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东省佛山市以文旅援藏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抓手,探索出一条边疆民族地区文旅赋能乡村振兴、促进民族团结的创新路径,为新时代对口支援工作提供了鲜活样本。
三年来,佛山工作组累计投入资金约8700万元,实施重点文旅项目12个,推动西藏林芝市墨脱县游客接待量从2022年的34.8万人提升至2024年的60.55万人次,仅2024年该县旅游综合收入达3.9亿元。
铸牢共同体意识,把准文化援藏政治方向
佛山援墨工作组通过建立“领学+研讨+实践”机制,系统学习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开展主题党日活动7次;助力打造“党建引领·暖心文旅”党建品牌,在党员教育管理、党员能力提升、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上持续发力,确保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在文旅领域落地生根,以政治建设引领文化援藏。
工作组立足门珞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建立非遗挖掘专班,运用“田野调查+数字技术”的创新模式,深入墨脱县7个乡1镇40余个村落,采集了50首门巴老歌、11首珞巴传统歌曲,形成41份高清视频、1200分钟录音资料,成功建立墨脱首个县级非遗数字化资源库;通过“非遗进校园”活动,在墨脱中小学开设艺术夏令营,增进文化交流,在佛墨两地架起文化认同桥梁,以文化认同夯实精神纽带。
此外,工作组投资420万元建成西藏首个智能图书馆“莲花书屋”,年接待读者20万人次;投资670万元建成墨脱首个沉浸式剧场——“墨脱琼花剧场”,并实现全景声激光电影放映和《墨脱情》原创歌舞剧的常态化演出;打造莲花书屋阅读角、琼花剧场等红色教育矩阵,开展读书月、红色电影放映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以阵地建设筑牢边疆屏障。
创新融合发展模式,激发边疆文旅内生动力
工作组针对墨脱交通闭塞、信息滞后的痛点,开创智慧援藏新模式。推动建成“云游墨脱”智慧平台,集成气象监测、慢直播、电子导览等功能,服务游客超70万人次;推动三大地图平台上线“双进单出”导航系统;开发住宿体验、班车服务等数字化反馈系统,游客满意度提升至98.6%,以数字赋能破解发展瓶颈。
创新“文旅+”产业融合模式,建成高山有机茶园1.9万亩,开发采茶制茶体验游;打造巴登新院、格林援藏高端民宿集群,培育墨脱主题民宿消费新模式;开展“强边杯”足球邀请赛,发挥体旅融合优势。三年来,该县文旅产业持续带动农牧民就业增收,2024年1-12月游客总数为60.55万人次,与同比去年增长42.25%,实现旅游收入3.91亿元,与同比去年增长44.28%,其中农牧民收入3542.8万元,与同比去年增长94.93%。
实施“品牌强旅”工程,构建“节庆+名人+传播”立体矩阵。连续三年举办林芝桃花节墨脱分会场活动;制作“文旅局长带你游”短视频,全网播放量破百万;2024年积极借助央媒力量宣传推广;活用“网信墨脱”“墨脱文旅”新媒体平台,制作短视频796条,“美丽边城·秘境墨脱”品牌搜索量持续增长,全方位提升墨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品牌战略提升发展能级。
深化交往交流交融,构建民族团结进步新格局
工作组机制化推进“三交”实践,筑牢合作根基。佛墨两地建立“双向互访+定向培养”的常态化交流机制。三年来,累计互派8批次文旅干部人才,构建起“佛山经验输出+墨脱实践转化”的互动模式;通过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将文旅合作纳入援藏工作组重点工作清单;选派广东文旅专家组成“顾问团”建立专班,在援藏文旅项目建设、景区规划、艺术指导和非遗活化等领域开展定向指导;组织4批次墨脱文旅系统干部在佛山开展培训,形成“理论授课+跟岗实训+实践转化”培养链条。
社会化拓展交融深度,激发融合活力。佛墨两地以社会化协作模式,释放市场活力的同时,形成了“文旅搭台、经济唱戏、民生受益”的良性循环。在佛山连续三年开展墨脱文旅资源推介会;通过参加佛山“非遗周”等民俗活动,向佛山市民展示门珞非遗;联合佛山市青少年文化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墨脱站、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开展青少年赴墨脱研学活动;联合佛山市博物馆在莲花书屋举办《跨山海共此愿—佛山木版年画图片展》,打造流动的岭南文化展示空间;深度融入市场主体,积极引进广东文旅企业在墨脱投资酒店餐饮业,为墨脱的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了资金和技术支持。
常态化培育文化共鸣,厚植情感根基。佛墨两地通过文艺精品创作构建起“双向认知+共同创造”的情感联结机制。由佛墨艺术家联合创编的歌舞剧《墨脱情》,创新融合岭南韵律与门珞风情,自墨脱首演后反响热烈,并于2025年4月29日登陆佛山琼花大剧院,吸引粤港澳千余名观众。该剧通过“政府扶持+院团合作+市场运作”模式,构建起“创作-展演-传播”的完整链条,实现艺术价值与社会效益双提升。该剧在巡演过程中形成的“剧目展演+非遗展示+旅游推介”复合传播模式,使民族文化从剧场舞台延伸至大众生活,让“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转化为可触可感的视听盛宴。
三载援藏路,一曲奋进歌。佛山对口支援墨脱的实践,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始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对口支援工作的主线;通过数字赋能、产业融合等创新实践,持续深化文旅融合创新,为西藏文旅发展注入强劲活力。
来源:人民网西藏频道
更新时间:2025-05-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