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未来怎么走,就看股市“牛多久”

今天想跟大家聊一下我的一个观点:决定这一轮楼市方向往哪走,已经不是首付、利率、限购这点事了,而是A股这波牛市,到底能“牛多久”!

没看错,我说的不是【牛不牛】,而是【牛多久】。

如果这波牛市只是昙花一现的“快牛”,那我认为,出再多的楼市政策,作用也都不会台大了。

只有当走出“慢牛”,楼市才有可能被激活。

为什么我会有这个观点?我认为这背后,是我国经济一套全新的、很多人还没看懂的传导逻辑,是一次重大的经济转型。

【关于我们为何这样,大费周章的做经济转型,这个问题太大,下期,我们来深入聊聊这个话题。】

今天,我们就彻底把“为什么说牛市的长短,决定了楼市的存亡”这个问题,给你掰开揉碎了讲清楚。

一、历史复盘:主角的轮换,历史给出的答案

想看懂今天的棋局,就必须先复盘过去我们是如何应对经济周期的。

1、1998-2008:房地产的“引擎时代”

1998年,开启商品房时代,房地产被推到了主角的位置,开始成为拉动经济的核心引擎。

高光时刻: 2008年全球的金融海啸,出口崩盘。我们甩出“四万亿”的王炸大招,使得大部分资金精准地流入了基建和房地产。

效果立竿见影,到了2009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暴涨43.6%。

可以说,是房地产凭着一己之力,把中国的GDP从悬崖边上硬生生给拽了回来。

2、2015-2018:楼市与股市的“并行探索”时代

2015年,经济再次面临下行压力。

这一次,我们来了一次“双线并行”的探索:一边是,国家队下场,稳定股市,另一边是,降息降准、棚改货币化等政策,给楼市加点热度。

然而,有点一发不可收拾,当时市场情绪很快就点燃了,杠杆牛导致的快速上涨,大涨来了,大跌也肯定是会伴随的。

总体而言啊,想同时让两个市场都快速升温,其复杂性和挑战性非常高。

3、2020-2024:“精准调控”的探索时代

疫情三年,经济遭受重创。救市的思路,从过去的大水漫灌,转向了“精准滴灌”。

2024年震撼市场的“5·17新政”,把首付比例降到了史无前例的15%,还设立了3000亿的保障房再贷款,等等啊。“精准调控”很美好,但现实却有些骨感,市场信心并没有完全恢复,而是反反复复的,更犹豫了。

中指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24年,平均新房的去化周期,被拉长至32个月。

在种种数据反映出来的情况看,在那时的市场环境下,传统的刺激方法,效果并太显著。

4、 2025年:股市,成为新的“主角”

当楼市进入调整期时,真正的“主角”,早已在另一个台子上开戏了。

汇金宣布增持ETF;

险资权益配置上限提高;

再到央企增持……一系列动作,

都是为了,提升资本市场的活跃度。意图已经非常清晰:

提升股市活跃度 → 制造财富效应 → 激活消费 → 间接为楼市创造有利环境。

二、病根的转移:从“缺钱”到“缺胆”

为什么不能再像过去一样,只给房地产下猛药了呢?

因为病根变了。

Ø 从“资金不足”,到“信心不足”

过去,楼市的问题,很多时候是“想买的人太多 vs 能买的资格和钱太少”。只要政策松个口子,购买力就会被释放。

而今天,核心症结,是居民的“资产负债表”正在经历一轮修复期。

我把它翻译成大白话:

1、大家对资产价格的预期变了。人们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资产价格不是只涨不跌的。

2、大家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变了。看着自己每个月要还的债务,再看看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很多人在增加新杠杆时,变得异常谨慎。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5年7月,TOP100房企销售额同比下降13.3%,但与此同时,居民存款却屡创新高。

这不正是说明了,“持币观望”的心态下。大家缺的不是那点首付,缺的是对未来长期稳定收入的预期。

Ø 股市在提振信心上的独特优势

在修复信心这件事上,股市有着楼市无法比拟的特点:

1、快! 楼市政策,动辄几个月才能看到效果。而股市呢?国家队的动作,几天之内就能反映在几千万股民的账户上,对市场情绪的提振是立竿见影的。

2、稳!楼市绑定了大量居民财富和银行信贷,牵一发而动全身。而股市,有国家队的平准基金在,有很强的拖底能力,可以在一个相对可控的范围内“活跃市场、提振信心”。

3、活!在盘活存量资金的问题上,没有谁能比得过一个牛市, 在“资产荒”的背景下,股市的赚钱效应,能有效吸纳银行里巨量的居民存款,让这些钱在国内流动起来,而不是趴着或者想着“外逃”。

三、“慢牛”是良药,“快牛”是挑战

既然股市要担起重任,那它到底要怎么走,才算理想呢?从政策导向和经济软着陆的目标来看,市场普遍认为,一个“慢牛”行情,比“快牛”更有利于经济的整体修复。

这次楼市的问题能不能被修复,我认为,现阶段,最重要的是看A股能“牛”多久。

“快牛”是挑战,容易引发短期投机心态。

还记得2015年的教训吗?

那时,上证指数3个月就拉涨了60%,之后,市场就开始剧烈调整。那种行情,更像是一场赌博,大家想的不是“有钱了去消费”,而是“赶紧捞一笔就跑”。

这种心态,对实体经济的修复帮助有限。

“慢牛”才是良药,有助于修复长期预期。

什么叫慢牛?就是一个持续一年、两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温和上涨的行情。它才能从根本上扭转所有人的悲观预期,让你慢慢相信:“市场好像真的回来了,我的资产在慢慢变厚。”

也只有在这种长期、稳定的向好预期下,经济链条才能被重新激活:

1、百姓才敢消费:因为相信下个月、下个季度还能赚回来。

2、企业才敢扩张:因为能看到未来的稳定订单。

3、你才敢去签那份长达30年的房贷:因为你对未来30年的饭碗,有了最基本的信心。

历史数据显示,牛市的赚钱效,要传导到楼市,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

所以,看懂了吗?这一次,提振经济的核心,不是给楼市直接“输血”,而是希望通过一个足够长的“慢牛”行情,来慢慢修复整个社会的“信心经脉”

四、前路非坦途:三大“挑战”

当然,想走出一轮健康的“慢牛”,难度不亚于走钢丝,至少有三大挑战摆在面前。

1、第一关:经济基本面的“内功”

股市终究是经济的镜子。

如果经济数据迟迟没有明显起色,上市公司的利润表依旧难看,那么行情就缺少了最坚实的支撑。不过,随着我们在AI、高端制造等领域的不断突破,我对经济基本面的有序恢复,是很有信心的。

2、第二关:投资者的“心魔”我们的A股股民,经历过太多次市场的剧烈波动,心里或多或少都有点PTSD。“被蛇咬过一次,十年怕井绳”,很多人一看到上涨,就容易出现短线抛售,这给形成“慢牛”的合力带来了挑战。

3、第三关:全球环境的“外患”

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能关起门来,自己干自己的事的。

美国的加息、降息,都时刻影响着全球资本流动,它一拧紧,我们就可能面临资金外流的压力;它一放松,又可能带来输入性的通胀。

再加上地缘政治的变幻莫测,“黑天鹅”事件又很难预料,这些对市场都有产生巨大的波动。

结语:请把你的目光,从售楼处转向交易所

所以,请暂时把你的目光,从每个月卖了多少套房、房价是涨是跌这些枝节问题上移开。

当一些城市还在进行渐进式的政策调整时,真正的大棋局,早已在另一个战场展开。房地产的角色,已经从过去的“单极驱动”,转向了整个经济大棋盘中的“协同一环”。

未来一年,A股的情况,可能比任何一份房产报告,都更能反应现实,这,就是新时代财富逻辑中,最真实也最直接的一面。

【下期预告】

既然剧本已经如此清晰,那我们下期就来聊那个终极问题:我们如此大费周章地调整,救的到底是什么?是开发商?是地方财政?还是我们普通人的生计?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2

标签:财经   楼市   股市   多久   未来   经济   市场   信心   牛市   政策   周章   精准   下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