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创业赚300万,回老家说亏了60万,三天后 堂哥表姐全上门来




第一章 三百万的创业成果,藏着装亏的心思


2023年盛夏,杭城钱塘电商创业园的空调外机嗡嗡作响,我站在二楼办公室的落地窗前,手里捏着财务刚打印出来的年度利润表,指腹反复摩挲着“净利润3000000元”那行黑色宋体字,心脏在胸腔里跳得格外有力。


我叫陈阳,32岁,苏北盐城阜宁农村出来的穷小子。八年前,我揣着父母卖了两头猪凑的五千块钱,挤上绿皮火车来到杭城时,连地铁都不会坐,晚上就蜷在钱江新城的桥洞下,啃着五毛钱一个的馒头,看着对岸的灯火,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混出个人样来。


最初的两年,我在电商仓库里做打包员,每天凌晨四点起床,一直忙到深夜十二点,手指被胶带磨出了血泡,缠上创可贴继续干。后来跟着仓库老板学做运营,偷偷记笔记,熬了无数个通宵研究平台规则,终于在2018年,靠着帮老家农户卖藕粉、咸鸭蛋、大闸蟹的电商项目,注册了自己的公司——“乡味源”。


创业的路从来都不好走。2020年疫情爆发,物流停摆,仓库里囤的十万斤藕粉积压在手里,我急得满嘴燎泡,天天跑物流站、找社区团购合作,最后硬是靠着直播带货,把积压的货卖了出去,还意外打开了线上销路。2022年,我又牵头成立了农产品合作社,直接对接村里的农户,跳过中间商,让农户的收入翻了一倍,我的公司也顺势做大,从最初的三个人,变成了如今的三十人团队。


看着利润表上的数字,我第一个想分享的人是远在老家的父母。他们一辈子守着几亩薄田,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我每次回家给他们塞钱,他们都推说“留着你做生意用”,连件新衣服都舍不得买。我原本想开车回老家,把三百万的好消息告诉他们,再把他们接到杭城来住,可手指刚触碰到车钥匙,又猛地缩了回来。


我想起了去年回老家的场景。当时公司刚盈利五十万,我随口跟母亲提了一句,结果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半天就传遍了整个陈家村。堂哥陈强当天就拎着两瓶劣质白酒找上门,酒过三巡,他拍着我的肩膀说:“阳阳,你现在出息了,哥想搞个养鸡场,你投个十万八万的,赚了钱咱们四六分。”我知道他游手好闲,之前搞过两次养殖都亏了,当场婉拒,他却拉下脸,说我“忘本”“看不起农村人”。


表姐李娟更直接,第二天就带着她上大学的儿子来,说:“阳阳,你表姐夫在工地摔断了腿,家里没钱了,你先给我拿五万块。还有我儿子,马上毕业了,你在杭城人脉广,给他找个月薪过万的工作。”我耐着性子给了她两万块应急,说工作要靠自己找,她却撇着嘴走了,背后跟村里人说我“小气”“为富不仁”。


除了他们,还有几个叔伯婶子,要么让我给他们的孩子找工作,要么让我借钱给他们盖房子,仿佛我赚的钱是大风刮来的,就该无条件帮衬他们。那次回老家,我被缠得身心俱疲,最后给村里的老人每人买了一箱牛奶,才算是勉强脱身。


要是让他们知道我赚了三百万,后果不堪设想。恐怕整个陈家村的亲戚都会堵在我家门口,借钱的、找工作的、要投资的,到时候我不仅没法好好陪父母,还会被这些“亲情绑架”缠得脱不开身。不如索性反其道而行之,说自己创业亏了钱,看看这些亲戚的真实嘴脸,也让父母看清,哪些人是真的关心我们,哪些人只是想借着亲情占便宜。


我拿起手机,拨通了家里的电话,刻意压低声音,语气里带着浓浓的疲惫:“爸,妈,我这边出大事了。电商平台查得严,我的货被封了,不仅亏了60万,还欠了供应商二十万。我想回老家躲几天,不然人家要上门催债了。”


电话那头,母亲的声音瞬间变了调,带着哭腔:“啥?亏了60万?阳阳,你没事吧?钱没了就没了,人安全最重要!你赶紧回来,妈给你做你最爱吃的红烧肉,咱家里有粮,饿不着你。”


父亲沉默了几秒,一贯沉稳的声音里带着心疼:“回来吧,儿子。天塌下来有爸顶着,不就是60万吗?慢慢还,家里的几亩地还能卖点钱。”


挂了电话,我鼻子一酸。这世上,只有父母会不管我是赚是亏,永远无条件接纳我。而那些所谓的亲戚,恐怕听到我亏了钱,只会避之不及吧。我收拾了几件换洗衣物,把利润表锁进抽屉,开着我的丰田SUV,往苏北老家赶去。


车窗外的风景从高楼大厦变成了一望无际的农田,杭城的燥热被苏北的清风取代,我的心情却复杂起来——既想看看亲戚们的真实面目,又隐隐希望,是自己把人性想得太坏了。


第二章 回到陈家村,亏60万的消息随风传


车子开进陈家村的时候,已经是傍晚六点多。村口的老槐树下,坐着几个乘凉的大爷大妈,王大妈眼尖,一眼就看到了我的车,扬着嗓子喊:“阳阳回来了?这车还是这么亮堂啊!”


我停下车,推开车门,故意耷拉着脑袋,脸上装出愁眉苦脸的样子。王大妈凑上来,上下打量着我:“咋了?阳阳,看你脸色不太好啊。”


“大妈,别提了。”我叹了口气,故意把声音放大,让周围的人都听到,“创业亏了60万,还欠了一屁股债,这次回来躲躲风头,不然人家要把我的车拖走抵债了。”


“啥?亏了60万?”王大妈的眼睛瞪得溜圆,声音也提高了八度,“这可不是小数目啊!你这孩子,咋这么不小心呢?”


她的话音刚落,周围的大爷大妈都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追问:“咋亏的啊?是不是让人骗了?”“欠了多少钱啊?要不要村里帮你凑凑?”我只是摇着头说“一言难尽”,拎着东西往家里走,身后传来他们小声议论的声音,还有人发出了幸灾乐祸的笑声。


我家在村子最里面,是一栋两层的砖瓦房,还是我五年前出钱盖的。父母早已站在门口等着我,母亲看到我,赶紧上前拉着我的手,摸着我的脸:“阳阳,瘦了,也黑了。快进屋,饭都做好了,红烧肉在锅里温着呢。”


父亲接过我手里的包,拍了拍我的肩膀:“别想那些烦心事,先吃饭。”


走进屋里,熟悉的饭菜香扑面而来。桌上摆着红烧肉、炒青菜、番茄鸡蛋汤,都是我爱吃的。母亲给我盛了满满一碗米饭,往我碗里夹了一大块红烧肉:“多吃点,补补身体。钱没了再赚,身体垮了就啥都没了。”


我吃着红烧肉,眼泪差点掉下来。这就是我的父母,他们不懂什么是电商,也不知道60万意味着什么,只知道心疼我有没有吃好、睡好。我嚼着肉,含糊地说:“爸,妈,让你们担心了。”


“傻孩子,跟爸妈说什么客气话。”父亲给我倒了一杯自家酿的米酒,“喝杯酒,解解愁。”


晚饭过后,我坐在院子里的葡萄架下,跟父母聊着天,故意没提公司的真实情况,只说自己会慢慢把债还上。母亲坐在我身边,一边给我扇扇子,一边念叨:“以后别那么拼了,安安稳稳找个工作就行,咱农村人,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平平安安。”


父亲也说:“我和你妈还有点积蓄,明天取出来给你,虽然不多,但能帮你一点是一点。”


我赶紧摆手:“爸,妈,不用你们的钱。我还有点积蓄,能撑过去。你们的钱留着自己花,买点好吃的,别舍不得。”


其实我知道,父母的积蓄也就几万块,那是他们一辈子省吃俭用攒下来的。我心里暗暗发誓,等这次事情过了,一定要把他们接到杭城,好好孝敬他们。


第二天一早,我亏了60万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陈家村。农村的消息传播速度比互联网还快,一点小事就能被添油加醋地传成大事。我刚起床,就听到隔壁的李婶在门口跟人说:“陈家的阳阳在外面亏了60万呢,听说还欠了债,这次怕是要栽了。”


我走到村口的小卖部买烟,老板张叔看着我,摇着头说:“阳阳,你咋这么不小心呢?创业哪有那么容易,当初就该听你爸的,找个稳当的工作。”


我笑了笑,没说话。村里的人看我的眼神都变了,之前我回来,大家都围着我打招呼,满脸堆笑;现在看到我,要么假装没看见,要么指指点点,还有的干脆绕着走。只有小时候的玩伴陈亮,看到我后,拍着我的肩膀说:“阳阳,没事吧?要是需要帮忙,尽管开口,我虽然没多少钱,但能帮你跑跑腿。”


“谢了,亮子。我没事,就是回来歇歇。”我拍了拍他的胳膊,心里暖暖的。至少在陈家村,还有人是真心关心我的。


上午十点多,堂哥陈强骑着他那辆破电动车来了。他穿着一件花里胡哨的衬衫,趿拉着拖鞋,头发油乎乎的,看到我坐在院子里,撇着嘴走了进来:“哟,阳阳,听说你亏了60万?咋这么没用呢?当初我就说你那电商不靠谱,你非不听,现在栽了吧?”


我看着他,心里冷笑。当初我生意好的时候,他一口一个“阳阳弟”,喊得比谁都亲热;现在我刚说亏了钱,他就换了副嘴脸。我故意装出沮丧的样子:“哥,运气不好,没办法。平台查得严,货全被封了,血本无归。”


“运气不好?我看是你能力不行。”陈强坐在我对面的石凳上,翘起二郎腿,“你在外面混了这么多年,连这点风险都不知道规避?我要是你,早就老老实实搞养殖了,稳赚不赔。”


“哥,我现在后悔也晚了。”我叹了口气,“不仅亏了钱,还欠了供应商二十万,现在连吃饭的钱都快没了。”


陈强的眼睛转了转,显然是不信,又或者是怕我找他借钱,赶紧说:“那你这车是不是要卖了?要是卖的话,卖给哥吧,哥给你三万块,反正你这车也开了好几年了,不值钱了。”


我这车是去年刚买的,落地二十多万,开了还不到一万公里,他居然只肯出三万块,简直是趁火打劫。我压着心里的火气,淡淡地说:“车暂时不卖,我还要靠它跑业务呢。谢谢哥的好意。”


陈强见我不上当,又聊了几句无关痛痒的话,无非是说他的养殖厂多赚钱,我当初不听他的话有多傻。聊了没十分钟,他就借口家里的鸡要喂食,骑着电动车走了,走的时候还不忘顺走我桌上的一包烟。


看着他的背影,父亲从屋里走出来,吐了一口烟圈:“这小子,就是个势利眼。你亏了钱,他不仅不关心,还想占你便宜。”


我笑了笑:“爸,我早就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了。这次回来,就是想看看这些亲戚的真实嘴脸。”


父亲拍了拍我的肩膀,没说话,眼里却满是无奈。他在村里活了一辈子,早就看透了这些亲戚的德性,只是碍于亲情,不好多说什么。


第三章 三天后,亲戚扎堆上门,各怀心思


回到老家的第三天,天刚蒙蒙亮,我家的大门就被敲得“咚咚”响,声音大得像是要把门砸烂。我揉着眼睛打开门,一下子愣住了——堂哥陈强、表姐李娟,还有大伯父、三婶、五叔,足足来了七八个人,手里都拎着东西,有拎着一袋苹果的,有拎着几斤香蕉的,还有的拎着一瓶廉价的白酒,看起来像是来“慰问”我的。


我心里跟明镜似的,他们哪里是来慰问的,无非是听说我亏了钱,来打探虚实,生怕我找他们借钱罢了。


“阳阳,听说你亏了钱,我们来看看你。”大伯父率先开口,脸上堆着假惺惺的笑容,手里拎着那瓶廉价白酒,“这是你大伯酿的米酒,给你解解愁。”


“是啊,阳阳,表姐也来看看你。”李娟挤到前面,手里拎着一袋苹果,“这苹果是刚从镇上买的,新鲜得很,你吃点补补身体。”


我把他们让进屋里,母亲赶紧端茶倒水,把家里的瓜子、花生都拿了出来。这群亲戚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眼睛却四处打量着,像是在找什么值钱的东西,又像是在确认我是不是真的亏了钱。


李娟坐在我身边,拉着我的手,假惺惺地说:“阳阳,你咋这么不小心呢?创业这么大的事,怎么能亏这么多钱?你跟表姐说说,到底是咋亏的?是不是被人骗了?要是被人骗了,表姐陪你去报警。”


“表姐,不是被人骗了,是平台政策变了,货卖不出去,压在手里亏了。”我装作委屈的样子,“现在不仅亏了60万,还欠了供应商二十万,人家天天催债,我都快愁死了。”


“哎呀,那可怎么办啊?”三婶夸张地叫了起来,“二十万啊,可不是小数目,你一个年轻人,哪里还得起这么多钱?”


“是啊,阳阳,你可得想个办法啊。”五叔也跟着说,“实在不行,把你在杭城的房子卖了吧,先把债还了再说。房子没了可以再买,要是被人告上法庭,那可就麻烦了。”


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看似在关心我,实则都在暗示我赶紧卖房还债,生怕我找他们借钱。我看着他们的嘴脸,心里冷笑不已,故意叹了口气说:“我也想卖房,可房子是贷款买的,还没还完房贷,卖了也还不清债。实在没办法了,我想跟各位叔伯哥姐借点钱周转一下,等我缓过来了,肯定连本带利还你们。”


这话一出,客厅里瞬间安静了下来,刚才还叽叽喳喳的亲戚们,一个个都低下了头,假装没听见。


堂哥陈强清了清嗓子,率先开口:“阳阳,不是哥不帮你,实在是哥手里没钱。去年我养鸡场亏了,还欠着人家三万块呢,现在连饲料钱都快付不起了。你要是想养鸡,哥可以教你,但是借钱,哥是真没有。”


表姐李娟也赶紧附和:“是啊,阳阳,表姐家的情况你也知道。你表姐夫腿摔断了,天天吃药,孩子还要上学,家里的钱都花光了,连买菜都要算计着来。你还是找找别人吧,表姐实在帮不了你。”


大伯父摇着头说:“阳阳,大伯也想帮你,可大伯就那点退休金,还要给你大伯母看病,实在挤不出钱来。你还是想想别的办法吧,比如跟银行贷款,或者找你杭城的朋友借借。”


三婶和五叔也纷纷找借口,要么说家里盖房子欠了钱,要么说孩子结婚要花钱,总之就是一个字:没钱。


我看着他们,故意装出失望的样子:“好吧,我知道了。那麻烦各位叔伯哥姐跑一趟了,我还以为都是一家人,你们会帮我一把呢。”


“一家人也得有实际情况啊。”陈强站起身,“阳阳,哥还有事,先回去了。你要是实在过不下去,就来哥的养鸡场帮忙,哥给你管饭。”


“是啊,阳阳,表姐也回去了。”李娟也跟着站起来,“你要是想通了,就让你表姐夫给你找个工地的活,虽然累点,但能赚点辛苦钱。”


他们说着,一窝蜂地往外走,连带来的那些廉价水果和白酒都忘了拿,仿佛多待一秒都会被我缠上。看着他们匆匆离去的背影,母亲叹了口气:“这些人,真是现实。平时喊着一家人,真有事了,跑得比谁都快。”


父亲坐在椅子上,抽着烟,沉默了半晌才说:“早就知道他们是什么样的人了。也就是你妈心软,还总觉得亲戚之间要互相帮衬。”


我笑了笑,从口袋里掏出那张利润表,递给父母:“爸,妈,别生气了。我没亏,这是公司的利润表,我赚了300万。这次回来,就是想看看这些亲戚的真实嘴脸。”


父母接过利润表,看着上面的数字,眼睛都直了。母亲数了好几遍,才颤抖着说:“300万?阳阳,你没骗我们?你真赚了300万?”


“妈,我怎么会骗你们。”我笑着说,“我就是想看看,这些亲戚到底是关心我,还是关心我的钱。现在看来,答案很明显了。”


父亲看着利润表,长舒了一口气,然后笑了:“你这孩子,可真能装。不过也好,看清了这些人,以后就不用跟他们来往了。”


母亲也笑了,拍着我的胳膊说:“太好了,阳阳,你终于熬出头了!妈今晚给你做顿好吃的,庆祝庆祝。”


看着父母开心的样子,我心里的石头也落了地。这次装亏,虽然看清了亲戚的凉薄,却也更加珍惜父母的爱,这就够了。


第四章 真相败露,亲戚态度180度大转弯


我以为装亏的事会就这样过去,没想到第四天早上,村口的王大妈突然拎着一篮鸡蛋来到我家,笑着说:“阳阳,你小子可真能装啊!昨天我去镇上的农商银行取钱,看到你在柜台取了二十万现金,还跟银行的人说要给村里修条柏油路呢!你哪里是亏了60万,分明是赚大钱了!”


我心里咯噔一下,没想到还是被发现了。昨天我确实去银行取了钱,准备用来给村里修路,顺便建个农产品加工厂,没想到被王大妈看到了。


果然,王大妈的嘴比喇叭还快,不到中午,我赚了300万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陈家村。那些昨天还对我避之不及的亲戚,态度立刻来了个180度大转弯。


最先上门的是堂哥陈强。他这次换了一身崭新的衣服,手里拎着两瓶五粮液,脸上堆着谄媚的笑容,一进门就说:“阳阳,我的好弟弟,哥昨天是跟你开玩笑呢!你赚了300万,咋不跟哥说一声?哥给你道喜了!”


我看着他手里的五粮液,心里冷笑。昨天他还说自己连饲料钱都付不起,今天就买得起五粮液了,真是可笑。我淡淡地说:“哥,我也是刚知道公司盈利了,之前是跟大家开个玩笑。”


“玩笑,玩笑!”陈强赶紧说,“阳阳,你看哥的养鸡场,现在规模小,设备也旧,你要是投点钱,把养鸡场扩大点,咱们肯定能赚大钱。到时候利润咱们三七分,你七我三,怎么样?”


“不用了,哥。”我摇着头说,“我准备把钱用来给村里修路,再建个农产品加工厂,帮农户们卖土特产。你的养鸡场,还是靠你自己吧。”


陈强的脸瞬间僵住了,讪讪地笑了笑:“修路建加工厂是好事,是好事。那哥也能帮上忙啊,修路的工程交给哥,哥保证把路修得又快又好,绝不偷工减料。”


“修路的工程我已经交给专业的施工队了,不用麻烦哥。”我直接拒绝了他。


陈强碰了一鼻子灰,又坐了一会儿,见我没有松口的意思,只好拎着五粮液走了。他走后没多久,表姐李娟就带着她的儿子来了,手里拎着保健品、水果,堆了满满一桌子。


“阳阳,我的好弟弟,表姐昨天是跟你闹着玩呢!”李娟拉着我的手,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你赚了300万,表姐真为你高兴。你看我儿子,刚大学毕业,学的是电商,正好能去你的公司上班。你给他安排个主管的职位,月薪随便给点就行,主要是让他跟着你学学本事。”


“表姐,公司招人有正规的流程,你儿子要是真有本事,可以去应聘,凭实力说话。”我看着她,“我不会因为亲戚关系就特殊照顾,也不会因为亲戚关系就随便安排职位。”


李娟的笑容也僵住了,说:“阳阳,都是一家人,你怎么这么见外呢?你表弟可是名牌大学毕业的,肯定能胜任主管的职位。”


“表姐,要是他真能胜任,我自然会录用他。”我端起水杯喝了一口,“要是没本事,就算是我亲弟弟,我也不会用。”


李娟见我态度坚决,只好带着儿子走了。走的时候,她嘴里还嘟囔着:“真是有钱了就忘本,连亲戚都不认了。”


接下来的几天,大伯父、三婶、五叔等亲戚都陆续上门,要么想让我投资他们的项目,要么想让我给他们的孩子找工作,要么就是想借钱。我都一一拒绝了,只说钱会用来回报家乡,不会随便投资,也不会随便借钱。


这些亲戚见我油盐不进,有的生气地走了,有的则说我“小气”“忘本”,但我一点都不在意。我知道,真正的亲情不是靠钱维系的,那些只想着占便宜的亲戚,不要也罢。


第五章 回报家乡,用行动诠释初心


我兑现了自己的承诺,拿出50万交给村委会,让他们负责修一条从村口到村里的柏油路。之前村里的路都是土路,一到下雨天就泥泞不堪,老人孩子出门很不方便。施工队来的时候,村里的人都很高兴,主动帮忙搬砖、铲土,连之前对我有意见的陈强,也跑来帮忙,想借此机会让我给他点活干。


我没有计较,让他负责给施工队送水、送饭,每天给他开两百块钱工资。陈强干活很卖力,每天早早地就来,很晚才走,脸上再也没有了之前的游手好闲。


除了修路,我还拿出100万,在村里建了一个农产品加工厂,买了清洗、包装、真空保鲜的设备,把农户们的藕粉、咸鸭蛋、大闸蟹等土特产进行深加工,然后通过我的电商平台销售。这样一来,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了,农户们的收入也能翻好几倍。


建厂的时候,我亲自盯着施工进度,每天和工人一起吃盒饭,一起加班。村里的农户们都很感动,主动来帮忙搬设备、打扫卫生。陈亮也辞了外面的工作,回来帮我打理加工厂的事,成了我的得力助手。


加工厂建成后,我还请了专业的老师,给农户们培训电商知识,教他们怎么直播带货,怎么打理网店。农户们学得很认真,很多人都学会了自己开网店,把土特产卖到了全国各地。


看着农户们脸上的笑容,我心里满是成就感。我知道,这才是我创业的真正意义——不仅要让自己过上好日子,还要带动家乡的人一起致富。


父母也因为我的举动,在村里扬眉吐气。之前那些说我“忘本”“小气”的人,现在都对我竖起大拇指,说我是“陈家村的骄傲”。母亲每次出门,都有人跟她打招呼,夸她养了个好儿子。


有一次,我在加工厂里忙,陈强走过来,不好意思地说:“阳阳,哥之前对你不好,你别往心里去。谢谢你让我在施工队干活,还每天给我开工资。”


我笑了笑:“哥,都是一家人,过去的事就过去了。只要你踏实干活,好好经营你的养鸡场,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陈强点了点头,说:“哥以后一定好好干,不再游手好闲了。你的加工厂要是需要人手,哥也能来帮忙。”


我看着他真诚的样子,点了点头:“好啊,加工厂正好缺人手,你要是愿意来,就负责养鸡场和加工厂的对接,把土鸡和土鸡蛋卖到加工厂来。”


陈强高兴地答应了,眼里满是感激。我知道,他是真的想改过自新了。


表姐李娟的儿子也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我的公司,成为了一名电商运营。他工作很认真,经常加班学习,很快就成了公司的骨干。李娟也改变了之前的态度,不再总想着占便宜,偶尔还会给我送点家里种的蔬菜。


看着这些亲戚的改变,我心里很欣慰。我知道,钱不是万能的,但用对了地方,就能改变很多东西,包括人心。


第六章 扎根乡土,亲情与初心皆不负


在陈家村待了一个月,我把修路和建加工厂的事都安排妥当了,才准备回杭城。离开的那天,村里的人都来送我,王大妈拉着我的手说:“阳阳,常回来看看,村里永远是你的家。”


陈亮拍着我的肩膀说:“阳阳,你放心回杭城吧,加工厂的事有我盯着,保证不会出问题。”


陈强和李娟也来了,陈强说:“阳阳,哥会好好打理养鸡场,不会让你失望的。”


李娟说:“阳阳,谢谢你给我儿子机会,他现在工作很努力,我替他谢谢你。”


我看着他们,笑着说:“不用谢,都是一家人。我会经常回来的,看看大家,也看看加工厂的情况。”


车子开出陈家村,我回头看了一眼,村口的老槐树下,父母还站在那里向我挥手。我的眼睛湿润了,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把“乡味源”做得更大,让更多的农户受益,让父母过上更好的生活。


回到杭城后,我的公司发展得越来越好。农产品加工厂的产品上线后,销量一路飙升,不仅在国内卖得好,还通过跨境电商卖到了国外。我又在苏北周边的村子建了几个分社,带动了更多的农户致富。


每年我都会回陈家村好几次,看看父母,看看加工厂的情况,给农户们培训新的电商知识。陈强的养鸡场规模扩大了,还注册了自己的品牌,鸡蛋和土鸡供不应求;李娟的儿子成了公司的运营总监,还在杭城买了房,把李娟和她丈夫接了过去;陈亮也成了加工厂的厂长,把加工厂打理得井井有条。


陈家村的变化越来越大,土路变成了柏油路,破旧的房屋变成了崭新的小楼,村里还建了文化广场、图书馆,村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很多在外打工的年轻人都回到了村里,加入了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的队伍,陈家村再也不是以前那个贫穷落后的小村子了。


2028年的春节,我带着父母在陈家村过年。除夕夜,村里放起了绚烂的烟花,村民们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看春晚,热闹非凡。陈强端着酒杯走到我面前,说:“阳阳,哥敬你一杯。要是没有你,陈家村不会有今天,哥也不会有今天。”


李娟也端着酒杯过来,说:“阳阳,表姐也敬你一杯。谢谢你不计前嫌,帮了我们家这么多。”


我举起酒杯,和他们碰了一下,说:“不用谢我,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只要我们团结一心,陈家村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烟花在夜空中绽放,照亮了整个陈家村。我看着身边的父母,看着热情的村民,看着改变后的家乡,心里满是幸福和满足。


创业赚了三百万,让我实现了财富自由;而回老家装亏的经历,让我看清了人性,也明白了亲情的真正意义。真正的亲情,不是互相算计、互相索取,而是在对方困难时伸出援手,在对方成功时真心祝福,在彼此的成长中互相扶持。


如今的我,依旧是那个从苏北农村走出来的穷小子,只是多了一份责任和担当。我会继续带着“乡味源”往前走,扎根乡土,不忘初心,用自己的力量,让更多的乡村富起来,让更多的亲情暖起来。因为我始终相信,一个人的成功,从来不是看他赚了多少钱,而是看他为别人做了多少事,看他是否对得起自己的初心,对得起那些爱他和他爱的人。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8

标签:财经   表姐   村里   亲戚   父母   农户   养鸡场   加工厂   苏北   手里   母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