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的春天已经来啦!有了“原拆原建”,再也不用做“房奴”

老百姓心中永远有一件大事,这件大事就是房子。

买好了房子,感觉一辈子都能轻轻松松了。

可是房子和人一样都会变老的,想想看住了半辈子的老房子,墙皮剥落、水管生锈、楼梯陡峭,连电梯都没有,每天爬上爬下累得气喘吁吁。

有些老房子还是那种筒子楼,厨房和卫生间还是几家共用的,早上排队洗漱像打仗一样。

这样的日子简直受够了,很多人都想着换个房子住。可是手头根本没有那么多资金,再加上这些年中国的房价就像坐上了火箭,飞得特别高。

虽然这几年房价有所滑落,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依然很吃力,想要置换一套房屋谈何容易。

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住得好一些,但是价格可以低一些呢?

有困难就会有解决办法,属于老旧小区的春天终于来了,再也不用做“房奴”。

因为“原拆原建”在全国多地掀起了热潮。

“原拆原建”是什么?

2025年3月,政府住建部出台了新政策,允许符合条件的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进行原址重建,因地制宜探索改造方案。

这样一来那些曾经破旧不堪的老楼摇身一变成了现代化住宅,居民们不仅告别了蜗居生活,而且再也不用为高房价发愁了。

其实“原拆原建”这个词早在几年前就有相关讨论,甚至还有改造成功的。

北京开阳里三区19号楼属于老旧楼房,这里的房子电线老化,下水道老是堵塞。

并且因为是公共的厨房,做饭非常不方便,像煤气罐这种东西非常容易诱发火灾。

这里的房子早就被列为危房了,可直到2020年北京市出台了《关于开展危旧楼房改建试点工作的意见》,才把房屋改造提上了日程。

然后工作人员就开始了长期的走访和劝说,本身这栋楼的住户也有强烈的改造意愿。

2024年改建的方案出来了,这套地块的改造方案是五层楼,地上四层、地下一层,每一户都拥有了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不仅如此居住面积还增加了十几平米。

再来说第二个例子,在广州花都区集群街2号楼,这里的居民更是体验了一把硬核改造。

这本是一片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老房子,早就被鉴定为D级危房,随时有倒塌风险。

D级危房的意思就是说即承重结构承载力已经非常虚弱了,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房屋到处都是险情。

本来这里的人都搬走了,也就几个不怕死的租客来住。不过住不了多久就搬走了,因为房子漏水问题非常严重,这栋楼平时也没住着几户人。

2023年广州花都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开始动工建设,这个项目中就包含了集群街2号楼这个地块。

广州政府打算把这个危房改造作为试点项目来做,政府的意思就是谁受益那谁就来出资,由业主来承担主要改造的款项。

不过说起来容易,明明大家都同意改造,但一说到钱就都犯难了,住在这样的房子本身就不是有钱人。

这时候政府也出了些力,对那些特殊困难的例如特困、低保、低收入家庭给予了一定的补助。

2023年由业主们共同管理的账户建立后,这栋房子就正式开始了改造,到2025年老邻居们都顺利搬进了新家。

改造后的新楼不仅外观现代化,厨房卫生间的面积也都有所增加,房子方方正正,采光也非常好。

因为这里大部分都是老年人住户,还安装了电梯,这下再也不用爬楼爬得气喘吁吁的了。

那为什么“原拆原建”能这么火?首先,它解决了老旧小区最头疼的产权问题。

很多老房子产权复杂,拆迁时容易扯皮,而“原拆原建”不改变土地性质,居民原有的房产证直接更新,省去了繁琐的手续。

而且政府还有适当补贴,居民只需要承担部分费用,就能住上完完全全的新房子。

最重要的是改造后的房子面积普遍增大了,由于居住环境的影响,房子也会增值,其实相当于白捡一笔资产。

除了居民受益,城市也迎来了新生。过去老旧小区就像城市的补丁,影响整体形象,也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

现在通过“原拆原建”,这些补丁变成了亮点

比如广州集群街2号楼改造后是漂亮的米色和砖红色,可以出租出去收租金,只要年轻人一来,老城区就焕发了新活力。

当然任何政策都不是完美的。

有的居民担心施工期间租房不便,大多数是对金额有争议。毕竟老楼里住着的都是退休人员,这些老年人沟通起来也有些不畅。

但总体来看“原拆原建”利大于弊,政府也在不断优化流程。比如“原拆原建”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原住居民需要100%同意,哪怕有一个不同意也不行。

结语:

如今越来越多的老旧小区正在加入“原拆原建”的行列,居民们再也不用羡慕别人的新房,因为他们的老房子正在变成别人羡慕的对象。

一栋栋老楼脱胎换骨,一个个家庭圆了安居梦。这不仅是建筑的更新,更是生活的升级。

正如一位网友的留言:“以前觉得老破小是宿命,现在才知道,只要政策给力,老房子也能迎来第二春!”

如果你家还住在老旧小区,别急着搬家,说不定下一个“原拆原建”的幸运儿就是你。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参考:

羊城晚报2025-01-13 《自掏腰包拆危建新,第一批“吃螃蟹”的广州业主回家了!》

财经杂志2025-04-26《危旧楼原拆原建,能推广到更多老楼吗》

新华社202502-06《北京市石景山54岁老楼启动“原拆原建”》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1

标签:财经   春天   小区   房子   居民   危房   广州   政府   集群   厨房   卫生间   北京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