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脊柱日】挺起健康的脊梁!中医专家教您这样守护“顶梁柱”

#长沙头条##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2025年10月16日是“世界脊柱日”,如何让我们学会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挺直我们的“脊梁”,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骨伤科知名专家苏新平教授团队为您科普脊柱健康。

为什么您的脊柱会“未老先衰”?

脊柱问题本质是“退变”和“劳损”。长期不良姿势(如低头、驼背、跷二郎腿)会让颈腰椎周围的肌肉、韧带处于持续紧张状态,就像一根皮筋一直被拉着,慢慢就会失去弹性。进而导致椎间盘压力不均,加速其脱水、老化、突出,压迫神经,疼痛、麻木、头晕等症状就找上门了。

而中医早有深刻认识。中医将脊柱归属于“筋”“骨”范畴,与“肾”“肝”关系密切。

肾主骨,生髓。肾精充足,才能滋养骨骼,使其坚固强健。若肾精亏虚,骨骼失养,则易疏松、退化。

肝主筋,藏血。肝血充足,筋脉(包括肌肉、韧带)才能得到濡养,柔韧有力。久视、久坐耗伤肝血,会导致筋脉拘急,变得僵硬、容易损伤。

不通则痛。局部气血运行不畅,寒湿邪气乘虚而入,堵塞经络,就会产生酸、麻、胀、痛等各种不适。

(▲AI图)

在湿气较重的地方,若平时又嗜好辛辣肥甘,易内生湿热,再感外湿,湿邪黏滞,困阻腰府,更容易导致腰部沉重、酸困不适。

未病先防:日常生活中的“护脊金匮”

预防远胜于治疗。将养护融入日常,就能防患于未然。

1、正确姿势,减轻负担

坐:遵循“三个90度”原则。腰部与大腿呈90度,后背垫靠枕;大腿与小腿呈90度,双脚踏稳地面;手肘与桌面呈90度,让肩膀自然下垂。

站:双脚与肩同宽,膝盖微屈,收腹挺胸,让耳、肩、髋、膝、踝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睡:选择软硬适中的床垫。仰卧时可在膝盖下垫软枕;侧卧时双腿弯曲,在两膝间夹枕头。

2、古法养生,强健脊柱

“摇头晃脑”健颈操:工作间隙,用头部缓缓做“米”字操,活动颈部。注意速度要慢,幅度由小到大。

“双手攀足”固肾腰:两脚开立,双手举至头顶,掌心向上,充分伸展;随后弯腰,双手触摸脚背或地面。这个动作能拉伸脊柱和腿后侧筋脉,有固肾壮腰之效。

热敷后腰:将粗盐、艾叶等温热之物加热,装入布袋,睡前热敷腰部,能驱散寒湿,温通经络。

3、科学运动,强肌减负

脊柱周围的肌肉就是它的“天然护甲”。推荐游泳、小燕飞、平板支撑等运动,能有效锻炼核心肌群和背肌。

(▲AI图)

即病防变:中西结合,标本兼治

如果已经出现不适,切勿盲目“自治”,应及时就医。

1. 中医外治,妙手通络:医院在传承“张氏正骨”等流派手法的基础上,融合现代医学影像,形成了一套“手法理筋正骨、针灸疏通经络、中药内服外敷”的综合疗法。

2. 手法治疗:通过轻柔精准的推拿、牵引手法,放松紧张肌肉,调整微小错位。

3. 针灸艾灸:针刺风池、颈夹脊、委中等穴位,能迅速疏通经络,缓解疼痛。

4. 中药贴敷:特色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膏药,直达病所。

(▲AI图)

现代医学,精准干预

对于病情较重者,通过X光、MRI等明确诊断,开展超声引导下精准注射治疗、椎间孔镜等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

愈后防复:养成习惯,长治久安

脊柱问题的治疗不是一劳永逸的,防止复发是关键。

1. 遵医嘱,固疗效:治疗后需遵医嘱进行康复锻炼,逐步增强肌肉力量。

2. 改习惯,是根本:将良好姿势和保健习惯真正融入生活。

3. 定期查,早发现:建议久坐人群每年对脊柱进行一次专业检查。

(▲AI图)

专家提醒

苏新平教授提醒,有的患者一腰痛就盲目去按摩店“踩背”“掰腰”,这是非常危险的!一定要先排除椎间盘突出、椎体滑脱等问题。科学诊断是有效治疗的第一步。如有任何脊柱不适,请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骨伤三科(关节外科) 张道伟 杜健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9

标签:养生   顶梁柱   脊梁   脊柱   中医   专家   健康   世界   湖南省   经络   筋脉   肌肉   不适   医院   中西医结合   腰部   精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