鄄城历史上的唯一一位科举状元是李迪。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李迪中进士甲科,状元及第。
李迪在年轻时就比较有才。有一次,他带着自己的文章前去拜访著名文学家柳开。柳开看了李迪的文章之后,大为称奇,连连感叹:“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假以时日,你必将成为辅国之干才!”李迪在三十四岁的时候中了状元,之后在亳州和永兴军担任地方官的时候总是能够快刀斩乱麻,树立威信,因此李迪在地方的政绩非常不错,加上状元的光环,很快到中央任职。
李迪虽然有很强的治国才能,但是他为人心直口快。十分得罪人,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真宗进行泰山封禅时,李迪认为封禅没有意义,于是被贬为海州监税。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边帅曹玮疏请求增兵固防,但真宗反认为他害怕,准备派人替换他,将其斩首。李迪力陈曹玮有勇有谋,是忠臣良将,他日定能边关奏捷。真宗方才作罢。宋真宗觉得李迪是个人才,所以在寇准辞相之后打算让李迪任宰相。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像宋真宗一样有包容心的,当时的奸臣丁谓就看李迪得到重用而心生怨恨,于是就暗中陷害李迪,让王仲宣羞辱李迪,王仲宣在马前悬挂一柄宝剑,暗示朝廷随时要斩杀李迪。李迪悲愤交加,以刀刃自刎,后经抢救才幸免。后来丁倒台,李迪并没有清算丁党。
李迪同样也不受到宋仁宗的养母刘太后的喜爱,因为李迪曾经劝谏过宋真宗,刘娥的出身不适合母仪天下。由此李迪和吕夷简爆发党争,李迪在这次斗争中失败,回到了老家。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西夏李元昊攻延州。因为武备松弛,宋军连遭败绩。69岁的李迪请求守边,仁宗赞许他的爱国壮志,却不愿他高龄赴险:“岂宜以烦耆德乎?”后来经不住李迪一再请求,仁宗任命他为知天雄军,镇守宋辽边境。
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李迪以太子太傅致仕归乡。仁宗数次派人前来慰问,并想召他到京师,均被李迪以身体羸弱推辞。庆历七年(公园1049年),李迪病重,临终前感叹:“安得大幄冒天下寒者乎?”说完这句话就溘然长逝。仁宗闻讯,辍朝哀悼,赐谥文定,并亲书其墓碑“遗直之碑”,改李迪所葬邓侯乡为遗直乡。
至于李迪埋葬地有两种说法一种是鄄城青柳堌堆村,一种是鄄城箕山镇观寺王庄的。不过两个地方都不叫邓侯乡,更不叫遗直乡,至于有没有更新的考据结果,请专家指出来吧。
更新时间:2025-08-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