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创作不易,感谢您的支持
好消息杨迪上央视新闻了,坏消息以反面教材上的。
8月7日,央视新闻用“干吃蒙脱石散的危害”报道出此件事情,例子的当事人就是杨迪。
蒙脱石散作为物理性止泻药,粉末状需要冲水才能服用,而杨迪则是粗心大意的干吃起来。
当日,杨迪在高铁上,由于腹泻为了图省事,拿起了一包蒙脱石散就往嘴里倒。
然后,咽不下去的他便想喝水将药物送进肚子里,结果不仅没有送进去,还导致药物粘在喉咙里出不来。
窒息了3秒!杨迪才把药粉咳了出来,药粉喷的满车厢都是,缓了一会,喝了几口水后,杨迪才有惊无险的度过了这次的危机。
央视新闻用杨迪举例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醒大众们无论吃什么药都要谨遵医嘱。
所有的散剂药物都需要冲水进行服用,禁止干吞,而用药安全的典型案例为什么是杨迪呢?
因为,杨迪作为明星有很大的粉丝群体,有很快的传播能力,让用药安全快速的到达人们的耳朵里。
还有,用明星杨迪做案例,更能有说服力,无论什么样的人都会遭受不安全用药的危害,一旦马虎,后果将不堪设想。
当杨迪知道自己上央视新闻后,还专门的开直播回应,为了就是更好的宣传用药安全。
还让粉丝们一定不要学习他,一定要看过说明书后在进行服药,作为谐星,杨迪用幽默的方式在直播间传播用药安全。
此次,杨迪社死出圈的方式,本质上就是为了用个人的教训来教导我们,杨迪的示范体现了社会价值。
根据调查,仅有38%的成年人会看用药说明书,超过一半的人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进行服药。
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是药三分毒,用药说明书是医生以及研究人员,用血和泪制作出来的最优方案。
单靠自己的经验来吃药是一种错误方式,不要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敬畏说明书,就是敬畏生命。
央视新闻用杨迪的案例,作为戏剧性的开端,最终的目的还是普及用药安全的启蒙。
在如今快节奏的时代,流量明星作为顶流支柱,他们的失误经过正确的引导,将会推动社会的进步。
很多时候,说千百遍,不如有个人做一遍,知道后果以后,什么毛病都能够改掉了。
央视新闻发布干吃蒙脱石散的危害,再到杨迪直播回应,随着时间的发酵,这件事情很快就曝光了出来。
不仅是引起了杨迪粉丝的关注,还引起了无数网友们的关注,对于杨迪干吃蒙脱石散以及用药安全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有的网友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说到:原来肚子疼的真的没注意看到另一面写的冲服,就看到口服差点窒息。
药物的成分含有很多种,因为规定必须都要写出来,药盒子上面只有仔细观看才能看到怎么服用。
这一点,暴露的当前的一个问题,就是药盒设计的问题,现在的药店已经非常普及。
很多时候,大众对药怎么吃已经不在意了,能治好病就行,结果就会导致用药错误。
而散剂药物更是如此,据不完全统计,1000例错误用药里有23%的都是因为干吃药粉有关。
杨迪能够通过自己的方式,让大家谨遵医嘱,相信他肯定是觉得值了。
还有的网友对杨迪这样说到:在上央视爆火和不上央视做普通人之间,选择了上央视当反面教材。
这件事,对于杨迪来说,不仅传播了正能量,还让很多人知道了他,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了,社死没什么好怕的。
甚至还有的网友说到:哈哈,早上起来就看到这个新闻,结果之个患者就是你,笑死我了。
在杨迪直播前,央视新闻是没有点名道姓的,但是杨迪的这个经历已经有很多人知道了。
他在其他的节目上,也主动的说起这件事,没有报道前很多人都不信要亲自的试一试,结果就是“逝一逝”。
报道出来后,很多人都不在尝试了,这也体现出新闻的重要性,明星的传播还是需要正面的引导的。
健康无小事,细节见生死,希望用药安全可以普及,少一些错误用药,生命是自己的,要懂得珍惜。
不知道屏幕前的你对“杨迪以一种新型方式,登上央视新闻”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信息来源:央视新闻官方报道
信息来源:九派新闻官方报道
信息来源:杨迪本人
更新时间:2025-08-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