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人离世、门店闭店,百元餐饮难了?

西贝被罗永浩连着“追着说”那事儿刚过去八天,云海肴的创始人之一赵晗就在云南突发心梗走了,才40岁,这消息听着就让人心里一沉。我对这俩牌子熟得很,家附近金融街购物中心地下一层,以前一坐扶梯下来,俩店就面对面开着,客单价都差不多,一百块上下。云海肴能稍微便宜点,还专门设了快餐区,可西贝生意明显更好,菜品不辣,还有儿童餐,不少带孩子的家庭都爱去。

不过前段时间我去逛,发现那家云海肴已经闭店了;这几天西贝倒是开着门,但店里客人少了好多,跟以前热闹的样子完全不一样。说实话,本来想这俩都是百元餐饮里的代表,就算有起伏也不至于这么快,但后来发现,它们出事儿前,其实都已经被舆情缠上了。西贝是贾国龙应对的时候没拿捏好分寸,云海肴更糟,新加坡分店给字节新加坡团队供团餐,出了大的食品安全问题,还被人告了,新加坡公司的CEO吕志韬当庭就认了罪。

俩品牌的急转直下

这两件事里,两家公司做得不到位的地方,都是明摆着的,没必要再掰扯。但这俩事儿凑得这么近,我总觉得不是巧合,它们好像都指着一个事儿,那些以前特别受市场和投资人喜欢的百元餐饮连锁品牌,现在集体走到岔路口了。

说起这俩牌子能火起来,其实跟当年的行业风口分不开,那时候中国餐饮刚开始搞品牌化、连锁化,它们赶上了好时候,很快就做大了,成了地方菜系的龙头。那会儿大家都想搞规模化、标准化,还想引进资本,有的想做中国的麦当劳,比如真功夫;有的就想做中餐里的必胜客,必胜客卖欧南菜,云海肴的小锅米线是西南菜,西贝的莜面是西北菜,本质上都是把地方菜做成连锁,逻辑差不多。

它们定价也照着必胜客来,人均一百左右,那时候工薪家庭出去吃饭,这个价位接受度挺高,受众广得很。所以开店也专挑一二线城市的商场,毕竟目标客户都在这儿。为了把规模做大,融资是免不了的,云海肴2012年就拿了A轮融资,西贝更厉害,至少融了4轮,都快到IPO门口了。老实讲,融资这事儿看着是拿钱,可每一笔钱都带着分量,资本方要退出,后期就得搞资本化,这对企业来说其实是不小的压力。

当年咋火的?

要搞规模化,标准化是绕不开的坎,可中餐想标准化太难了,好吃不好吃特别主观,但标准化得是能量化的东西。为了做到这一点,西贝和云海肴都尽量把SKU减得少少的,贾国龙以前老提“一页纸菜单”,就是因为SKU少了,才能逐个去搞标准化研发。

也因为要搞标准化,大概2010年前后,中餐中央厨房开始慢慢起来。但那时候很多餐饮企业规模还不够大,中央厨房得先投一大笔钱,不少人觉得是负担,嘉和一品就把中央厨房的资产卖了。后来经济一直往上走,这些餐饮品牌规模越来越大,中央厨房就成了必须投的项目,大家都觉得这笔钱以后能有超额回报。

可没有永远往上走的周期啊,2020年之后,餐厅老板和食客都明显感觉到变了,老板们说生意差了,食客们也开始捂紧钱包。就说北京,2024年全年餐饮业收入1273.9亿元,比前一年少了些;规模以上的餐饮企业,利润才1.8亿元,利润率低得吓人。赵晗生前发过朋友圈,说真实情况比数据还惨,餐饮行业现在99%都在亏,还调侃自己家利润率也就比大盘高两三倍,算好吗?明眼人都知道,这根本不算好。

现在难在哪儿?

有意思的是,云海肴其实早就搞了中央厨房,2019年跟云南农垦集团签了合作协议,后来在北京丰台还建了个一万平米的加工物流中心,负责食材初加工、肉类熟制和冷链配送。西贝也没落下,2020年在呼和浩特搞了超级中央厨房,还有华北、华东、华南三个中央厨房,半成品供应商也一大堆。

中央厨房的好处挺明显,能保证连锁门店口味一致,还能缩小后厨面积,符合商场不能用明火的规定,店里的“明厨”看着也干净。但坏处也突出,口味就定在一个标准上,不算差,但也绝对说不上好。中国人的味蕾多挑剔啊,花钱吃饭总盼着能有超出预期的味道,可预制菜最多只能做到标准化,没法给惊喜。

时间一长,大家就吃腻了,几年前荣小馆的总经理董年凯就说过,中央厨房对食材伤害大,所以荣小馆坚持现点现做。有人可能会问,荣小馆能做到,西贝和云海肴为啥不行?你去大众点评上看价格就知道了,荣小馆客单价快两百,比西贝贵一半,是云海肴的两倍多。

这就是百元餐饮现在的死结:不现做,客人不满意;提价,客人更不满意。贾国龙最近说要改革,把用预制工艺的门店改成高度现制的,我觉得不太现实。且不说商场环境允不允许,出餐速度能不能跟上,光财务模型就撑不住。现在大家觉得一百块比以前值钱多了,花这笔钱对体验的要求更高,可西贝们搞的标准化体验,根本满足不了这个需求,结果就是门店收入少了,损耗却没降,慢慢就陷入了口碑下滑、关店的循环。

云海肴就是这样,2019年还有150多家店,到2024年还是这么多,2025年反而降到了145家。有人说出海是出路,可看云海肴新加坡的事儿就知道,挑战比好处多。餐饮行业本来是小本生意做起来的,很多公司组织架构、管理经验都不够,去了国外,风土人情不了解,管理半径一拉长,问题全暴露出来了。

说实话,现在看着商场里那些换得飞快的餐饮门店,我总想起以前跟朋友聊的,百元连锁餐饮受时代冲击最大。它们没夫妻老婆店那样的低成本优势,又要满足创始人、投资人对发展的期待,还得跟现实较劲。要是还想上市,就得保持高开店速度和高利润,这就像在风浪大的海里划小船,稍微不注意就被浪卷走了。

希望这些品牌能早点找到破局的办法,毕竟曾经也是陪着不少人吃饭的地方,就这么下去太可惜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4

标签:美食   百元   创始人   餐饮   云海   厨房   中央   必胜客   新加坡   事儿   品牌   中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