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泉州发布】
“欢迎光临,请问您想要买什么面包?”16日上午,泉州市孤独症辅助性就业项目“麦都星焙爱心店”正式揭牌。30岁的孤独症青年小东看到有顾客进来,礼貌热情地上前接待,为顾客介绍店里的各式面包。
这家位于市区祥远路泉州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一楼的爱心店,是泉州首家支持孤独症青年就业的公益烘焙店。它由泉州市残疾人联合会、泉州市税务局、共青团泉州市委等多部门共同扶持,麦都食品公司爱心助力,晋江市特殊教育学校提供就业指导。
“星青年”换上整齐的工作服笑脸迎客
这家公益烘焙店首批招收6名“星青年”及其家长,采用亲子同工模式运营。它将大龄孤独症青年的就业帮扶从“输血”转变为“造血”,致力于关爱、帮扶和支持“星青年”和家庭就业和职业发展,探索打造可持续的孤独症群体辅助性就业平台,引导“星青年”进一步融入社会。
经过评估筛选和岗前培训
6名“星青年”试水卖面包
“这是一家不一样的面包店,员工来自‘星星的世界’。”昨日上午,公益烘焙店试营业,店外的展板上温馨地提醒着顾客这家店的不同之处。6名“星青年”及其家长穿上整齐统一的工作服,对进门的顾客笑脸相迎。
“您好,欢迎光临,这款面包是红豆馅的,您可以试一试……”小东是店里最热情的员工之一。市民吴先生陪着90岁的外婆来店里选购时,他会主动陪着挑选,介绍面包配方等。选购完商品后,他会熟练地引导老人到收银台,将面包逐一打包好后,由其他员工来负责结账。
“星青年”礼貌热情地上前接待
“‘星青年’服务态度很好,动作熟练。”临走时,吴先生禁不住为员工们点赞。
“麦都星焙爱心店”公益项目聚焦大龄“星青年”的就业困境,汇集了政府部门及社会爱心力量,经过一年多的筹划后正式落地。
与普通员工一样,“星青年”试水卖面包也要经过专业培训,具备相应的实操能力。半年前,晋江市特殊教育学校负责对“星青年”进行评估筛选,报名人员通过看图识物、物品分类、交流沟通、计算能力等测试,最终选出6名“星青年”。此后,“星青年”在家长陪同下,在麦都门店接受系统化的培训和考核再上岗。
“儿子不怕生,喜欢和人交流,记忆力很好。”小东妈妈黄女士说,小东此前有在快餐连锁店的工作经验,工作态度积极。每次参加培训店长都会布置“作业”,小东回家会认真背商品名称,学习打包等,试营业第一天就能独立上手。“有事做,他心情就好,我也开心。”
上午卖面包下午送快递
拓宽就业更好融入社会
“每个生命都有独特的绽放轨迹,星星的孩子也在学习如何更好地与你相遇……”记者看到,门店里用心放置了一些明信片,提醒顾客在面对“星青年”员工时请多一份包容和耐心。
泉州市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星青年”因其特殊性,较多无法长时间工作,情绪容易波动等。爱心店根据“星青年”的需求,灵活地将他们的工作时间分为上午7点到中午12点,中午12点到下午5点两班。门店里特别设置了休息室,“星青年”累了、烦躁了,就可以停下来休息。
“星青年”上岗新面貌
“孩子能多学一项技能,生活更充实。”门店墙上挂着的油画和水粉画多出自21岁“星青年”彬彬的创作。妈妈方女士介绍,儿子除了绘画还喜欢烘焙,一说要来面包店上班学得很快。不仅如此,他还是全省首家大龄孤独症患者辅助性就业基地里,“星青年”菜鸟驿站的老员工,从事快递员近3年,能熟练掌握快件的登记、入库和配送工作。早上7点,妈妈会陪着彬彬来店里,将进货面包分类上架后开始营业,下午他继续到菜鸟驿站上班,凭自己劳动赚钱,情绪稳定多了。
“能感受到大家对孤独症群体的包容和理解越来越好。”爱心店店长安妮说,自己身边也有孤独症孩子,能理解孤独症家庭的困境。培训期间她和“星青年”及其家长们不断磨合,深切感受到“星青年”点滴的努力和进步。“通过这家店,希望大家能更理解孤独症,帮助孩子们走出去。”
“感觉不错,很好,加油!”记者问小东第一天来面包店上班感觉如何时,他虽只能简单回答,但能感受到他通过努力卖出面包时的自信和开心。
“‘星青年’都很勤劳肯干,希望大家多一些包容。”相关负责人介绍,爱心店试营业期间会先让家长陪同和协助“星青年”,当员工都能熟练上岗后,再让家长逐渐放手。今后爱心店收益将用于员工收入和关爱孤独症群体公益活动,包括进一步孵化延伸拓展孤独症辅助性就业项目,提升“星青年”社交技能同时,帮助他们用劳动收获人生价值,融入社会。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更新时间:2025-05-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