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彝族火把节。(资料图)
□何 梅
2025年前三季度,水城区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统筹推进旅游产业化、文化事业繁荣和体育活力激发,文旅融合成效凸显。截至9月底,全区接待游客超2093.35万人次,同比增长16.7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4.51亿元,同比增长11.58%。过夜游客达71.34万人次,同比增长11.67%。
文旅融合纵深推进,业态品牌双突破
水城区聚焦“文旅+”多元融合,丰富产品供给。在业态创新方面,引进VR影院、动力滑翔伞等项目,新增文创销售区、非遗艺术展馆等4个消费业态。百车河温泉(二期)今年6月投运以来,累计接待游客1.65万人次,创收327.16万元。野玉海索道项目今年9月签订1亿元招商协议,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明硐体育公园等“5+3”项目建设提速,在建旅游产业化项目年度投资计划完成率超115.52%。
品牌创建成果丰硕。瀑屿树民宿通过省级金山级民宿现场评定,百车河、海坪避暑旅游度假区及土司庄园完成省级现场考评待公示,新增乡村民宿35家、规上涉旅企业1家(六盘水明硐湖鹏摇文旅投资有限公司),其中以朵街道滴水岩村获评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
此外,以“活力四季·趣游水城”为主线,举办火把季、国际高桥极限运动邀请赛等132项品牌活动,火把季期间,野玉海度假区接待游客139.01万人次,创收14.2亿元,带动全区暑期游客超829万人次,全网曝光量达11.6亿次。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公共服务提质增效
“区—乡—村”三级公益性文化服务网络实现100%覆盖,区文化馆、图书馆日均免费开放时长增加2小时,发耳镇综合文化站、双水街道朝阳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完成提质改造,区图书馆获省级诵读大赛“优秀组织奖”,水城农民画书吧获评“全国最美公共空间”网络人气奖。前三季度全区累计开展文化活动780场、覆盖192.38万人次,开展文化培训5500人次。
特色文化IP影响力扩大。水城农民画完成2980件作品及文创版权登记,版权收入36.4万元,国内外巡展9场、线上线下观展超44万人次,《吉日的盛装》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收藏。“画知音”公益培训服务4500人次,新增画师20名,开发的“旅居艺术体验课”吸引银发群体避暑旅居平均停留3个月,推动旅游向旅居转型。此外,彝族火把节国家级非遗代表项目申报资料就绪,“六盘水市水城农民画版权贸易分中心”挂牌,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成效显著。
体育赋能文旅发展,全民健身落地见效
水城区以“体育+旅游”打造“跟着赛事去旅行”模式,举办贵州百车河汽车场地越野争霸赛、国际高桥极限运动邀请赛(北盘江大桥站)等21场特色赛事,直接参与群众超5万人次,拉动体育旅游综合消费超500万元,其中“村BA”水城赛区覆盖全区乡镇(街道),成为基层体育标杆。
健身设施持续补短板。明硐体育公园投用,含3片门球场、2个篮球场及环湖步骑综合道。政企合作打造双水街道金竹安置小区城市体育公园,完成21个“国球进社区、进公园”项目、5个农体工程维护及5套健身路径新建,城乡“15分钟健身圈”完善。同时,新成立足球、篮球协会,支持体育社会举办活动20余场,社会力量办赛机制成熟。
筑牢安全监管防线,行业秩序持续规范
水城区创新“吐槽找我,必有回应”信访投诉机制,出台专项机制,整合投诉信息闭环管理,前三季度办结游客投诉144件,游客满意度大幅度提升。联合多部门对辖区56个重点文旅监管点执法检查102家次,整改隐患47处、12家文旅企业消防整改,全年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广电领域严格执行重大节点领导带班及24小时值班制,设备巡检120次、深度维护2次。应急广播在线率从19.21%升至91.87%,汛期发布预警信息2300余条,覆盖群众62.49万人次,保障信息传递效率。
更新时间:2025-11-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