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井贡酒:以质为舟,行业深度调整中的“定”与“进”

当下,中国白酒行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价值回归”。随着宏观环境变化与消费结构的迭代,那个依靠“铺货-涨价”就能高歌猛进的狂飙年代已然落幕,行业共识从追求“速度与规模”转向“质量与健康”。

10月30日,古井贡酒公布了2025年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64.25亿元,归母净利润约39.6亿元,逆势中实现韧性发展。在业内看来,面对2025年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白酒行业如同逆水行舟,而古井贡酒并未因风浪而偏航,以其清晰的“全国化、次高端”战略罗盘与“三通工程”的精细操舵,步履越发坚实。

提质降速,稳扎稳打

2025年的白酒行业仍未走出深度调整期,据第三方数据反馈,今年双节旺季国内酒水销售额出现15%到20%的下降,酒水消费市场复苏缓慢。

古井贡酒目前仍是行业中表现最为稳健的几家名酒之一,延续了2025年上半年发展战略,主动降速调整,将经营重心锚定于“抓动销、去库存、拓渠道、稳价格”,操盘更加务实。

本轮白酒行业的深度调整,其本质是一场由需求侧主导的全面出清。在市场大环境面临不确定性、新一代消费者迭代,以及禁酒令等外部因素的综合影响下,白酒行业亟待放缓脚步来适应新环境。

在业内看来,古井贡酒也是较早意识到这一周期变化的名酒之一,在坚持“全国化、次高端”的核心战略的同时,古井贡酒在逆势提质发展的思考下,更注重于市场的精耕和基础的夯实,苦练内功、蓄势等待周期反弹。

特别是“三通工程”——即“路路通、店店通、人人通”,通过对终端的直控与渠道的深度下沉,帮助渠道伙伴动销、减压;同时,“三通工程”也确保公司围绕市场的真实需求展开运营,有效应对激烈的存量市场竞争。

面对当前市场环境复杂、行业动销困难等问题,古井贡酒推动新一轮数字化赋能,依托先进的数字化系统,古井贡酒实现了对市场终端动销情况的精准洞察,得以实施“按需定产、精准发货”,从源头上避免向渠道盲目压货,极大地控制了库存积压与价格穿底的风险。

另一方面,古井贡酒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提升产品竞争力与渠道效率的政策,转向更为精细化的“终端协销”,在帮助经销商和终端店铺提升实际销售能力的同时,避免了因过度促销对品牌价值造成的伤害。与此同时,古井贡酒继续推进“苦力营销”,全员走向市场前线,在行业困难时期极大地提振了渠道信心。

此外,针对今年白酒市场乱价、窜货等问题,古井贡酒持续强化市场监管,坚决打击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净化市场环境,也保障了自身渠道的健康和稳定。据机构调研,古井贡酒在安徽省内和国内重点市场都表现出较强的抗压能力。

主动应变,内外兼修

存量竞争之外,白酒同样面对着消费格局之变与新一代消费者崛起的挑战,古井贡酒也在主动拥抱这场变革。

疫情后,新零售、新电商等新渠道热度快速上升,消费场景发生了很大改变。在大多数酒企受困于新渠道冲击时,古井贡酒积极拥抱新零售,电商业务成为其新增长点。

2025年,古井贡酒在京东与天猫官方旗舰店举办的“超级品牌日”活动成效斐然。其中,京东超品日在28小时内实现了GMV同比增长160%的亮眼战绩,站内外曝光量大幅提升。这不仅是销售数字的突破,更意味着古井贡酒的品牌影响力成功在线上场域实现破圈,触达更多新兴消费群体。

古井贡酒的品牌建设聚焦于国际与本土两大领域:国际上,依托世博会等高端平台展示品牌形象;本土市场,则致力于基于消费趋势的概念创新与情感联结。

在产品端,针对低度化的酒饮新趋势,古井贡酒首创“轻度”概念,从主打“轻负担、高品质”的“年份原浆轻度古20”,到探索轻养生文化与白酒结合的新社群模式“轻养社”,古井贡酒成功地为传统白酒注入了符合现代年轻人生活方式的时尚元素。在营销上,其与当下火热的苏超等强势IP合作,针对性布局区域市场。

与此同时,通过复刻“老瓷贡”、“老玻贡”等经典产品,古井贡酒巧妙地唤醒了一代人的时代记忆与品牌情感。这种“怀旧营销”不仅巩固了原有的核心消费群体,更让年轻消费者感受到品牌深厚的历史积淀与真诚,实现了新老客群的情感共鸣与代际传承。

在业内看来,白酒行业的深度调整,也是行业洗牌和格局重塑的机会。古井贡酒在这场大考中,交出了一份充满“战略定力”的答卷——真正的稳健不在于速度的快慢,而在于步伐的坚定与肌体的强健。相信储备了更充足燃料的古井贡酒,将在白酒的“深水区”中破浪前行、行稳致远。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2

标签:美食   贡酒   古井   深度   行业   白酒   渠道   市场   终端   存量   名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