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A股市走的比较弱,出现了一轮显著调整。
沪指跌0.94%,深成指跌2.7%,创业板指跌4.55%。
从三大指数来看,市场呈现明显分化,黄白线背离特征突出。
成交量方面,两市成交额约2.52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缩量逾1300亿元,市场交投热度边际降温。
从板块表现看,燃气、煤炭等传统能源类行业逆势走强,而半导体、电池、贵金属等前期强势赛道集体回调,高位成长股普遍承压。
尽管个股涨跌数量基本持平(2800家上涨),但市场情绪明显转向谨慎。
单从表面看,这是一次技术性回撤。
但是仔细分析之后,笔者认为这可能是市场对过去一段时间“市场选择性定价”的一次理性修正。
接下来,笔者将从三个维度,分析梳理一下当前市场的情况,看看接下来这个位置的往下,还是往上?
过去数月,A股走势反复验证一个朴素规律:别在大跌时绝望,也别在大涨时亢奋。
价格终将回归价值中枢,偏离越远,回调越急。
以创业板指为例,整个9月持续震荡上行,不断刷新阶段高点,市场逐渐形成“科技成长主线”的共识。
但持续上涨也带来了技术层面的隐患,指数严重偏离短期均线,乖离率处于历史高位。
当价格脱离基本面支撑过远,市场可能通过一次“再定价”过程来完成筹码交换。
今天的走势,或许这一过程的体现。
类似情形在历史上屡见不鲜。
8月下旬,沪指在两个交易日内从3800点快速冲至3900点附近,随后即进入长达一个月的横盘整理。
市场并未走熊,但急涨后的消化期不可避免。
当前,沪指在突破3900点后出现回调,其支撑位大致位于前期箱体上沿与5日均线交汇区域,技术结构仍属健康。
今天市场出现明显的板块轮动:新能源与半导体等高估值成长方向回调,传统能源与低估值板块相对抗跌。
有观点认为这是“风格切换”的信号,但笔者更倾向于将其解读为阶段性风险再平衡,而非趋势性转向。
驱动这一轮轮动的核心因素,并非基本面突变,而是估值与流动性的双重约束。
一方面,两融的常态化调整对部分高波动个股形成流动性压制。包括部分高估值科技龙头被券商调降两融折算率被大幅下调,虽属风控常规操作,但客观上限制了杠杆资金的进一步介入,加速了短线交易盘的撤离。
目前全市场折算率为0的个股已超千只,主要集中于估值偏高、业绩不确定性强的中小市值品种。
另一方面,近期外部不确定性因素也影响市场情绪,这部分笔者认为不必太担心。
但是结合前期热门板块涨的比较高,而市场反应过度,恰恰说明当前投资者对利好高度敏感,对潜在不确定性则脆弱。
AI科技、半导体与新能源作为最近两年的核心赛道,吸引了大量资金与产业关注。
但随着行业产能释放、竞争加剧,增速边际放缓,市场开始区分“真实成长”与“概念炒作”。
那些具备国产化能力、有订单的、现金流稳定的细分龙头,虽短期承压,但展现出更强的抗跌性。
例如,今日午后光刻机相关概念一度拉升翻红,反映出资金并未完全撤离科技主线,而是在等待估值消化后,重新聚焦于真正具备战略价值的环节。
这标志着市场正在进入“估值分化”的关键阶段。
未来的超额收益,将不再来自行业β,而来自个股α。
整体复盘之后,笔者认为今天的调整是一次健康的市场自我修正。
当前我们真正的挑战,是如何在喧嚣中保持独立思考,在共识中识别潜在风险。
投资的本质,不是预测下一个风口,而是在风起之前,做好准备。在风停之后,依然站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仅供学术研讨。
如果觉得资料有用,希望各位能够多多支持,您一次点赞、一次转发、随手分享,都是笔者坚持的动力~
更新时间:2025-10-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