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把重阳节过成了朋友圈摄影大赛,我却连哪天是九月初九都得靠弹窗提醒——这代际断层,比断崖还陡。
昨晚刷到杭州满觉陇的桂花栗子糕,一截黄得晃眼的短视频,点赞5.3万。我盯着屏幕突然心虚:上一次陪家里老人登高,是小学春游,老师统一发的茱萸还是塑料的。
今天9点,行政部发来通知:重阳节不放假,但鼓励员工“云敬老”,上传和长辈的合影换50元超市券。我把手机反扣在桌面,像盖住一张来不及打出的牌。

午休刷微博,才知道菊花酒要自己做才有味道:摘杭白菊,蒸黍米,一层花一层粮食,等它慢慢冒泡。小时候看外公蹲在缸边,用竹篾盖压着,他说酒不听话,会跑。我当时只惦记甜渣,哪懂“延寿客”三个字背后是他想多陪我们几年的私心。
同事阿May把外婆接来市区,订了高层酒店的下午茶,114层,玻璃外是钱塘江。老太太恐高,全程攥着桌布,蛋糕一口没吃,回家后才偷偷跟邻居说:那地方漂亮,可风大得把我假牙都要吹跑。敬老敬成这样,像把老树枝强行插进水泥盆,土不对,根也喘不上气。

我跑了一趟菜市,想复刻外公的酒。摊主讲菊花分茶菊和酒菊,价格差一倍;黍米断货,只好用糯米凑数。厨房闷热,我蹲在地上拣花,手机忽然震动,妈妈发来自家阳台的视频:老爸把旧登山杖翻出来,正绑新绳。配文只有六个字——“等你周日爬山”。我盯着那截磨得发亮的木头,鼻子比锅里的蒸汽还呛。
原来节日从不在日历,而在老人不肯扔掉的旧物里。他们怕麻烦我们,把想念削成一根轻便的杖,却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替我们提前把山路走了几遍。

菊花酒终于开缸,上层浮着金色细沫,我尝一口,苦得舌头发紧,回味却带一点凉丝丝的甘。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所谓辟邪,不是驱赶什么恶灵,而是把生活真实的苦味咽下去,再让回甘从胃里升上来,陪我们有勇气继续长大、变老。
我把酒装进玻璃瓶,贴上手写的“久久”,明天带给爸妈。山高不过电梯,茱萸淘宝九块九,真正难的是把“常回家”这四个字从屏幕里抠出来,亲手递到他们掌心。

别让重阳节只剩朋友圈的九宫格,别让家里的阳台成为老人独自登高的最高点。那口发涩的酒,我替你尝过了——苦,却值得。
更新时间:2025-11-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