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评论员杨国英最近提醒,现在国内很多的中产家庭可能面临财富缩水,稍不注意就可能返贫。这话不是危言耸听,我身边就有朋友,前几年还住着凤岭北的房子,这两年居然开始盘算着卖掉车位周转。
鲁迅说过,面子是中国人的精神纲领,这话在酒桌上特别明显。
见过不少在青秀区上班的白领,月薪刚过万,就非得买个 LV 包配工牌,问起来就说 “客户看穿着”。其实说白了,就是为了在朋友聚会时多些谈资。
前阵子认识个做建材生意的老板,早年在快环建材市场赚了些钱,天天带着朋友去民歌湖的酒吧消费,光是卡座费一晚就上千。后来市场行情不好,工程款回不来,他还是硬撑着每周去两次。结果不到半年,不仅把存款花光,最后连代步车都卖了。
后来才明白:以前总觉得面子比啥都重要,现在才明白,银行卡里的余额才是真底气。手里没点应急钱,真可能一场风波就回到解放前。
说到养孩子,上个月在万象城喝咖啡,邻桌妈妈聊孩子报班,说给刚上小学的女儿报了马术课,一节课 400 块,我问她孩子喜欢吗?她叹口气:“班里同学都在学,总不能让娃输在起跑线上。” 还有前几年认识的一个阿姨,她儿子当年在三美中学读书,为了让孩子 “有出路”,高二就送去澳洲留学,前后花了近 300 万。孩子去年回国,在东盟商务区找了份工作,月薪 8000 多,算起回本的日子,怕是得等到退休。
我表姐家的孩子在天桃实验学校,没报过什么兴趣班,就喜欢琢磨机器人,去年还拿了自治区比赛的奖,现在初中就被柳高提前看中了。说到底,养孩子不是比花钱多少,能让他找到自己的兴趣,比啥都强。
金融圈有句老话:“富人死于投资,中产死于理财,穷人死于消费”。
我一个发小,前几年在五象新区开装修公司,赚了不少,手里攥着两套房的钱。2021 年的时候买基金,瞒着老婆把准备换房的钱全投进去了。刚开始确实赚了几万,天天在群里发收益截图,结果年底就开始跌,前阵子碰面,他说已经把江南区的老房挂出去了,就为了填窟窿。
其实大多数人理财总爱跟风,忘了巴菲特在 2008 年致股东的信里说过:“投资的第一原则是不亏钱,第二原则是永远记住第一原则。”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 2023 年的报告里说,未来十年 70% 的工作可能被人工智能替代,这话在职场特别明显。
我表姐夫以前在朝阳广场的百货公司做采购,觉得捧着铁饭碗稳当,下班就去打麻将,从不琢磨学点新东西。结果去年公司搞数字化转型,他连 Excel 函数都弄不明白,被调去守仓库,工资砍了一半。
反观他同事,利用业余时间学跨境电商,现在在东盟自贸区做水果供应链,去年买了辆特斯拉。这让我想起知乎上那个 “400 万存款能躺平吗” 的问题,有个南宁博主说自己 2017 年在航洋国际买了套商铺,租金每月一万,就辞了工作在家炒股。
结果这几年电商冲击,商铺租不出去,炒股又亏了不少,现在天天跟老婆吵架,说早知道当初该去学做短视频。
罗振宇在跨年演讲里说过:“你必须不停奔跑,才能留在原地。”
北大教授刘国恩做了 20 年跟踪调查,发现影响财富积累最关键的不是关系和运气,而是健康。这话我信,前同事老周就是例子,他在金湖广场做 IT,为了赶项目,连续半个月住在公司,咖啡当水喝,凌晨三点还在群里发代码。
38 岁那年买了五象湖的新房,正准备装修,突然查出急性胰腺炎,住院三个月,光 ICU 就住了 20 天,花了 70 多万。虽然捡回条命,但不仅把买房的首付花光,还欠了亲戚不少钱。
《时尚》杂志前编辑原晓娟患癌后写过:“贫穷和富有,就隔着一场病的距离。” 现在南宁的三甲医院,随便一个微创手术就得几万块,真不如平时多注意,像我爸那样,每天去南湖公园走一万步,一年到头几乎不生病,省下来的钱比买保健品划算多了。
罗斯柴尔德家族有句家训:“创造财富需要勇气,守住财富需要十倍的智慧。”
中产手里有个百八十万不算难,但想守住这份家业真得下功夫。少在酒桌上充面子,别逼着孩子学那些用不上的技能,不懂的理财别碰,别总想着躺平,更得把身体照顾好。做到这几点,哪怕遇到点风浪,也能稳稳当当过日子。
更新时间:2025-08-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