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说起来真有点儿像国际贸易里的过山车,荷兰那边突然来这么一手,搞得全球芯片圈子都跟着晃荡。事情得从2023年说起,那时候美国已经在芯片出口上对中国使劲儿卡脖子,荷兰作为ASML这家光刻机大厂的本土国,也被卷进去了。ASML这公司可不是小角色,它几乎垄断了高端光刻机市场,尤其是EUV那种顶尖设备,全球芯片厂要是没它,生产先进芯片就得抓瞎。

荷兰政府在2023年3月9日先抛出个初步方案,说要对某些先进半导体设备出口加管制,主要针对浸没式深紫外光刻机,这些机器能帮着做精细电路,精度高到能支持7纳米到28纳米的制程。方案一出,行业里就议论开了,中国厂商赶紧盘点手头的订单,生怕供应断档。ASML的股价那天也跟着波动,投资者们担心供应链出问题。
接着,到了6月30日,荷兰正式敲定规则,从9月1日起开始执行。这不光是针对新订单,老的也得重新审。规则要求出口前得额外审查双重用途技术,就是那种既能民用也能军用的东西,得证明不会用到军事上。ASML作为供应商,得在发货前申请政府批准,这事儿拖时间,部分订单就推迟了。中国半导体协会那时候的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进口设备数量已经开始下滑,企业只好靠库存顶着。
9月1日管制一落地,ASML对华销售策略就变了,2023年第四季度中国市场占比掉到39%,全年平均下来29%。中芯国际这些厂商得调整生产线,用现有机器维持产能,效率肯定打折扣。荷兰政府还专门设了个审查小组,处理ASML递的申请。同期,美国在10月更新了自己的出口规则,跟盟国协调,ASML高层在财报会上说,公司得遵守规定,但也得找其他市场补窟窿。全球供应链就这样开始重塑,台湾和韩国的供应商捡了便宜。

转眼到2024年1月1日,荷兰政府又下手了,撤销了部分之前发的出口许可,针对的是2023年批准的几批货。直接影响Twinscan NXT:2050i和NXT:2100i这些型号,它们是生产中等精度芯片的关键。ASML第二天,1月2日,就暂停向中国交付。公司发声明,说这是政府指令,没办法。那些订单价值好几亿美元,中国企业急了,转头找日本尼康的设备凑合。
半导体协会的数据更直观,2023年中国进口集成电路总量4795亿颗,比前一年少10.8%,价值3490亿美元,降了15.4%。尤其是前五个月,进口数量同比少450亿颗,平均每天少3亿颗左右。这数字听着就吓人,生产线效率低了,成本上去了。欧洲媒体那时候报道挺多,德国商报在2023年3月就说,荷兰加入美国阵营,标志着全球芯片格局瓦解。法国费加罗报也评论,这决定结束了旧的自由贸易模式,技术壁垒起来了。英国卫报2024年1月报道,ASML暂停交付加剧了中美科技分歧。荷兰本地的NRC Handelsblad讨论经济影响,ASML是国家支柱,销售下滑风险大。CNN欧洲版说,欧洲卷入芯片战,供应链平衡变了。这些报道都点出,管制短期伤ASML收入,但长期是为维护西方技术优势。中国厂商库存耗得快,2024年上半年进口芯片约2000亿颗,本土产能占比升到50%。
管制没停,2024年9月6日,荷兰又公布更新措施,从9月7日起覆盖更多浸没式DUV设备。ASML预计这会影响2025年对华销售10%到15%。公司2024年前九个月对华销售70亿欧元,占比26%。审查过程包括技术规格评估和最终用户验证,ASML还加了维护服务限制,某些备件不出口。中国企业只好投钱培训设备维修,少依赖别人。全球半导体协会报告,管制造成行业投资转向,本土化加速。欧洲议会辩论时,议员们说这保护欧盟利益,但企业成本也涨了。

ASML在2024年12月2日发声明,确认更新限制会落到2025年展望里。公司全年营收稳在277亿欧元,中国贡献20%到25%。荷兰政府跟美国和日本协调政策,确保步调一致。媒体像OSW分析,这事儿把欧洲推到前沿科技战的前线。管制引发二手设备市场活跃,中国厂商采购二手货。2024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出货量增长,但中国份额降了。ASML继续推新,High-NA EUV机型出来,价格3.5亿欧元,重得像两架A320飞机。这些事件把行业格局搅了个底朝天,技术壁垒越来越高。
题目里提的荷兰宣布光刻机决定,就是ASML出口管制那套。欧媒说一切结束了,指旧格局瓦解。中国进口芯片少450亿颗,实际2023全年降约585亿颗。ASML暂停交付NXT:2000i这些型号,销售占比从2023年29%滑到2024年26%。
结合这些,中国半导体圈子没闲着,加码研发资金推本土化。中微半导体扩蚀刻产能,上海微电子在90纳米光刻机上批量出货。国家集成电路基金第三期超3000亿元,重点投材料和装备。中芯国际新厂投产,月产能50万片晶圆。2025年1到7月进口又降15%,先进芯片自给率从10%升到20%。ASML对华销售占比稳在20%到25%,从进口依赖转到内部平衡。
这管制事儿没完没了,到了2025年,欧洲智库还提议对中国搞惩罚性DUV光刻设备禁运,因为中国收紧稀土管制。荷兰在美方压力下,确实调整政策,但主要是针对新一代设备,老型号和中低端还能流通。
ASML在2023年对华销售还占大头,2025年10月,欧洲车企呼吁事态失控,光刻机可能停产,荷兰望中方解除制裁。这牵扯到安世半导体,荷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冻结中资控股的公司,把中国股东踢出决策圈。

安世原本是荷兰恩智浦的事业部,2016年剥离卖给闻泰科技,价值268亿欧元。现在荷兰硬抢,中国反制,10月4日商务部禁安世在华工厂出口芯片。欧洲车厂急了,安世产能占全球70%,每5辆车有一辆用它的功率芯片。大众、宝马减产停线。
11月1日,中美握手,美方暂停50%穿透制裁一年,中方让安世恢复供货。但安世在华工厂宣布独立运营,只认人民币结算,芯片用国产替代。荷兰部长11月6日说,几天内芯片送到欧洲客户。商务部还在骂荷兰霸权,但货悄悄放行。
说实话,这芯片战打得真热闹,美国带头,荷兰日本跟着,中国自力更生。荷兰政府尴尬,既顶不住美国压力,又怕ASML伤元气。ASML CEO在采访里说,公司得平衡合规和生意。中国进口芯片减少,不是光管制,还因为本土产能上来了。2025年11月,荷兰新规震动全球,中国供应链自给按下加速键。欧媒评论,一切结束了,旧供应链完蛋,新格局来了。中国从买买买,转到自己造,上海微电子、中微这些企业突破,90纳米批量出货,蚀刻设备扩产。基金投3000亿,工厂月产50万片。进口降15%,自给率升20%。ASML销售稳住,但中国依赖少了。
更新时间:2025-11-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