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军和川军谁厉害?鸦片养出的精锐,滇军如何靠毒品碾压川军?

滇军和川军同属民国时期西南地方武装,但战斗力、组织结构和历史影响截然不同。若论单兵素质和战役表现,滇军堪称“精锐之师”,其战斗力甚至被评价为“不弱于中央军”;而川军虽人数庞大,却因派系林立、装备落后,长期被视为“杂牌军”。

滇军的“封神之战”始于护国战争。1915年袁世凯称帝后,蔡锷率3000滇军入川,以少胜多击败北洋军,迫使袁世凯退位。

此战中,滇军凭借云南讲武堂培养的军官体系(如朱德、叶剑英等)和法式装备(如夏特勒M1907步枪)占据优势。

关键是,滇军通过垄断云南鸦片贸易获得巨额军费——云南年产鸦片价值超500万银圆,唐继尧甚至以“寓禁于征”名义强制各县种植罂粟,再用鸦片收入从法国购买武器。唐继尧“以毒养军”的模式,让滇军成为西南唯一能自给自足的军阀力量。

滇军的另一高光时刻是1938年台儿庄战役。60军以3.5万人阻击日军板垣师团,死守禹王山27天,伤亡1.8万人,成功掩护主力撤退。

此战滇军以成捆手榴弹对抗坦克,用白刃战弥补火力差距,被李宗仁誉为“滇军打得,黔军也打得,就是某些中央军打不得”。

相比之下,川军虽在淞沪会战中表现英勇(如20军血战大场五天五夜),但整体战力参差不齐,常因装备简陋(草鞋、土枪)和指挥混乱被日军碾压。

川军的软肋在于内部分裂。清末以来,川军派系多达七支(武备系、速成系、保定系等),彼此攻伐不断。

1917年刘存厚与滇军罗佩金的“刘罗之战”中,川军虽靠人数优势击溃滇军,却因各派观望导致胜果流失。

川军的内耗在抗战中更明显:川军出川抗日总人数达350万,占全国兵员五分之一,但杨森、刘湘等将领各自为战,缺乏统一调度,根本就尿不到一个壶里。

资源分配不均进一步削弱川军战力。四川盐税年入570万银圆,但被滇军长期控制自流井盐场,川军只能依赖田赋,一个师年军费仅80万银圆,不足滇军同级别部队的一半。

装备上,川军直到抗战初期仍大量使用汉阳造和老套筒,而滇军60军早在1937年就配备德制钢盔和法制轻机枪。

滇军的优势本质是军事近代化的胜利。云南讲武堂对标日本士官学校,采用现代参谋制度,毕业生占据滇军军官的80%。反观川军,军官多来自保定军校速成班,甚至绿林出身,战术思维停留在晚清。

滇军和川军的差距在对抗日军时尤为明显:滇军60军能组织步炮协同防御,而川军常因通信落后陷入各自为战。

川军的猛体现在韧性上,长沙会战中,杨森利用地形节节抵抗,以“侧击+追击”战术迟滞日军33师团,为第三次会战反攻创造条件。这种灵活战术源于川军长期山地作战经验,虽无法扭转装备代差,却在持久战中消耗了日军锐气。

滇军的精锐化是特殊历史条件的产物——边陲的地理位置使其避开中原混战,鸦片经济提供了独立财源,讲武堂奠定了人才基础。而川军身处四战之地,资源被多方觊觎,最终沦为“内战消耗品”。

但抗战爆发后,两支军队殊途同归:滇军60军血战台儿庄,川军20军死守长沙,用鲜血洗刷了军阀时代的耻辱。正如一位老兵所言:“乱世争雄各凭本事,国难当头皆是兄弟。”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3

标签:历史   川军   精锐   鸦片   毒品   厉害   日军   银圆   云南   战力   装备   军官   保定   各自为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