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27日的科大讯飞1024开发者节线上直播中,一款名为“招采首席官”的AI数字员工正式亮相。直播演示中,该产品展现出在招采全流程中的智能化能力,现场实时识破篡改证书,并通过发现两家公司投标文件中的相同错别字,成功锁定围标嫌疑,呈现出AI技术在政企招采领域的应用已进入深水区。
据悉,此次发布的“招采首席官”由讯飞原有的智能评标产品升级而来,其能力范围从此前聚焦的评标环节,新拓展至招标文件智能编制、合规审查及围串标检测等全流程。

招标源头AI把关,合规审查效率提升超90%
直播演示首先展示了产品在招标源头的“智能构建”能力。“招采首席官”能够基于海量规范模板辅助生成招标文件,并立即进行自动化合规审查。系统可精准识别文件中的歧视性、限制性或不合理条款,并直接定位原文、提供法律法规依据,将合规风险管控前置。据直播中透露,在已落地应用中,此项功能的引入使得招标文件合规审查效率提升超过90%。
八大维度洞察,AI成“反围标侦探”
在投标环节,“招采首席官”化身为“风险洞察官”。系统通过企业关联、文本相似性、图片相似性、相同错误、报价规律等八大维度进行深度关联分析,迅速提示两家供应商存在高度关联嫌疑。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AI通过语义理解发现,这两家“独立”公司的投标文件中,竟出现了两处一模一样的冷僻错别字(如将“修理”写成“秀丽”),从而强有力地佐证了其使用同一模板、涉嫌围标的行为。

证书真伪秒级核验,AI直击造假行为
在证书核验环节,“招采首席官”展现了其连接外部数据的能力。当一家供应商提交了一份看似完美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时,系统自动连接权威数据库进行实时核验,瞬间识别出证书有效期已被篡改。该能力解决了传统人工评审中难以逐一核验证书真伪的行业痛点。

标杆应用成效显著,国能项目评审准确率超97%
讯飞企业数字化业务群产品方案部总监苏义桥在直播中透露,该产品的相关技术已在大型央企广泛应用并验证价值。以国家能源集团为例,其智能评标系统已累计运行项目超18万单,评审准确率高达97%以上,年均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这一标杆案例,充分验证了AI在招采这一核心业务场景中的实用性与可靠性。
业内观察指出,此次发布标志着AI在B端核心业务场景的应用,实现了从单一评标环节辅助到覆盖招标文件编制、合规审查、围串标检测、智能评标的全流程智能管理跨越,AI展示的实战能力正系统性地重塑传统招采模式。此举标志着人工智能在企业核心业务链的应用,已迈入体系化、深层次的新阶段。
据悉,在11月2日至6日于合肥奥体中心举办的第八届世界声博会暨2025科大讯飞全球1024开发者节期间,将有7款AI数字员工集中亮相。关于活动的更多详情,可关注“讯飞企业数字化”官方公众号获取。
*文中数据来源于实际应用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更新时间:2025-10-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