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沧州市,河北省辖地级市,位于冀中平原东部,辖2区、10县并代管4个县级市,号称北京和天津的南大门。
沧州在历史上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北方起点,但更为人所熟知的是这里为中国武术发源地之一,而沧州吴桥则是中国杂技技艺的发祥地和“世界杂技艺术的摇篮”。沧州还是京杭大运河流经里程最长的城市,占京杭大运河的八分之一,这里的黄骅港是全国20强的国际著名港口,为中国第二大煤炭输出港。而沧州的铁狮子则天下闻名。
沧州西站为高铁车站,位于老城西侧7公里处,也是沧州城区西向发展的产物,西部新城区域也是东部老城区域的数倍之巨。
老城内热闹、拥堵,建设受限,但烟火气浓郁。
新城中路宽楼高,但建设不甚集中,有冷寂之感。
沧州还有一种传统美食,羊肠汤,回族早点小吃,今次因懒得动弹就没有品尝到。
(2)
假期第二日,计划至济南长清区的定头崖西山齐长城,小川叶曾来过此地,行了一段西侧齐长城,而这次则是准备向东循齐长城而行。
今日,天空清朗,也许是向南山东一带的空气质量就是比北方冀中一带强吧。
高速之上,车流如潮,除了出行游玩的小车外,成群结队的货运大卡车也是不少,仅此一点也能感受到中国经济的强势增长之态。
一路之上还遇有多队摩托骑手,两轮机车咆哮着将所有一众大车小车皆抛在了后面,除了显示其机动灵活外,也彰显了其速度、激情和青春无畏之态。
(3)
奔齐长城前,路遇一处大村,名界首村,该村自古地跨三界,北宋时被称为“界首镇”,为齐州、郓州、兖州交界处,更早之时这里也是齐国和鲁国的分界线,界分两地的北齐长城就从界首村北侧6公里处的万德大致呈东西向跨过这条相对较宽的山谷之地。
这里也是号称九省御道的长清古御道的最南端,百里御道至此豁然开朗,形成东西山岭相距十多华里开阔的界首高地,成为泰山西部的一处重要分水岭。康熙四十二年(1703),康熙帝第四次南巡时,曾驻跸界首铺,这也成为了这个村镇的高光时刻。
近年来泰山及其泰山周边旅游大势兴起,泰山各处山沟都渐渐红火起来,但曾经的大村名镇界首却进一步冷寂起来,道路都从旁边绕村而过,而村内的道路因为狭窄和破旧就更加落魄了,村里的老宅旧院也跟着更加无人待见了。
(4)
山下界首村附近沿山谷东北方向行约5公里,至一处垭口地,此处有一长城山庄,齐长城从此跨过。
道旁竖一文保碑,上书“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齐长城遗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二〇〇一年六月二十五日公布 山东省人民政府立”,路旁护坡处一侧有“齐长城遗址”标牌,另一侧则是“齐鲁8号风情省道”标牌。
垭口西侧,一段齐长城得到修复,而在垭口东侧则是乱石垄一条,仍保持古旧状态。
清明假日期间,正处防火季高峰之时,因此地也属大泰山风景区范围,所以看管十分严密,东侧一线根本就上不去,西侧一线也仅能走上个300米,再想往前多探几步,马上就有执勤人员追了上来。
就这不长的300米齐长城,我们来来回回逛了两趟。
有一个简介牌上是这样做的介绍:
定头崖西山长城介绍 齐长城横亘于山东省境内,全长641.32公里,西起济南市长清区孝里街道广里村,东至青岛市黄岛区于家河庄入海,途经7个地级市17个县(市、区),跨越1500余座大小山峦,史称“千里齐长城”,被誉为齐鲁大地的脊梁。
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1987年12月,中国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1年,国务院公布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城,其中包括齐长城遗址。
定头崖西山长城位于长清区齐长城最东部,万德街道北马套村东北定头崖西,起点为北顶山、止点为定头崖,长度2398米。是齐长城现存最具有代表性的石墙段落之一。呈西北一东南走向,墙体整体为石墙,墙宽4.1-5.0米,外侧高度2.1-4.0米,内侧高度1.5-3.1米。墙体砌筑方式均为石块干垒,所用石材就地取材,采用石楔垫、填、塞等方式垒砌而成。
定头崖又名将军山,原名麒麟山,传说是当年泰山碧霞元君出行的坐骑横卧而成。2600年前,齐国开始修筑长城,当长城修筑到长清东南边界山顶的时候,因山高崖陡,无路可攀,工程受阻,人和石头经常一起滚下深沟,修筑民夫死伤无数。当时负责督工的齐国大将军黄伦,也感到难以施工,为救修筑百姓性命冒死向齐王进谏,请求改道修筑,齐王勃然大怒,为树立个人权威,降旨将督造官黄伦将军斩首,头颅钉在悬崖上示众,并宣谕:有敢说不能修筑者,以督造官为例,定斩不赦。尽管如此,齐长城也没能修上定头崖,齐长城也因此一直到泰山后泰安与历城接壤的药乡才重起修筑,当地也就有了“长城修到定头崖,一降四十里”的说法。黄伦将军一颗头颅救了无数百姓性命,为纪念黄伦将军的壮举,人们把这个山崖改名定头崖,把麒麟山更名为将军山。
2020年定头崖西山长城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2021年,国家文物局批复实施保护展示项目,修缮长城本体600米,建设步道系统400米,为文物的活化利用、区域经济、文化、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5)
爬山不成,我们只能计划它处。
原本还想在附近的马套将军山风景区休闲一下,结果在风情路上被堵的差点动弹不了,祥叔和蛇哥下车指挥了好一会交通才得以能脱困,遂赶紧快马加鞭奔上高速,扭头北上奔回程方向了。
再过黄河后一猛子扎进了禹城市,这里也是今日计划的夜宿之地。
禹城市,德州市南,德州市代管的县级市。其地历史悠久,文化丰厚,是传说中大禹治水功成名就之地。
唐天宝元年(742年),玄宗皇帝取城南禹息故城之意,改祝阿县为禹城县,1993年,撤县设市。
(6)
中国有两个名称带有“禹”字的行政区,一个是河南的禹州市,另一个就是这里的禹城市。
关于大禹的生平功绩,学术界有这样一种说法:“出生在四川北川,治水在黄河流域,功成在山东禹城,定都在河南禹州,归葬在浙江绍兴。”虽大禹治水多为神话故事和传说,但也可见禹州和禹城两座城市与大禹的关系之密切。
大禹治水十三年,最终在禹城导河入海、大功告成,也将这座城与大禹治水的宏伟业绩密切联系起来,而其中的关键环节就在禹王碑。
禹王碑在禹城城区西北处,距城区四五公里,其间隔着徒骇河。
现禹王亭扩展成了禹王亭博物馆,是缅怀大禹功德、弘扬大禹精神、研究大禹文化的基地。其山门前悬一副楹联:“德政勖民心自古清平归大道,禹天兴国运而今忧乐念先王”,赞颂了大禹的丰功伟绩。整个博物馆院落坐北朝南,为仿明清建筑,由山门、钟鼓楼、享殿、禹王殿、禹王亭、大禹文化长廊等组成。
“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确定,夏代始年与禹开国之年,同为公元前2071年。鲧治水九年未功,遂被诛杀于羽山。禹承父业,受命治水。禹23岁率众治水,“居外治水十三载”,毕工时为36岁。帝舜荐禹于天,代行摄政。十七年而帝舜崩,禹是年53岁,“三年丧毕”的第二年,禹“遂即天子位,面南朝天下”。是时即公元前2071年,禹时年为57岁。《史记》载:“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禹在位之第十年秋八月亡于会稽,时为公元前2062年,寿年66岁。文献记载,大禹死后归葬于浙江省绍兴市南的会稽山麓,留下世代祭禹的圣地——大禹陵。
而此地一座小丘名具丘山也同样是重要的禹迹之一。
四千年前,大禹在禹城导河入海、大功告成,具丘山就是大禹指挥治水的见证。自古以来,禹城百姓感念大禹治水功德,就在具丘山上搭建亭阁庙宇祭祀大禹。清康熙五十三年(公元1714年),知县曾九皋顺应民意,重修禹王亭,并立“禹亭记碑”记之:
具丘山,一卷石耳,而志乃特书之曰禹具,何哉?谓禹昔治水,尝登之以望水势,而八年于外,地平焉,天成焉。以故县号禹城,邑创禹庙,盖以志不忘禹也。
一日者,闲游登眺,父老环拥而告余曰:“此山虽小,一望而无际,称为禹城首景。古有亭焉,以纪禹功;今既废矣,我侯盍重建之。”余也徘徊良久,顾瞻四方,见夫丘之下:委蛇曲折,古漯河也。西川绕绿,水土平也。黍稷翼翼,桑田盛也。杨柳依依,林木茂也。庐舍森森,民居稠也。行旅跻跻,履道坦也。非禹治之,孰治是也?爰因父老之言,思大禹之德,乃腹草创焉,塑像焉。置田数亩,招僧而祀之。俾后之过具丘者,咸而指之曰:是即昔日大禹望水处也。将见亭因禹而立者,禹即因亭而存。则禹亭虽微观乎,亦庶几与禹城、禹庙并垂于千古焉耳。 康熙甲午(五十三年)禹城县知县古梅曾九皋撰。
而邑人韩昌晋又在碑阴上撰:
古人云:人杰地灵,信矣裁!夫滁也、扶风也,僻处而丰乐、喜雨传焉,以有守兹土者也。然此特游观所耳,若古圣贤遗迹表而出之,其美可传,又何如者?禹邑城西有台,名曰“具丘”,相传禹疏九河尝驻足焉。邑侯鹤亭曾公,公余时游其地,父老溯其根由,请立亭焉,公从之。鸠工庀材,不日告成。然斯亭也,逼近通衢,士大夫、观光者凡几,商贾、行旅者凡几,负贩者、担荷者凡几,车几辆,马几匹,孰不载禹之明德归也!自是而禹邑永传。其以斯亭为公之丰乐可也,喜雨可也。后有莅兹土者,不惮修葺,则其亭不朽。而公之为功于禹,有造于斯邑,亦不朽也夫!
今禹王亭遗址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
禹王亭下来,齐至徒骇河旁,这里建成了山东禹城徒骇河国家湿地公园。
桥下有一队禹王花式大鼓表演队在此娱乐,震耳欲聋的声响、刚柔并济的鼓点、节奏欢快的音律也同样让我们欢快了一把。
(8)
晚餐寻到一家渔歌餐厅(禹城店),口碑不错、菜肴更佳之地。
再度聚餐,再度叙旧续谊,小酒微醺。
当夜,宿禹城市如家快捷酒店(东方大厦店)。
(完)
更新时间:2025-04-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