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一周记

八月的三秦大地,既有防汛救灾的紧绷之弦,也有项目建设的火热之势。

过去一周(8月11日—8月17日),陕西各地“一把手”步履不停,在防汛救灾的“安全战场”上筑牢防线,在作风建设的自我革命中减负松绑,在项目攻坚的发展赛道上提速冲刺,更在文化强省的“特色答卷” 上落笔生花。

@编辑部注意到,各地正以四个“第一”的执行力,勾勒出三秦大地高质量发展的鲜活图景。

第一防线如何炼成?

“时时放心不下”成高频

“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底线中的底线。”连日来,防汛救灾成为陕西各地的“头等大事”,“一把手”靠前指挥,筑牢安全堤坝。“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成为各地报道中的高频词。

8月12—15日,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延安、商洛、汉中等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兰州市榆中县山洪灾害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抓紧抓实防汛救灾各项工作。

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方红卫强调要精准预警叫应,完善应急联动;要压实防汛责任,做好应急处置,加强宣传引导,确保群众安全度汛。

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蒿慧杰强调,要认真细致做好监测预警、灾后恢复、隐患处置、转移避险、应急响应、局地抗旱和基础工作,严防出现人员伤亡,确保重要革命旧址和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安全。

宝鸡市委书记杨广亭要求要抓好穿透式调度,严格落实直达基层的临灾监测预警与“叫应”响应联动机制,深化隐患排查整治,扎实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咸阳市委书记、市长冷劲松指出,要坚持“汛旱统筹、汛旱同防”,最大限度减轻干旱对秋粮生产的影响。

铜川市委书记、市长郝光耀明确,要扎实细致做好雨情汛情监测预警和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全面加强物资储备和“防抢撤”应急演练。

渭南市委书记樊维斌强调,要持续强化山洪和地质灾害、城市内涝等防范应对,严格落实临灾监测预警“叫应”和“人盯人、防抢撤”工作机制。

汉中市委书记张烨要求,加强隐患排查整治,留足应对风险灾害的“提前量”,坚决果断转移安置受威胁群众,确保应转尽转、不漏一人。

商洛市委书记赵璟强调,要紧盯桥涵隧道、水库堤坝、交通干线、旅游景区和尾矿库、险工险段等重点区域以及城市低洼易涝区、山洪和地质灾害易发区等风险点位,加强风险隐患排查整治。

在榆林,市委书记张胜利8月12日深入定边县贺圈镇辛圈村干沟、城南拦洪堤等重点区域,实地查看防洪规划,要求“科学谋划防洪工程,统筹流域治理、生态保护和城市功能提升”,推动部门协同破解项目难题。

今年极端天气频发,各地同步把防汛从“季节性工作”上升为“全年政治责任”,折射出底线思维的再强化。

第一责任如何落实?

“回头看”,靶向整治形式主义

上周,@编辑部梳理发现,各地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刀刃向内,均把“学习教育后续整改”列为近期市委会议专项议题,进一步深化纪检监察规范化建设,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松绑。

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方红卫强调,保持标准不降、劲头不松,以理论学习筑牢根基,以整改整治巩固成果,以长效机制维护政治生态。

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蒿慧杰强调,要完善长效机制,推动从“解决一个问题”向“解决一类问题”延伸,确保整治成果更加可感可及。

宝鸡市委书记杨广亭要求,要加大典型案例核查通报力度,做到整改一个、规范一类、提升一域,推动整治成果更加可感可及。

咸阳市委书记、市长冷劲松明确要巩固拓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持续为基层减负赋能,进一步激发基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

铜川市委书记、市长郝光耀强调,要紧盯重点领域深化专项整治,抓好《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落实,切实为基层赋能。

渭南市委书记樊维斌强调,要深化纪检监察规范化建设,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汉中市委书记张烨要求,用好“五选三用”干部选用机制,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一体推进“三不腐”。

商洛市委书记赵璟明确要持续推动精文简会、纠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规范创建示范和评比表彰等任务落实。

我们看到,各地正以制度化手段巩固学习教育成果,为冲刺“十四五”营造轻装上阵的干事氛围。

第一引擎如何点燃?

项目为王,“十五五”提前起跑

上周,各地“一把手”均明确要对标省委全会部署,完善工作思路,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完成,同时立足本地实际,开门搞规划,多渠道征集意见,高质量谋划“十五五”重大项目与发展路径。

制图:张小唯

数据显示,1月至6月,陕西600个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608.16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54.78%。

8月12日,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蒿慧杰在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上强调,要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13—14日,蒿慧杰先后走进高新区、宝塔区和安塞区油气生产服务、石油装备制造、天然气深加工、煤炭开采洗选及CCUS和零碳示范项目等现场,从狠抓政策供给、帮助解决困难、加强运行调度等方面指出要抓住主要矛盾,千方百计稳住工业、扩大投资。

8月14—15日,宝鸡、铜川、汉中、渭南等地“一把手”纷纷紧抓项目建设“牛鼻子”,以“三个年”活动为抓手推动经济稳进提质。

宝鸡市委书记杨广亭现场调研农产品物流园、西凤酒基酒生产等重大项目,强调要完善“四个一批”项目动态管理机制,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结合宝鸡资源禀赋、产业基础,谋划好“十五五”重大项目。

铜川市委书记、市长郝光耀到耀州区调研时要求,紧盯延链补链强链抓实重点项目招引,通过转型升级促进传统产业向绿色智能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汉中市委书记张烨会见中国电信陕西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上官亚非一行,就加强低空经济、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合作深入交流。

渭南市委书记樊维斌深入富平县调研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工作。他要求,要狠抓项目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精准服务企业需求,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构建县域特色产业体系。

据统计,上半年,全省各地重点项目年度投资均交出过半“成绩单”。其中,铜川、宝鸡两地完成率超过70%,分别为72.1%、70.2%。

第一工程如何破圈?

全会带来“八个以文”施工图

作为文化大省,全省各地积极响应省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号召,纷纷立即对标,通过一系列措施提升文化软实力。

西安提出以文铸魂、以文传脉、以文育人、以文润心、以文兴业、以文传声“六维发力”,突出省会城市和文化大市的示范带头作用;延安深刻认识加强建设文化强省的重大意义,加强革命旧址保护,加快文旅产业发展。

宝鸡锁定深化文旅商体融合发展,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文化强市,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咸阳深化文旅融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着力打造彰显秦文化、秦风韵的文旅带。

铜川以文化惠民和文产融合推动文化强市建设;汉中市召开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提出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推动文旅农商融合发展;安康明确加快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深化文旅融合。

@编辑部认为,文化强省不再是宣传部门的“独角戏”,而成为各市“一把手”工程,项目化、清单化落地,有望快速转化为消费增量。

此外,在重要任职、民营经济发展、野生鸟类保护、统一战线工作等方面各地也进行重点部署。省军区党委副书记、少将司令员明尊强宣读铜川市委书记、市长郝光耀任铜川军分区党委委员、常委、第一书记;咸阳支持民营企业提升科创能力、优化经营体系,推动民营经济不断提质增效;铜川强调要持续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强化源头管控筑牢屏障,压实各方责任形成合力,全力守护好我市鸟类等野生动物资源;商洛明确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管理、社会协同、宗教自律的宗教事务治理格局。

这一周,陕西的四个“第一”多线作战已跃然铺开。这是一张关乎安全底线与发展上限的双重答卷,而破题之钥,正藏在那句被反复提及的“时时放心不下”之中。(牛菲 代梦妍)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9

标签:财经   铜川   宝鸡   文化   渭南   汉中   商洛   延安   基层   陕西   市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