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真相:面对外国入侵,“怯战”比“骄兵”更容易失败

现在的中国互联网上有一种可怕的现象:一些人盲目吹嘘、夸大日本、美国的实力,散布怯战、畏战思想,反而成了人们眼中的忧国忧民之士,赢得一片点赞。

一些说出当代日本武器大部分无法自产,严重依赖美国,钢产量、海空军实力远不如中国的真相的内容却反被视为盲目自信,备受冷遇。

这种现象的成因是什么?是因为很多中国人只知骄兵必败的道理,却不知怯战畏战更容易失败的道理。这一点,从一系列历史事件都能看出来。

比如,清末庚子年间,清政府战和不定,虽组织武卫军攻打外国使馆区,却又怕打不赢,让荣禄派人偷偷给使馆区的外国人送西瓜,还让武卫军的炮故意打偏。这种操作极大干扰了清军士气,是清军攻不下使馆区的重要原因。

如果清军攻下使馆区,缴了外国使馆区驻军的械,并对外国外交人员妥为保护,然后与列强谈判。一旦如此,外国人必定有所忌惮,或许会为了外交人员和侨民的安全而取消出兵计划。而清军攻不下使馆区的后果,则是让列强更加轻视清军,强化了出兵侵华的决心。由此可见,怯战、畏敌如虎才是导致八国联军大举侵华的根本原因。

又比如,甲午海战,清朝之所以战败,并不仅仅是因为技术落后,也不仅仅是因为黄海大东沟海战的那次失利。事实上,大东沟海战之后,清朝北洋海军主力尚存,虽已损失了5艘军舰,却还有7艘可战。这些军舰虽带伤,但只需紧急维修就能恢复战斗力。如果此时,李鸿章不怯战,不让舰队躲在军港里,而是派7艘主力舰巡海迎敌,另派小型舰艇并调南洋水师北上骚扰日本联合舰队,再用威海卫的要塞火炮配合北洋舰队轰击日本联合舰队。那么,其实胜负犹未可知。毕竟,日本参加甲午海战的主力舰也只有12艘,还被清朝北洋水师击伤了几艘。由此可见,北洋水师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其实也是因为怯战。

再比如,发动九·一八事变其实只是日本关东军的一次私自行动,实际袭击北大营的日军还不到600人。对此事变,日本大本营起初并不知情,甚至事发后,大本营还曾想派特使平息事态。但后来,国民政府和东北军不争气,十分怯战,居然下令不抵抗,这充分鼓舞了日本右翼。于是,大本营放开手脚,转而从国内和当时日本控制的朝鲜半岛调集大军,全力支持扩大战争,于是短短4个多月,东北居然全境沦陷,大批物资、兵工厂、飞机、军舰全部落入日军之手。说到底,这也是当时中国怯战导致的恶果。

总之,当面对外敌入侵时,凡是真为中国好的中国人必须清楚:真正的骄兵是敢于入侵中国的侵略者,如果敌方不自信、不骄傲就不会有侵略中国的勇气了。

当面对骄傲、自信的敌军入侵时,我们就别强调什么“骄兵必败”,反复吹嘘、夸大敌人的实力,并贬低我们中国人自己了。说白了,这是“怂”,这是“怯战”,怯战只会导致我们犹豫不决,丧失作战的先机,导致失败。

面对即将入侵的敌人,正确的做法不应该是强调对方有多强,而是分析敌人哪里弱。然后做足准备,扬己之长,攻敌之短。这才是毛主席说的“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的真正含义。

而那些整天在网上强调敌人有多强,我们有多弱,我们有多差,我们绝不能打仗,只能忍着的人,哪里是在忧国忧民?他们完全是投降主义者,完全类似于汪精卫在抗战时组织的“低调俱乐部”。毕竟,“抗战亡国论”的原创者汪精卫当年也是反复强调中国很差,日本很强,抗战必亡的人,这是他正式踏上汉奸之路前的预演。

而且,如今那些唱衰中国,吹嘘日本的人其实胆量连汪精卫都不如。毕竟,抗战时,日本的综合国力比中国强几十倍甚至上百倍,所以汪精卫才那么悲观。可如今,中国每年的钢产量是日本的10倍以上,海军舰艇总吨位是日本的3倍以上,作战飞机是日本的6倍以上。日本武器严重依赖美国,国产化率极低;中国武器国产化率接近百分之百。此外,中国拥有与美国gps不相上下的北斗卫星网,日本只能依赖美国的gps。

试问,面对今天的日本——这样一个各方面都比中国差很多的“美国跟班”时,中国人有什么理由不自信?在当今这个时代,如果还有中国人再吹嘘日本很强,不可战胜,那么恐怕连已经被钉上历史耻辱柱的汪精卫都要嘲笑这些人比自己还“怂”。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1

标签:历史   真相   外国   日本   中国   使馆区   北洋   美国   东沟   海战   敌人   舰队   水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