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点右上方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及时阅读最新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2025年5月,也门局势骤然升温。
曾深陷多年内战、彼此为敌的萨那政府与胡塞武装,罕见地就“封杀美国石油”达成一致,并祭出前所未有的强硬措施。
萨那政府宣布自5月17日起全面禁止美国原油的进出口与转运,违令者将面临军事打击。
胡塞武装也在5月3日作出同等政策。
这一举动不仅揭示出也门局势的深层变化,更在中东战略棋局中掀起新的风暴。
美国在该地区的能源布局和航运安全,正遭遇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
要理解此次也门统一封杀美国石油背后的动因,必须从其长期积累的对美敌意与深层结构矛盾谈起。
也门自2014年陷入内战以来,胡塞武装与萨那政府之间的敌对关系贯穿始终。
胡塞武装自2015年起控制首都萨那,与国际公认的也门政府形成分裂局势。
沙特为首的联军支持也门政府,而胡塞武装则在伊朗支持下反抗西方阵营,这场“代理人战争”最终将也门撕裂成两个世界。
美国虽然没有像沙特那样直接派兵入也门,但自红海局势因加沙冲突加剧以来,美军频频出手,已经成了也门战场上的实质参与者。
自2024年底起,胡塞武装因反对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开始在红海攻击与以色列有关的船只。
而美国则以“保护航运自由”为名,自2025年3月15日起对胡塞武装实施大规模空袭。
根据新华社与央视消息:
自3月中旬以来,美军“哈里·杜鲁门”号航母编队、“卡尔·文森”号航母,以及B-2战略轰炸机被调往红海和印度洋地区,对胡塞武装展开威力威慑。
4月17日晚,美军对也门西部荷台达省的拉斯伊萨港发动空袭,80人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丧命。
仅仅两天后,4月19日,美军又两次空袭也门萨那省。
胡塞武装控制的马西拉电视台对此进行了猛烈谴责,而也门各地民众也在4月18日自发走上街头,抗议美国针对民用设施的袭击。
在萨那南部的“七十广场”,人群高呼“支持加沙”“反对美国侵略”的口号,矛头直指美国。
4月19日,胡塞武装发言人叶海亚·萨雷亚发表声明称,其武装力量在也门萨那省上空击落一架美军MQ-9无人机
4月30日,胡塞武装对以色列军事和关键目标实施打击,并打击美国“卡尔·文森”号航母。
这不是一场象征性对抗,而是一次真正的交火。
而此轮军事摩擦的急剧升级,为也门政府与胡塞武装罕见联手提供了共同敌人:美国。
在美军持续打击与国内动荡的背景下。
2025年5月初,也门两大主要政治与军事实体,胡塞武装和萨那政府出人意料地做出同步动作,对美国石油祭出铁腕政策。
据也门萨那政府宣布:
自5月17日起,他们将全面禁止美国石油经也门附近水域上的任何形式上的进出口、转让与销售。
禁令不仅适用于直接交易,也包括通过第三方的转运行为,即便是在公海进行的“船对船”操作也在禁止之列。
更重要的是,萨那政府明言凡违反该法令的公司,不仅将被列入黑名单,其船只还将被视为合法的军事打击目标。
与此同时,5月3日,胡塞武装控制的“人道主义行动协调中心”也同步发布了内容几乎完全一致的禁令。
扩大打击范围至:红海、曼德海峡、亚丁湾、阿拉伯海乃至印度洋区域。
这意味着,只要船只涉及美国原油,无论航向何处、挂哪国旗帜、处于哪片海域,理论上都可能被胡塞武装视为打击对象。
从2018年以来,胡塞武装对外公开打击目标主要集中在“前往以色列的船只”。
此次却首次明确将“美国原油”列为打击对象,且与萨那政府形成统一立场,这不仅是战术的调整,更是战略信号的升级。
必须指出的是,这一禁令并非突如其来,而是长期敌意与外部因素催化的产物。
自2018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和谈以来,胡塞武装与也门政府在战俘交换、荷台达地区停火等问题上已建立若干机制。
尽管分歧依旧,但互信逐步积累。
此轮对美“石油封杀”,正是这一合作机制的具体体现。
更深层的原因在于,也门背后两个势力的大国支持者:伊朗和沙特。
伊朗长期支持胡塞武装,而沙特则是也门政府的主要后盾。
2023年,在中国斡旋下,伊朗与沙特实现外交和解,也门局势随之降温。
当前胡塞与萨那的协同举动,明显有沙伊和解背景的“外溢效应”。
换言之,也门的“禁油统一战线”不只是内政协商的结果,更是地区地缘格局重构的信号。
2025年5月,也门的禁油行动绝非象征意义的外交口号,它直指美国在中东最为敏感的神经,也就是能源运输与地缘控制。
全球近10%的海运石油贸易要经过这一水域,尤其是从波斯湾出口的石油,绝大多数都需绕过阿拉伯半岛,途经也门控制的水道。
而美国在中东的能源部署高度依赖航道安全。
特别是在当前试图推动所谓“印太战略”的背景下,美国军力正在向西太平洋倾斜,中东的兵力本已吃紧。
此次胡塞武装与萨那政府双双宣布:任何涉及美国石油的船只都不能在其控制区域内航行,否则将成为“合法打击目标”。
这对美国来说,不仅意味着一两个运输通道受阻,更意味着全球能源航运中“美国品牌”本身被军事化标签化。
这在国际市场上的象征性打击巨大。
任何一艘运载美国原油的油轮,如今都可能被投保机构视为高风险资产。
哪怕没有实际被击中,也可能因保险成本飙升、航线改道等问题,造成交易迟缓,价格波动剧烈。
对美国国内能源政策而言,也门禁令与红海冲突叠加,还可能推高国际原油价格,加剧通胀风险。
2022年俄乌冲突引发的能源危机余波未平,一旦红海运输再次中断,美国能源市场将再次遭遇重压。
更重要的是,这一封杀行动暴露出美国在中东“掌控力下滑”的尴尬。
曾几何时,美军一纸命令即可决定波斯湾的稳定。
而如今,却要面对一个连国内都未统一的国家——也门,对其核心能源资产进行挑战。
一旦也门模式被伊朗、叙利亚甚至黎巴嫩真主党等效仿。
那么“联手制裁美国资产”将不再是纸上谈兵,而可能成为一场全面的“地缘金融游击战”。
美国面临的将不仅是一个胡塞武装的问题,而是中东抵抗轴心的新一轮战略整合。
也门的这次“封油”行动,既是对美国空袭的强硬回应,也标志着这个多年战乱之国正走向某种“战略自觉”。
当沙特与伊朗逐渐从对抗走向和解,也门成为试验场,而美国,则成为共同对抗的靶心。
中东的风云,正在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复杂。
也门的这张“石油禁令”牌,也许不是终局,却无疑揭开了下一个剧烈博弈的序幕。
参考文献:
胡塞武装称将打击从美港口以出口等形式通行红海等海域的船只,中国日报网,2025-05-04
也门内部罕见达成一致,对美国石油发起封杀,违令将遭到军事打击,凤凰网,2025-05-06
美军凌晨发动空袭!胡塞武装反击,美国两艘航空母舰遭导弹袭击,美军MQ-9无人机被击落,每日经济新闻,2025年04月19日
故技重施 美军“双航母打击群”在红海区域瞄准了谁,央视新闻,2025-04-17
美伊第二轮谈判前,美国第二艘航母抵达中东,光明网,2025-04-16
中国斡旋促成沙伊复交,中东兴起“和解潮”,新京报,2023-04-07
[视频]也门媒体称也门多地遭美军袭击 胡塞武装称或打击所有运输美原油船只,中央广电总台央视网,2025-05-04
胡塞武装称击落一架美军MQ-9无人机,环球网,2025-04-20
胡塞武装称打击以色列军事目标和美航母,央广网,2025-05-01
也门多地民众大规模集会 抗议美军空袭,央视新闻,2025-04-19
美军一天内对也门发动50余次袭击,胡塞武装称再次击落美军无人机,人民日报,2025-04-20
总台现场直击丨一片狼藉 也门拉斯伊萨港遭美军空袭后完全瘫痪,央视新闻,2025-04-20
更新时间:2025-05-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