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补空白!晋中一院携手北大口腔斩获细胞外基质国家专利,山西医疗创新再添新功

近日,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下称“晋中一院”)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联合研发的“细胞外基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正式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核,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这一成果不仅标志着晋中一院在再生医学研究领域跻身国内先进行列,更填补了晋中市在细胞外基质领域国家发明专利的空白,为山西医疗科技成果转化注入新活力。


作为区域医疗龙头,晋中一院近年来始终以“科技创新赋能健康”为目标,紧跟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研攻关与临床需求深度结合。2022年,依托“口腔颌面修复重建与再生厅市共建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医院口腔科开启再生医学领域探索。彼时,省级医学重点学科处于第三个建设周期,实验室主任张学慧、首席专家柳新华带领团队,聚焦“细胞外基质”这一关键方向——该物质被称为“细胞生存微环境支架”,在牙髓修复、骨再生等临床场景中应用价值极高。

“从研究初期就明确瞄准发明专利。”柳新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团队前期调研发现,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难度较低,但科研含金量与转化价值有限;而发明专利需通过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三重严苛审核,突破后能为临床转化奠定坚实基础。2023年,团队确定细胞外基质重塑研究方向,随后展开近一年基础实验攻坚:从细胞提取、基质纯化到功能验证,科研人员反复优化方案,攻克多项技术难题。2024年5月,基础研究阶段顺利收官;同年7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技术支持下,完成发明专利申请书定稿并提交;历经14个月审核,2025年9月12日,这项凝聚两地科研人员心血的技术正式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证书。

据悉,该专利第一发明人为晋中一院科研骨干李亭君,其参与的研发团队围绕细胞外基质技术开展系统研究。从专利技术原理及再生医学领域研究逻辑来看,该技术未来有望在三大临床领域实现应用:其一为牙髓再生,通过优化细胞外基质制备工艺,为牙源干细胞提供适宜生存微环境,或可替代传统根管治疗,保留牙齿原生功能;其二是皮肤瘢痕愈合,借助调控细胞外基质成分,调节细胞因子释放与信号传导,抑制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及胶原蛋白异常沉积,减少瘢痕形成;其三为骨再生,利用细胞外基质为成骨细胞提供生长支撑,刺激细胞增殖分化,为种植牙、骨折修复等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此次专利突破,是晋中一院“医研协同”模式的成功实践,也为山西医疗科技创新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近年来,山西持续推动卫生健康新质生产力发展,鼓励医疗机构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化合作。晋中一院的探索证明,地方医院依托省级重点实验室平台,聚焦临床痛点精准攻关,同样能在高端医疗科技领域实现“从0到1”的突破。随着该专利技术逐步推进临床转化研究,未来有望惠及山西乃至全国患者,为山西医疗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来源:晋中日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30

标签:科技   晋中   基质   山西   国家专利   口腔   北大   细胞   空白   医疗   晋中市   领域   技术   团队   牙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