暗流汹涌。
谁也没想到,宗馥莉这次上诉会输得这么彻底。
要知道,自从 8 月 1 日香港高院裁定冻结 18 亿美元资产、要求她披露资金流向后,宗馥莉团队就憋足了劲准备翻盘,8 月 15 日正式递交上诉申请,9 月 8 日还补充了答辩书,可最终还是栽了跟头。
她的底气原本挺足,一口气抛出了五项上诉理由,听起来个个都像那么回事:一会儿说香港法院不该用《高等法院条例》第 21M 条管这事儿,一会儿主张案子该先让内地法院判,甚至直言杜建英的三个孩子根本没有可争辩的财产权益,冻结账户纯属多余,披露资金流向更是范围太宽。
可香港高院法官一点没给面子,逐条反驳后直接驳回,还强调这案子 “存在严重争议,值得充分审理”,言下之意就是宗馥莉的理由全站不住脚。
最让宗馥莉揪心的还是那 18 亿美元。
根据判决书披露,这笔钱主要是债券、定期存款和现金,来源大概率是娃哈哈的海外分红,通过 “境内公司→香港控股→境外母公司” 的架构转出去的,原本是宗庆后计划给三兄妹设立 21 亿美元信托的一部分,目前还差 3 亿没凑齐。
之前宗馥莉转走 110 万美元,说是给越南工厂付设备尾款,可在三兄妹眼里,这就是 “转移资产” 的信号,直接告到了香港法院。
如今上诉失败,这笔钱还得冻着,唯一的 “安慰” 是香港高院同意暂时搁置披露令,让她不用马上公开资金明细,但这不过是缓兵之计。
网友看得门儿清:“这哪是上诉啊,分明是给法院送证据。”
毕竟 18 亿美元不是小数目,约合 128 亿人民币,足够撑起半个饮料帝国,宗馥莉想动这笔钱,没那么容易。
而杜建英那边早就放出话来,这钱本来就是孩子爹留的,谁也挪不走,如今法院给了说法,她怕是偷着乐呢。
要说这场争产大戏里最不简单的人,非杜建英莫属。
很多人只知道她是 “小三”,却没看清她早就布好了一盘大棋,如今能让宗馥莉吃瘪,全是几十年铺垫的结果。
1991 年进娃哈哈时,杜建英只是个普通员工,可架不住她英文好、文笔棒,很快就成了宗庆后身边的得力秘书,起草文件、招待外商样样拿手。
老员工都知道,宗庆后不在公司时,重大决策杜建英一个人就能拍板,这份信任可不是一般人能得到的。
后来她在美国生下宗继昌、宗婕莉、宗继盛三个孩子,更是成了宗庆后的心腹,据说公司不少核心业务都交她打理。
但杜建英最聪明的地方,是没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
2008 年她从娃哈哈离职,两年后就成立了上海三捷投资集团,注册资本 5000 万实缴到位,虽然参保人数只有 1 人,看着不起眼,却在十几年里悄摸摸投资了上百家企业,生物医药、金融、新能源、教育全有涉猎。
后来她还开了多家国际学校,口碑相当不错,早就从 “宗庆后秘书” 变成了手握实权的资本大鳄,就算不靠娃哈哈也能活得滋润。
这次打官司,杜建英更是拿出了压箱底的证据。
三兄妹提交的出生证明上明明白白写着 “父亲宗庆后”,还有宗庆后 2024 年 1 月手写的密令,清清楚楚写着 “办理三个人的信托,在汇丰办,每人七亿美金”,甚至连信托要 “不动本,只分利息” 都交代了。
更狠的是,他们还拿出了 2024 年 3 月宗馥莉签字的协议,当时宗馥莉明明认同了父亲的信托安排,后来却翻脸不认账。
有这些硬货在手,香港高院才认定三兄妹有 “可争辩的权益”,杜建英这步棋,走得是真稳。
虽然香港官司赢了,但杜建英和三兄妹心里清楚,真正的决胜局在杭州。
毕竟 18 亿美元的归属也好,娃哈哈 29.4% 的股权也罢,最终都得看杭州中院的亲子鉴定结果,这玩意儿简直就是 “生死符”。
按照《民法典》规定,非婚生子女和婚生子女有同等继承权,但前提是得证明血缘关系。
三兄妹早就申请调取宗庆后 2023 年在浙一医院的血液样本做 DNA 比对,可问题来了,提取已故之人的生物样本,得经法定配偶施幼珍同意,这难度可想而知。
要是鉴定结果是 “亲生”,他们不仅能争香港的信托资金,还能主张分割娃哈哈股权 —— 要知道那 29.4% 的股权市值超 200 亿,再加上 18 亿美元信托,总价值快 350 亿了。
可要是鉴定失败,他们就彻底没戏,连之前可能有的分红都得另打官司要。
有意思的是,两地法律还玩起了 “温差”。
香港司法侧重 “信托契约意图”,宗庆后的手写密令很可能被采纳。
可内地讲究 “遗嘱优先”,宗馥莉手里有公证遗嘱,就算三兄妹赢了血缘官司,还得闯遗嘱这一关。
这就好比两人打架,一个按拳击规则来,一个按散打规矩办,最后还得看裁判认哪个。
而娃哈哈早就被这场内斗搅得鸡犬不宁。
宗馥莉接手后一口气关停了 18 家工厂,大多是杜建英持股的,虽然号称能降 15% 成本、让质量投诉腰斩,却引发了员工维权,不少人被要求转签到她的宏胜集团。
更明显的是品牌分裂:杜建英把原来的娃哈哈旗舰店改成了 “同康源”,宗馥莉则让宏胜集团力推 “娃小宗”,俩女人借着风波抢渠道、抢客户,把国民品牌搞得像 “分家货”。
2024 年娃哈哈业绩刚重回 700 亿,瓶装水增长 188%,可这场内斗一闹,电商销量掉了一半,直播达人从 200 多减到 75 人,好好的牌快被打烂了。
这场豪门闹剧还没落幕,香港的 18 亿冻着,杭州的亲子鉴定等着,娃哈哈的渠道抢着。
有人说杜建英步步为营太精明,有人骂宗馥莉不念亲情太强势,可最惨的还是娃哈哈这个国民品牌。
从 AD 钙奶到营养快线,多少人的童年记忆都藏在这瓶饮料里,如今却成了家族内斗的牺牲品。
说到底,钱再多也买不回亲情,更守不住品牌根基。
要是哪天真把娃哈哈折腾垮了,就算赢了官司,又能得到什么呢?
希望杭州的亲子鉴定能快点出结果,给这场闹剧画上句号,也让娃哈哈能专心做饮料 —— 毕竟我们想喝的是童年的味道,不是豪门的狗血。
更新时间:2025-09-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