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掌上长沙8月21日讯(全媒体记者 宁莎鸥 通讯员 罗倩倩)8月20日,长沙图书馆举行了一场庄重的捐赠仪式。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历时多年采集的239集抗战老兵口述历史影音资料,正式捐赠予长沙图书馆永久保存,成为湖南首个系统化抗战老兵口述影像公共馆藏。
记忆移交:从民间到公共的传承
捐赠仪式上,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孟企平讲述采集历程:“每段影像都是老兵用生命书写的史诗,这些记忆不该只留在民间,更应该让社会公众所知先烈的事迹。我们近年一直在做抢救性整理工作,希望留存这些鲜活的记忆。”长沙图书馆馆长王自洋接过捐赠的光盘资料,满是动容,她回忆起8年前的一次活动:“2017年,我馆就举行过声音图书馆口述长沙项目发布会暨抗战老兵读者见面会。当时7位年近百岁的抗战老兵代表来到这里,用真实的回忆再现当年抗战场景,他们亲历了文夕大火、长沙会战,如今在世的仅剩一人。这些口述影像是十分珍贵的历史资料。”
据了解,长沙图书馆将做好这批影像资料的保存保护和研究整理,同时也呼吁社会各界加入捐赠行列,让尘封的湖湘记忆走进大众视野。
故事挖掘:多维角度的历史拼图
据悉,8月20日当天,《烽火芙蓉:湖湘女性抗战影像志》主题展览也在长沙图书馆一楼大厅正式揭幕。该展览以时光为轴,撷取百余帧珍贵影像,以女性视角切入抗战时期的历史叙事。从前线战壕的“巾帼女将”到后方救援的“白衣战士”;从高唱抗日救亡歌曲,到为难童撑起一片天;从“旌旗白雪齐飞,志士山河共壮”的热血呐喊,到“不灭倭寇,誓不生还”的铮铮铁骨,生动再现三湘女英从闺阁走向烽火的壮阔历程。
前来观看展览的还有长沙目前唯一健在的百岁抗战女兵李淑芳。她出生于1924年,14岁就进了裕湘纱厂做工。没多久,日寇逼近长沙,裕湘纱厂毁于“文夕大火”。失业在家的李淑芳听说在铜铺街有部队招兵,还招女兵,她就这样成了58军军部春秋剧团的一员。
展览现场,她在一张黑白照片前驻足,指了指照片上一位年轻女孩,那正是抗战期间她所在的春秋剧团京剧队在赣北山区劳军演出后的合影。密密的森林里白雪皑皑压满枝头,男演员们挺立雪中,女战士们席地而坐。她坐在前排,秀丽的脸庞、乌黑的长辫,那年她17岁。
对于李淑芳老人和其他那些参与抗战的湖湘女性事迹,不少年轻读者都不甚了解。而这些被岁月尘封的芙蓉群像,正是通过此次展览,为广大公众展现了三湘女性抗战的全景图谱。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长沙图书馆希望借此挖掘馆藏文献,讲好文献中的湖湘抗战故事,展现抗战先烈们的坚韧与智慧,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勇敢追梦,砥砺前行。
除了主题展览、短视频展播,长沙图书馆还将配合该展览,开展青少年研学、剧本解谜体验、3D打印、主题观影等配套活动及服务。感兴趣的市民朋友,可关注“长沙图书馆”微信公众号。
更新时间:2025-08-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