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7系列发布后,很多网友都认为iPhone 17系列要火,从国内首周的激活量情况来看,iPhone 17系列的确火了,单周激活量来到103万左右。
相比之下,iPhone 16首周9.8万,iPhone 16 Pro首周31.5万,iPhone 16 Pro Max首周28.5万,可以看到iPhone 17系列的三款机型都有提升,中杯和超大杯涨得更猛。
市场销量的火热,也让iPhone 17系列的供应链的话题被关注,苹果最新的187家供应链企业中,有92家来自中国,而且超过八成的核心供应商在中国设厂。
从供应链企业占比来看,中国企业在果链上面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但从具体的拆解情况来看,iPhone 17 Pro系列的核心关键元器件还是几乎全部依赖海外厂商。
苹果A19 Pro属于苹果自研
基带芯片则出自高通
WIFi等无线通信芯片由苹果和博通共同承担
内存芯片由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提供
闪存芯片则是三星、铠侠/西部数据和美光提供
相机COMS传感器由索尼供应
屏幕由三星和LG提供
很显然,高价值环节还是牢牢掌握在欧美日韩等厂商手里。
当然在核心的屏幕上面,京东方也在为苹果提供屏幕,但更多的是用在iPhone 17标准版身上,Pro系列到底有没有用京东方的屏幕还不清楚,而且就算是真的采用了京东方的屏幕,应该也是用在国行版本身上。
剩下的中国供应商更多的集中在边框、玻璃盖板、电池、扬声器等零部件,这些环节虽说不可缺少,但相比前面的那些高价值环节来说,利润显得比较微薄,根据机构的统计,内地果链上市公司中,利润率超过10%的仅有3家,甚至有不少低于3%。
虽说在苹果的全球供应链上面,高利润环节依旧被海外厂商所占据,但中国厂商也不需要妄自菲薄,因为这几年国产手机品牌取得了明显的突破,从而带动国产供应链在核心零部件领域的突破,开始逐步向产业链高价值环节升级。
手机处理器上面,华为和小米的自研处理器都已经商用了。
手机屏幕上面,国产中低端手机的屏幕已经全面国产化,同时高端旗舰手机也已经普遍采用国产屏,三星屏的神话早就已经破灭了。
手机影像CMOS传感器上面,越来越多的国产高端手机开始采用国产传感器,像近期发布的小米17系列主摄都是国产传感器。
国产内存和闪存芯片的应用也越来越广,这些现象都反映了国产供应链在核心元器件上面的突破和进步。
总的来说,iPhone 17系列的供应链依旧体现了全球化的精细分工,虽说海外厂商依旧占据了高价值的环节,但也不能说国产供应链环节就不重要,而且这几年国产供应链也开始在高价值环节显露头角,国产手机核心部件的国产化越来越高,至于苹果更加偏好海外的核心供应链,这既和实力差距有关系,也有苹果主动选择的因素。
更新时间:2025-09-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