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砸200亿建西湖大学,放话5年超过清华,7年过去却成了这样

放着好好的清华大学副校长不当,却偏偏要另起炉灶创办西湖大学?

斥资300亿,还放话15年内让西湖大学与清华比肩。

七年过去了,西湖大学真的已经步入正轨吗?

要在15年内比肩清华

作为西湖大学校长的施一公,在1989年就获得了清华的学士学位,之后他又到国外读博士,35岁的他就已经获得了普林斯顿大学的终身教授,是该大学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教授。

这可是很多学者一辈子都难以到达的高度,但是就在他学术生涯的巅峰时期,他却选择了回国。

回国之后,他担任了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的副院长,甚至还担任过清华大徐的副校长。

施一公回国之后参与了不少的科研和教育工作,但是他在里面发现了不少问题。

传统教育结构不合理,科研制度又很僵化,还有科研设施不给力,很难在不同领域培养出不同的人才。

但是对比西方学校来说,西方的公办学校非常公平,每人都有可以学习的机会,而私立学校保证的是科研,更专注于将个人的优点放大。

于是,施一公决定成立一所“颠覆传统教育”的大学,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就这样,施一公选择在事业上升期时,联合其余7位知名学者,提交了《关于试点创建新型民办研究性大学的建议》,并在2018年成立西湖大学。

在创建初期,施一公放话称要让西湖大学在5年内比肩清华,15年之内媲美加州理工。

可要想创办一所学校可不是那么容易,为了能将这所学校顺利创办,施一公可真是“跑断了腿”。

西湖大学的建立

毕竟想要建立一所学校,资金是最短缺的。

据估算,西湖大徐的启动资金超过了200亿,到现在累计投入高达460亿。

而且西湖大学还是中国首家完全靠着社会力量发起的研究型高校,所以这笔资金来源就全靠社会捐赠。

但这可并不是一个小数目,但施一公是幸运的。

为了劝捐,他在那些企业家的办公室里激情演讲了将近90分钟。

最后马化腾、马云等人都成了西湖大学的捐赠人,其中马云捐赠的10亿,成为了西湖大学最关键的启动资金。

在解决了资金问题后,接下来就是学校的创建了。

首期的校园占地就达到了1495亩,里面有42个科研教学设施。

从建筑规划,到实验设备,最后再到科研平台都是对标的麻省理工、加州理工这些世界顶尖高校,甚至在一些指标上,都超过了国内传统高校。

整个校园的设计逻辑都是围绕着“服务科研效率”展开,每一处都展现了这所大学对科研的重视。

除了资金和硬件问题,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师资。

在西湖大学已经有265位全球顶尖学术人才加入,其中有247位博士生导师,在这里面有九成是来自海外名校。

西湖大学在创建初期只有19位研究生,在学校内几乎是一对一教学,就连实验室都是为每一位研究生量身定做的。

在培养学生方面,西湖大学的模式更是独特。

学校没有统一班级,实行“一人一策”,还给学生配备“三层导师制”,学术导师、学业导师、职业规划导师全方位指导学生。

课程也是根据学生兴趣设置模块,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科研和学习方向。

大一的时候,学生就能进入实验室接受一线训练。

要是学术能力强,还能本博连读,都不用参加研究生统考。

而且,学校还提供海外交流机会,和加州伯克利、杜克大学等21所国际高校都签署了交换协议。

在2024年,有三位世界级的名校校长加入顾问委员会,同年7月,美国数学会首届会士,14岁考入北大的伸仲伟也是全程加盟。

在住宿条件上,西湖大学同样高于其他学校,一个套间有5个卧室,还有一个客厅和两个卫生间。

在收费上,西湖大学走的是“平民化”路线,学费一年6000元,住宿费1800-2200元一年。

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还有专项补助资助,不让一个学生因为经济问题掉队。

除此之外,西湖大学的招生方面也很独特。

独特的招生方式

其实在西湖大学创办初期是不招收本科生的,一直到了2022年才招收本科生,但也只招了60人。

在这里面甚至还有高二、高三的学生,他们称只要是能满足高中学业水平要求,就能被录取。

这些被录取的学生,被分配到α阿尔法、β贝塔、γ伽马、δ德尔塔四大书院中。

他们被施一公安排一人一个导师,就光这一点就是别的学校比不了的。

施一公称“大学中的大字在于要有大学者,在于要做大学问,在于要成就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

2024年,西湖大学在浙江试点招生90人,在这里面甚至你能看到700分的学霸,还有20多位五大学科竞赛省一等奖以上的学生,里面居然还有3为国赛金牌。

到了2025年,招生范围扩大到河南、广东,河南计划招20人,最低分674分,都快接近清华线了。

西湖大学筛选生源可没有唯一标准,高考高分生和学科竞赛尖子,他们都很看重。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西湖大学已经取得了不少令人瞩目的成果。

从学术科研方面来看,成立才7年,就完成了传统高校20年的学科积累。

2022年登上达摩院青橙奖,还获得阿里巴巴研究院重点资助,在《自然》《细胞》这些顶级期刊上发表了的论文数量,排名全国前十二。

不仅如此,学校还同步推进科技转化,孵化出西湖欧米、西湖智造等企业,估值破亿,还有30余项科研成果进入产业落地流程。

在学校规模和排名方面,全校在读生不足5000人,和清北这些学校比起来,人数少很多。

而且,西湖大学不设管理、经济等“快就业”学科,就聚焦理学、工学、生命科学。

2023年,学校新增医学院,覆盖疫苗、肿瘤等领域,进一步完善学科布局。

到了2025年,西湖大学就进入校友会中国大学排行榜,位列第87位,在浙江排第5。

不过,和有着百年历史、深厚积淀的清华比起来,还是有不小差距。

西湖大学的未来之路

当然,西湖大学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经费保障不太稳定就是个大问题,科研本身就是个“烧钱”的事儿,这种“烧钱模式”存在高风险。

校企孵化目前的盈利还很难覆盖科研成本,而且,作为一所走“少而精”精英模式的大学,如何平衡精英教育和教育公平、科研多样性,也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还有,本科教学质量方面,因为首批本科生2022年才入学,还没有毕业数据来支撑,这也是大家关注的一个点。​

但是作为中国教育的“先行者”,它已经打破了传统模式的壁垒。生源质量、师资水平、科研成果都呈现出上升趋势,且招生范围也有望从试点省份扩大到全国。

施一公用“11岁想每天吃一个苹果,如今种了整片苹果园”来比喻他的教育理想。

虽然短期内,西湖大学很难比肩清华,但从长远来看,在基础研究与核心科技领域,它很有可能开辟出新空间,为中国教育和科研注入新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3

标签:财经   西湖   清华   大学   科研   学校   学生   加州   导师   学科   学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