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辣,劝退很多人,而江西“唯一”不太辣的城市,我找到了

说到江西,或许很多人都会想到江西彩礼高,或者说江西人很能吃辣!而且一说到江西辣,就劝退了很多吃辣的人,但是,江西也有不辣的地方——赣南客家!

当徐霞客用四载光阴丈量江西山水时,或许不曾想到,这片被他赞为"江右望郡"的土地上,竟藏着与岭南文化血脉相连的味觉密码。在赣江源头、五岭要冲之地,一座被群山环抱的千年古城,正以客家围屋的醇厚与脐橙的清甜,向世界展示着江西的另一种可能。

一、山水之间的味觉革命

赣州三面环山的地理格局,如同天然屏障孕育出独特的饮食生态。当北纬25度的暖湿气流掠过罗霄山脉,与武夷山脉的丹霞地貌相遇,造就了这里"七山半水半分田"的格局。正是这样的地理阻隔,让中原移民在唐宋时期落地生根时,得以完整保留中原饮食精髓,又融合百越风味,创造出独树一帜的客家菜系。

在安远县龙布镇的古街深处,72岁的陈师傅正在酿苦瓜。他将七成肥瘦的猪肉剁成细腻的肉糜,拌入虾米、香菇与五香粉,再精心填入苦瓜段中。这道传承百年的技艺,暗合着客家人"以形补形"的养生智慧——苦瓜的清苦中和肉类的滋腻,恰似客家人刚柔并济的品格。而寻乌县的酿豆腐,则将客家先民的智慧发挥到极致:将嫩豆腐切成棋盘格,填入特制肉馅后煎至金黄,淋上自酿米酒调制的芡汁,成就了外酥里嫩、鲜香醇厚的独特风味。

安远三鲜粉

二、围屋里的千年食光

漫步龙南关西新围,这座占地11亩的客家城堡里,至今飘荡着蒸米粿的香气。客家人将中原的四合院与土楼的防御智慧完美融合,创造出"天井式"建筑群。在围屋中心的祠堂里,每年冬至都会举行"打黄元米果"的仪式——将籼米浸泡、捶打成青绿色米团,包入腊肉、笋干等山珍,蒸熟后切成菱形块,蘸上辣椒醋,这是客家人对时令更迭的虔诚敬意。

炒黄元米果

在兴国县潋江镇的老宅里,"四星望月"的制作堪称艺术。选用鄱阳湖的草鱼,片成薄如蝉翼的鱼片,铺在蒸笼底部,再浇上用米酒、酱油、猪油调配的秘制酱汁。当蒸汽升腾时,鱼肉吸收着酱香缓缓熟透,最后撒上青葱、香菜,形如星斗环绕明月。这道诞生于1929年的创新菜,不仅征服了毛泽东的味蕾,更成为客家宴席的灵魂。

四星望月

三、舌尖上的湾区印记

随着赣深高铁的贯通,深圳北站与赣州西站的时空距离缩短至2小时。在这趟开往春天的列车上,95后赣州姑娘小林正通过直播向网友展示家乡特产:"家人们看,这是我们寻乌的脐橙,皮薄多汁,甜过初恋!"她身后,万亩橙园宛如金色海洋,每颗果实都凝结着丹霞地貌的矿物质馈赠。

在高铁站旁的赣南客家美食街,霓虹灯下的"客家大院"飘出阵阵醇香。老板李师傅正在烹制"荷包胙"——将荷叶包裹的糯米肉馅蒸制四小时,揭盖时荷香四溢,肥而不腻。这道乾隆年间诞生的御膳,如今通过冷链物流,每天发往大湾区2000+订单。数据显示,2023年赣州预制菜产业产值突破80亿元,其中60%销往粤港澳地区。

荷包胙

四、山海协奏的发展变奏曲

在赣州国际陆港,满载着稀土永磁体的中欧班列正缓缓驶出。这个曾因"钨都"闻名的城市,如今正上演着"世界级稀土产业集群"的蝶变。而距港口30公里的瑞金经开区,来自深圳的电子信息企业已建成12条智能生产线,每月向大湾区输送500万片高端电路板。

当夜幕降临,八境台下的古浮桥依然灯火通明。游客们品尝着非遗美食烫皮包米馃,远眺贡江与章江交汇处璀璨的灯光秀。这座兼具宋城韵味与现代气息的城市,正以脐橙的甜蜜、稀土的璀璨、客家的温情,书写着新时代的"江南西道"传奇。

烫皮

从徐霞客笔下的山水画卷,到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腹地,赣州用千年时光诠释着:真正的美食从不在辣椒的浓烈,而在于包容万象的智慧。当高铁穿越罗霄山脉,带来的不仅是速度的革命,更是一场跨越千年的味觉对话——在这里,岭南的鲜香与中原的醇厚,正在谱写新的美食史诗。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3

标签:美食   江西   城市   客家   赣州   中原   脐橙   罗霄山   稀土   味觉   苦瓜   切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