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为何不再让人心动?是一个时代在退潮

今天是 11 月 13 日,双十一过去两天。
今年的双十一,我几乎无感——一来是忘了,二来是穷也没想买啥。

说实话,如今在双十一买东西,已经找不到太多理由了。
以前说双十一便宜,现在几乎天天都是“双十一”。错过今天的“大优惠”,没关系,明天可能还有“店庆日”,下个月还有“双十二”,接着是“元旦”“春节特惠”……优惠像空气一样充斥在每个角落。于是,这个原本一年一度的“购物狂欢”,也变得可有可无。


还记得前些年,每到双十一,各大平台都要拼“战报”:
阿里公布交易额,京东、苏宁纷纷跟进,品牌商、代言人齐上阵。
有的手机品牌创造“3分钟销量破3000万”的奇迹;还有手机品牌说他们是3000以上销售第二的产品;也有的产品甚至为双十一专门定制。

那时候,快递小哥是最忙的人,物流仓库灯火通明。
双十一不仅是消费狂欢,更是一场全国范围的压力测试——
电商平台的系统、物流网络、仓储调度,全都在那几天经受考验。
甚至连阿里云,都是在这样的压力中成长起来的。

我也经历过那样的日子。
2018 年,我们团队开发了一款保险产品,,系统上线才半年,硬是凑着双十一上线促销。
那天是周六,我和团队小伙伴,提心吊胆守在办公室,一直到 12 号凌晨。
幸运的是,平台挺住了。那种紧张与成就感,如今回想依然鲜明。

那几年,双十一推动了中国电商生态的整体成熟——
物流更高效了,仓储更智能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也更顺滑。
它确实是一个时代的象征。


但到了 2022 年,阿里不再公布战报,热度也明显下降。
今年,更是许多人像我一样——无感。

为什么?
因为我们已经不再需要双十一了。

拼多多的“百亿补贴”,直播带货的日常低价,
让所谓“全网最低价”失去了意义。
商家再难靠一次促销“翻盘”,消费者也早已失去了新鲜感。
如果每天吸引你“剁手”的产品,那还需要等到 11 月 11 日吗?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
许多曾经热闹的事物都悄然退场——
网吧少了,电话亭消失了。
也许几年后,“双十一”也会成为上古活动,
而我们会笑着回忆,那时的“全民狂欢”。

每个时代的热潮,都诞生于特定的商业背景。
当社会的需求、技术、情绪都在变化,它自然也会衰退。

直播电商的崛起,带来了“兴趣购物”,
我更愿意称之为“情绪购物”——
从搜索购物满足“需要”,到直播购物满足“情绪”,
下一步,也许就是《第五消费时代》中提到的“意义消费”。
这股新潮流正在萌芽,比如“拉布布”这样的品牌,
正在探索“有意义的消费”——那是一种参与、共创、甚至表达态度的购物。


这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宏观上如此,微观上亦然。
我们每个人,都在经历生活方式的更新与认知方式的重组。
熟悉的退场,新生的萌芽;
感伤与期待,交织成我们当下的处境。

或许,再也不会有那种全民性的购物节,
但在某个小圈子里,一群人因为同一个兴趣、一个想法,
一起发起众筹,打造一款独特的产品。
它的意义,不在于销量,而在于参与的人。


人们说消费疲软。
其实不是没有钱花,而是缺少“值得花”的地方。
衣食住行的需求已被充分满足,
而新的需求,还在各个角落萌芽,尚未被看见。

今天我看到一段访谈。主持人问:“AI 的下一步是什么?”
嘉宾答:“不知道。没有人知道。”
他补了一句:“但我很庆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因为没有人知道。”

是啊,正因为未知,才有意义。
双十一我忘了,但我没有忘记,
我正生活在一个“无人知道未来”的时代——
一个既让人迷茫,又充满可能的时代。


“有些节日谢幕,是因为我们成长了;
有些狂欢褪去,是因为我们开始寻找更深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4

标签:科技   时代   意义   阿里   萌芽   产品   战报   销量   情绪   下一步   需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