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澳大利亚必和必拓集团总部的会议室里灯火通明,一份标注“紧急”字样的结算协议最终被高管签下。文件上最醒目的地方,不再是美元符号,而是人民币的“¥”标志。同一天,巴西淡水河谷和澳洲力拓也宣布接受人民币结算。
几乎就在同一时间,印度石油公司也完成了对俄罗斯原油的人民币支付流程。短短三个月里,印度一共用人民币买了三批俄油。这场原本被美元牢牢控制的大宗商品结算体系,正悄悄换道超车。是哪些事件导致了美元的步步退缩?人民币为什么能突然逆势突围?

2024年9月底,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暂停接收所有以美元计价的必和必拓铁矿石。这在铁矿石行业是极少见的强势操作。要知道,中国每年进口的铁矿石占了全球72%的总量,其中60%来自澳大利亚。而必和必拓,是澳洲最大的矿商之一。
这不是冲动的决定,而是一次蓄谋已久的反制。早在8月下旬中澳谈判桌上,必和必拓提出2025年报价上涨15%,还坚持用美元结算,这直接激怒了中方。中国钢企2023年已经因为价格上涨损失了230亿美元,这次再让步,无异于割肉。

中国不说废话,直接出手。暂停接收美元结算铁矿的消息一出,澳洲港口矿石滞销,必和必拓纽曼矿区库存突破3000万吨,12艘货船在港口干等货单,每天仓储费用超过200万美元。眼看局势失控,必和必拓高管飞赴北京,主动提出接受人民币结算,并放弃“全年锁价”的强硬要求。
10月初,协议正式签署。自第四季度起,必和必拓与中国的铁矿石现货交易中,30%的金额改用人民币结算。

与此同时,另一场战火在南亚燃起。10月初,印度石油公司完成第三笔使用人民币结算的俄罗斯原油采购交易。这背后并不是印度主动选择,而是俄罗斯提出的硬性条件:只能用人民币或卢布,美元和迪拉姆都不再接受。
印度本想推动卢比结算,但俄罗斯直接拒绝。卢比难以自由兑换,存入账户也无法流通,俄罗斯几次将印度支付的卢比退回。没办法,印度只能动用人民币储备,完成交易。

这一转变背后是印度对俄罗斯原油的强烈依赖。从2022年初的1%份额,到2025年上升至35%,俄罗斯已成印度最大石油供应国。而这三年里,印度靠着俄油的折扣,节省了126亿美元。
美国当然不会坐视不理。拜登政府多次以关税威胁,要求印度停止俄油交易。但印度的回应非常现实:“除非你能卖我同样便宜的油。”面对能源安全和现实利益,印度选择了人民币。

人民币的突破,并非偶然。2025年上半年,国际清算银行数据显示,人民币全球外汇交易量已达每日8170亿美元,占比8.5%,是全球增速最快的货币。与此同时,美元的全球储备份额跌至57.7%,创30年来新低。
这不是市场短期波动,而是多年来“去美元化”趋势的集中爆发。尤其是2022年俄乌冲突后,美国冻结俄罗斯3000亿美元海外资产,将其踢出SWIFT系统,让许多国家央行感到震惊。

他们开始担心,今天是俄罗斯,明天会不会是自己?美元不再是“安全资产”,而是一个随时可能被冻结的“武器”。于是,全球央行开始调整外储结构,人民币作为新兴货币的吸引力快速上升。
中国并没有高喊口号,而是用一套“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中国是全球第一大贸易国,每年与全球的货物贸易额巨大。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在2025年上半年达到了35万亿元,同比增长14%。

其中,货物贸易用人民币收付金额达6.4万亿元,占本外币收付总额的28%,创下历史新高。这种以贸易为基础的结算方式,让人民币拥有了真实的使用场景,而不是靠金融投机炒作。
比如,印度对华出口农产品达200亿元人民币,这笔收入正好可以拿来支付俄罗斯原油,形成一个闭环。越南、马来西亚的炼油商也开始效仿,单月用人民币采购俄油金额突破50亿元。
2023年,全球铁矿石人民币结算比例仅为5%,到2025年上半年已突破25%,预计2026年将超过40%。这种变化不仅仅是比例数字的变化,而是市场格局的根本颠覆。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对必和必拓的妥协表示“令人失望”,但现实就是:中国是唯一的大买家,没有中国市场,澳洲矿石根本无处可去。而中国也选择了有序推进人民币结算,并不急于求成。
美国的处境变得越来越尴尬。一方面,美国为了减少贸易逆差,开始缩表、加息、减少进口,但这同时也减少了美元的输出。美元霸权的核心,是“石油美元”体系,美国印美元买全球石油,其他国家才有美元用。

如果原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不再用美元结算,美元的需求就会大幅下降。美国想减少逆差,却又不愿放弃货币霸权,这种矛盾让美联储左右为难。
中国则走出了另一条路。并没有盲目追求金融开放,而是通过稳定的贸易顺差和小步快跑的金融制度改革,一步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跨境支付系统逐步优化,金融监管逐步升级,人民币的国际化是建立在真实经济基础上的。不像美元靠金融投机输出,中国靠的是实打实的商品和服务。

这场货币格局的博弈才刚刚开始。从印度“捏着鼻子”用人民币买俄油,到澳洲铁矿巨头“跪着”签人民币协议,世界已经清楚看见:美元的霸权,不再不可动摇。人民币,则在悄无声息中,成了越来越多国家的现实选择。不靠威胁,不靠制裁,只靠一份合同、一船货物、一笔清算。
人民币在石油、铁矿石等关键领域的突破,是中国经济实力、市场体量和国际信任度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场变革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市场自然发展的方向。美国最担心的局面,已经在发生。
信息来源:
[1]“俄石油贸易商已开始要求印度买家:用人民币支付” 观察者网
[2]印最大私营炼油商停购俄石油 环球时报

更新时间:2025-10-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