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酸菜鱼,谁没在高峰期排过队啊?那时候下班路过商场,总能看到门口长龙,空气里一股酸辣味直往鼻子里钻。
结果呢,转眼间这道川菜经典就凉了。根据红餐大数据的统计,从2022年到2024年,全国酸菜鱼门店累计倒闭超过1.5万家。

2023年11月,门店总数还在5万家以上晃悠,但同比已经下滑8.8%。到了2024年,市场规模勉强爬到790亿元,增长5.3%,可门店总数却在6万家上下徘徊,净关店的节奏没停过。
美团早年的报告显示,2016年全国才1.3万家,2018年就飙到3万家,那增长率高达63.6%。可好景不长,2021年峰值4.91万家后,就开始走下坡路。
2022年一年就关了5200家,2023年继续负增长。这数据摆这儿,谁看了都得摇头:曾经的国民单品,怎么就没人爱吃了?
酸菜鱼本来就是川菜里的老将,和水煮鱼、毛血旺齐名,在重庆成都街头巷尾随便一锅就能端上桌。关键转折在2017年左右,资本和平台一搅和,它就从菜单里的配角变主角了。

为什么偏偏是它?
简单,门槛低,标准化容易。鱼片切好腌制,酸菜泡匀,锅里一煮,出餐快,成本控得住。
美团2019年的报告说,爱吃这玩意儿的多是26到35岁的上班族,女的多过男,消费力中等偏下。社畜们下班想图个快捷又解馋,一份60到90块的双人餐,正好对胃口。
三四线城市更便宜,40到60块就能搞定,周末全家出动不心疼。口味上也聪明,不光是重辣的,还加了番茄版给带娃的家庭,辣度可选,覆盖面广。
外卖时代一推波助澜,骑手拎着热腾腾的包装袋,订单叮叮响个不停。

结果呢?品牌如雨后春笋,鱼你在一起、太二、蜀香等上百家连锁杀出来,门店从华南铺到全国。2018年第四季度,3万家门店的盛况,搁现在想想都像梦。
可火过头了,就容易烧糊。巅峰一过,问题全冒头了。2021年后,增速放缓,2022年门店总数勉强到5.2万,但关店潮已起。
红餐大数据显示,2022到2023年2月,新开1.15万家,关了1.38万家,净增才2200家,平均每月关一千家。这不是小数目,相当于每个月有好几个街区的小酸菜鱼店拉下卷帘。
为什么?说白了,市场饱和了。酸菜鱼这单品模式,本来靠快准狠抢地盘,可全国到处是,顾客腻歪了。

去哪吃都差不多,鱼片酸菜豆芽,汤底红油翻滚,创新?基本靠调辣度。
竞争一激烈,价格战打响,低端店35块一份快餐版杀出来,高端的像太二还想卖情调,结果两头不讨好。
疫情那几年更雪上加霜,堂食腰斩,外卖成本涨,供应链乱套。2023年门店同比降8.8%,不是巧合,是整个餐饮业在吐故纳新。
再深挖,预制菜这事儿得单独说说。它是酸菜鱼火起来的帮手,也是凉了的罪魁。早期门店现杀现切,鱼新鲜弹牙,顾客吃着放心。

可生意一忙,高峰期订单堆山,厨师跟不上,就开始用冷冻鱼片和预包装酸菜。成本降了,出餐稳了,但口感呢?鱼肉老化,嚼着像橡皮,汤底一股化冻味。消费者不是傻子,一吃就知道。
2023年有爆料,好几家连锁被扒用预制菜糊弄人,食品安全问题一出,口碑崩盘。太二这事儿闹得最大,2024年中期业绩公告里,同店销售下滑13.7%,翻台率从3.5次/天掉到3.1次。
为什么?顾客反馈鱼不鲜,服务还爱推销,PUA式推荐酒水,气得人不想再去。九毛九集团的财报直白承认,市场竞争加剧,同店表现下跌,外加关店损失1.35亿,一次性砸进去。

预制菜本是行业趋势,2023年酸菜鱼预制销量涨,但用过头了,就成信任危机。谁愿意花钱买份假新鲜?在家超市买调料包,20块搞定一锅,现买鱼让摊主处理,省一半钱,还卫生。
价格这块也戳心窝子。
酸菜鱼的卖点是平民化,30到90块人均,吸引了无数小白领和家庭。可现在呢?在家自制太容易了。
电商平台调料包五花八门,步骤印得清清楚楚,买条活鱼回家煮,时间不比外卖多,花销却低一大截。预制菜区一抓一大把,微波炉转转就行,健康点就去菜市场挑新鲜货。

店里呢?原材料涨价,房租人工水涨船高,菜单标价稳不住。2024年价格战打得凶,低端品牌35元一份,高端的客单价降到71元,可利润薄如纸。
九毛九2024年全年营收60.74亿,勉强增1.47%,但净利润只剩0.56亿,暴跌87.69%。太二贡献大头,却拖后腿,同店日均销售降20%。
顾客算账精明,吃顿店里饭,不光是菜价,还有时间成本和心情税。疫情后消费降级,大家更爱性价比高的,酸菜鱼在中档位,卡在不上不下,难受。
服务和品牌形象,更是雪上加霜。早期酸菜鱼店靠快餐属性拉人,服务简单粗暴就行。可有些连锁想玩高端,学西餐厅搞情调,结果适得其反。

太二被叫“酸菜鱼天花板”,墙上涂鸦、复古机,服务员穿卫衣推销。可顾客吐槽多,强推酒水、催单、态度散漫。
2024年有事件,服务员公开diss顾客衣服土,网上炸锅,点赞转发上万。九毛九中期报告里,溢利大跌71.5%,部分原因就是品牌声誉受损。
管毅宏这创始人,从2019年港股上市,身家128亿,2023年缩水到101亿,2025年继续跳水。不是他一人锅,整个行业都这样。鱼你在一起等对手也关店,2023年全球门店超2000家,可国内负增长。服务不跟上,顾客流失快,社交媒体一放大,恢复难。
那现在酸菜鱼还有救吗?行业在试着突围,下沉市场、出海、多元化。2023年有品牌推卫星店,美团合作加速小店布局。

三四线城市需求稳,价格敏感但量大。海外呢?鱼你在一起拿了“全球酸菜鱼门店第一”认证,2023年出海试水,东南亚华人区卖得动。可国内主力还是得改。
2025年上半年,九毛九营收27.53亿,降10.1%,净利润0.61亿,降16.05%。太二关65家,营收滑13.3%,但开始推鲜活模式,现切鱼,山姆上架预制菜反向操作。
管毅宏收缩阵脚,砍子品牌,优化菜单。整体看,酸菜鱼市场2025年预计705亿,可门店继续洗牌,新开7000多家,关更多。小品牌退出,大头稳盘。
说到底,酸菜鱼的没落,是行业通病放大版。资本追热点,扩张过猛,忽略品质和服务。顾客聪明了,吃的不光是菜,是体验和信任。
更新时间:2025-11-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