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关税大限逼近!特朗普让中国二选一,自己却暴露真实底牌

10月10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布,从11月1日起可能对中国商品在现有关税基础上再加征100%的关税。这意味着美国对华关税总额将飙升至155%,创下历史新高。

这位美国总统在抛出威胁的同时,却频频用"可能"这样的字眼给自己留后路,甚至特意强调中国一直很"尊重"美国。说到底,特朗普嘴上强硬,心里其实慌得很。

今年以来中美之间的关税战持续升级,从2月1日开始,特朗普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到3月3日再加10%,再到4月2日关税总额达到54%。

就在10月10日,特朗普又宣布要在11月1日追加100%关税,还强化了软件出口管制,理由是回应中国此前加强的稀土出口管制。

这一轮关税升级看似来势汹汹,但细看就会发现,特朗普的底气明显不足。他没有把话说死,而是用了"可能"这个词。

这可不是随口一说,而是给自己留下了随时可以调头的空间。

更耐人寻味的是,他在威胁的同时,还特意强调中国一直很"尊重"美国,通过关税向美国"支付"了大笔资金。这话听起来像是在夸中国,实际上是在给自己的涉华言论降温。

事实上从10月中旬开始,特朗普政府就在低调地放松多项关税政策,已经豁免了数十种商品的关税。

美国法院此前作出对特朗普不利的裁决,认定他无权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对多国征收关税,最高法院定于11月初举行听证会。

听证会临近,特朗普政府悄悄豁免了多种商品,摆明了是在为可能的败诉做准备。

再看中美之间的互动,就更能看出特朗普的真实意图。韩国外交部长官10月13日公开证实,中方将访韩出席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韩国庆州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10月15日表示,特朗普将于10月底访问日本,然后参加在韩国举行的APEC会议。

白宫最新宣布,特朗普将在APEC峰会期间与中方举行双边会晤,这是特朗普今年1月重返白宫以来两人的首次面对面会谈。这场会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特朗普自己就展望说,认为中美最终会达成一项"非常强劲"的贸易协议,双方都会为此感到"高兴"。从这番表态可以看出,虽然特朗普给出了"达成协议"或"再战一场"两个选项,但他本人更倾向于前者。

为什么?原因很现实,6月5日,中美两国元首通电话后,中方表示欢迎特朗普访华,特朗普表示诚挚感谢。但这次访华能否成行,取决于中美能否在一些基本问题上达成共识。

特朗普急于访华,一方面是因为美国企业频繁警告稀土断供风险,从F-35战机到特斯拉电动汽车生产线都可能受影响;另一方面,2026年是美国中期选举年,特朗普需要外交成果提振支持率。

在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加征34%关税后,广东一位从事对美贸易的公司负责人表示,面对高额关税,他们已暂停接收美国订单,正在观望后续发展。

这只是中美贸易战影响的一个缩影,高关税带来的不仅是企业成本上升,更是整个供应链的断裂风险。美国自己的通胀也因关税政策居高不下,引发了选民不满。

韩国总统李在明10月27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与美国的关税谈判中,投资方式、投资规模、执行顺序以及如何分担损失和分享红利都仍是谈判中的绊脚石。

连韩国这样的美国盟友都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持保留态度,可见这套做法有多不得人心。

11月1日这个时间节点,对中美关系来说是个关键时刻,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8月底访问美国,与美国财政部、商务部和贸易代表办公室相关官员举行会谈。

双方一直在保持沟通,寻找解决方案。特朗普威胁加征关税,更多是为了在谈判桌上争取更多筹码,而不是真想把事情搞僵。

中美关系走到今天这一步,确实不容易。特朗普在11月1日之前抛出关税威胁,本质上还是想通过施压换取更有利的谈判条件。

但无论如何,贸易战没有赢家,合作才是正道。接下来的APEC峰会,或许能成为中美关系缓和的一个契机。大家拭目以待吧。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8

标签:财经   大限   底牌   关税   中国   真实   美国   中美   韩国   中美关系   峰会   中方   商品   听证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