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五岁的月光,照在母亲门槛上》
五十五岁的人生,像一册翻到泛黄的书卷,忽然在某页停顿——原来母亲还在扉页上题着诗句。她的白发是昨夜落的雪,皱纹里藏着我们童年的四季。站在这个年纪回望,才读懂"母亲在,人生尚有来处"的深意。
母亲的唠叨是陈年的米酒,初尝嫌涩,再品回甘。她总重复着三十年前的叮咛,仿佛我们永远是需要系紧鞋带的孩子。某天我发现,她絮叨时的眼神像在数算所剩无几的日子,每个字都是撒向时光长河的渔网,想多打捞些与儿女相处的辰光。中年人的耳朵啊,该学会在絮语里听出未说出口的"我怕来不及"。
总以为明天可以陪她看花,却忘了生命是最经不起推敲的账本。老邻居突然送来母亲腌的梅子,说"你妈春天就封了坛"——那时她已悄悄在医院化疗。我们最擅长的,是把母亲的等待熬成余生刺痛的悔。后来才懂,孝顺从来不是盛大的仪式,而是趁她还能尝出甜时,把那颗皱皮橘子剥好递过去。
中年人的孝道要带着自己的体温。不必折断翅膀做二十四孝的楷模,真正的孝顺是让她看见你眼里的光。牵着母亲的手过马路时,你也系紧自己的围巾;听她讲古早往事时,也分享你新得的趣事。最动人的供养,是你在她面前活得生动丰盈,像她当年盼望着的那样。
而今我推开老宅的门,再没有系着围裙的身影从厨房迎出来。只剩藤椅上凹下去的弧度,还保持着母亲最后坐卧的形状。五十五岁才彻悟:有母亲可陪的时光,是命运赊给我们的慈悲贷款,到期归还时连本带利都变成眼泪。
若你的窗前还有母亲张望的身影,请把这三道朴素的规矩刻进心里——耐性听她说话时,光阴会走得慢些;立即去爱的行动,能让遗憾少些;活出令她安心的模样,才是至高的孝道。母爱是不倒的单程列车,别等站台空了才想起,本该多带几程行李。
更新时间:2025-09-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