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东吴,根基是江东六郡,是如今的哪里?很难想象就这么大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方丈

编辑|方丈

前言:

东吴,三国鼎立之一方,曾与魏蜀分庭抗礼,风云一时。

可很多人不知道,它的根基,其实只是江东六郡——听上去似乎不大,却撑起了一个政权的半壁江山。


若放到今天的地图上,很多人可能会惊讶:原来鼎鼎大名的东吴,领土竟“只是”这里?

袁术帐下的少年英雄

公元191年,孙坚战死沙场,留下一家老小无依无靠。

长子孙策那年才17岁,正是别人家孩子读书玩耍的年纪,他却要扛起整个家族的重担。

孙策这孩子打小就不一般。

十几岁就能跟各路名士谈笑风生,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周瑜就是听说了他的名声,专程跑来投奔的。

两个年轻人一见如故,成了生死之交。

父亲去世后,孙策带着母亲和弟弟们四处漂泊。

那段日子过得相当艰难,但他硬是咬牙挺了过来。

凭着父亲留下的人脉和自己的本事,他慢慢聚拢了一批忠心耿耿的部下。

为了有个安身立命的地方,孙策投靠了当时势力最大的袁术。

袁术这人眼高于顶,谁都看不上,偏偏对孙策赞不绝口。

他常常感慨,要是自己有这么个儿子,死了都值了。


袁术虽然嘴上说得好听,实际上却处处提防着孙策。

答应给他的官职,一拖再拖就是不兑现。

孙策心里明镜似的,知道袁术在耍滑头,但他势单力薄,只能忍气吞声,暗中积蓄力量。

江东六郡的前世今生

说起江东六郡,得先从秦汉说起。

这六块地方分别是吴郡、会稽郡、丹阳郡、豫章郡、庐陵郡和庐江郡。

吴郡是公元129年从会稽郡分出来的,管辖范围包括现在的苏州、嘉兴南部、平湖东南和余杭一带。


这地方对孙家意义重大,因为孙氏祖祖辈辈都在这里生活。

当年孙坚就是带着几百个同乡子弟从这里起兵的。

会稽郡历史更悠久,秦朝时就有了。

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是吴国和越国的地盘。

汉朝初年,刘邦把这里封给了韩信。

到了汉武帝时期,会稽郡人口超过百万,是江南最繁华的地方。


东汉末年,会稽郡被分成了海郡、建安郡和东阳郡,分别对应现在的浙江东南、福建和金华一带。

丹阳郡原本叫鄣郡,汉武帝建元二年改的名。

管辖范围相当大,包括现在的南京、无锡、湖州、杭州和黄山等地。

这地方交通便利,经济发达,民风彪悍,出了名的能打仗。

后来孙权把国都定在这里,就是看中了它的地理优势。

豫章郡在楚汉相争时期就有了,治所在南昌县,就是现在的江西南昌。


西汉后期归扬州刺史管辖,东汉末年被孙权改了不少地方。

庐陵郡是汉朝设立的,核心区域在吉泰盆地,对应现在的江西吉安市。

这地方一直到唐朝都没什么大变化,孙策和孙权兄弟俩对它也没怎么动,基本保持在十个县的规模。

庐江郡公元前196年设立,前121年被撤销,后来又跟九江郡南部合并,地盘扩大了不少。


东汉末年,汉献帝把庐江郡的治所迁到了皖城,就是现在的安徽潜山市梅城镇。

兴平元年的转机

公元194年,也就是兴平元年,机会来了。

汉献帝派刘繇去当扬州刺史,可扬州早就被袁术占了。

两人谁都不服谁,眼看就要打起来。

孙策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他找到袁术,说愿意替他去招兵买马,壮大实力。


袁术想都没想就答应了,还给了他一些兵马。

在袁术看来,孙策就是个毛头小子,去了也是送死,正好借刘繇的手除掉这个心腹大患。

孙策拿到兵马后,立刻开始行动。

他先是联络父亲的旧部,又招揽江东的豪杰。

短短几个月,就聚集了几万人马。


这支队伍虽然人数不多,但个个都是精兵强将,战斗力相当可观。

小霸王横扫江东

有了兵马,孙策开始了他的征服之路。

他打仗有个特点,快、准、狠。

每次出击都像猛虎下山,打得敌人措手不及。

第一个目标是刘繇。

这位扬州刺史虽然是朝廷任命的,但手下兵马不多,根本不是孙策的对手。


几场仗打下来,刘繇节节败退,最后只能逃到豫章郡苟延残喘。

打败刘繇后,孙策马不停蹄地攻占各郡。

他的策略很简单,能招降的就招降,不能招降的就打。

江东的世家大族看他势头正猛,纷纷开城投降。

不到两年时间,江东六郡全部落入孙策手中。

占领江东后,孙策没有急着称王称霸,而是开始整顿内政。

他任命周瑜为中护军,负责军事;任命张昭为长史,负责政务。


这套班子虽然年轻,但个个都是人才,把江东治理得井井有条。

孙策还特别注重收买人心。

他对投降的官员既往不咎,对有才能的人委以重任。

江东的百姓看他宽厚仁义,都心甘情愿地拥护他。

短短几年,江东就从战乱之地变成了富庶之乡。

千古遗憾的早逝

正当孙策雄心勃勃准备北上争霸时,意外发生了。

建安五年,也就是公元200年,孙策在打猎时遭到刺客袭击,伤重不治,年仅26岁。

临终前,孙策把弟弟孙权叫到床前,交代后事。


他知道孙权性格谨慎,不像自己那样锋芒毕露,正适合守成。

他告诉孙权,江东已经打下来了,只要好好守着,就能保一方平安。

孙权接过兄长的基业时才18岁,比孙策当年还要年轻。

好在有周瑜、张昭等老臣辅佐,江东的局面没有失控。

孙权牢记兄长的遗言,稳扎稳打,一步步巩固江东的基业。

后来的历史证明,孙权确实是个合格的守成之君。

他在位期间,东吴虽然没有大的扩张,但也没有丢失一寸土地。

赤壁之战时,他果断联合刘备抗曹,保住了江东的独立。


称帝后,他把国都定在丹阳郡,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奠定了南京作为六朝古都的基础。

江东六郡虽然地盘不大,但位置极其重要。

北有长江天险,易守难攻;南有山岭阻隔,进可攻退可守。

更重要的是,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养得起大军。

有了这六郡作为根基,东吴才能在三国乱世中站稳脚跟。

吴郡和丹阳郡是六郡中最重要的两个。


吴郡是孙家的老家,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丹阳郡经济发达,又是战略要地。

东吴最精锐的丹阳兵,就是从丹阳郡招募的。

这支部队作战勇猛,纪律严明,是东吴军队的中流砥柱。

结语

孙策打下江东六郡,前后不过五年时间。

这五年里,他从一个寄人篱下的少年,成长为威震江东的小霸王。

可惜天不假年,正当他准备大展宏图时,却意外身亡。

后人常说,要是孙策不死,三国的历史可能要改写。


这话虽然是假设,但从孙策的能力来看,还真不是没有可能。

江东六郡成就了东吴,也见证了一个英雄的崛起与陨落。

信息来源:本文基于《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4

标签:历史   东吴   根基   江东   丹阳   豫章   庐江   扬州   地方   兵马   兴平   小霸王   刺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