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山东省中华文化研究会理事韩建平于近日向济南警察博物馆捐赠了《济南被日军掳掠劳工信息资料汇编》。博物馆相关负责人接受捐赠,并向韩建平颁发捐赠证书,以表彰他为保存历史记忆、传承民族精神所做的贡献。
此次捐赠的《济南被日军掳掠劳工信息资料汇编》,是韩建平历经30余年心血整理的重要史料。汇编系统收录了济南地区被日军强掳至日本做苦役的劳工名录、口述实录、历史文献及维权历程,共分为六个部分:劳工回忆与履历收录张鹏飞、杨秀芝等幸存劳工的亲身经历,详细记录了他们在日本北海道煤矿、福冈县铁矿等场所遭受的非人待遇——每日超16小时的苦役、饥饿与毒打、疾病与死亡,字字泣血,还原了“人间地狱”的真实图景;劳工名单与登记表梳理出济南及周边地区9177名被掳劳工的姓名、籍贯、被掳时间、劳动地点等关键信息,其中仅济南市就有35名劳工信息被精准考证;索赔过程与媒体报道完整呈现了从2000年山东被掳劳工联谊会成立到2020年三菱公司部分赔偿等维权历程,以及各类媒体对劳工遭遇的追踪报道,展现了受害者及其后人讨回公道的坚韧抗争。
作为被掳劳工后代,韩建平自1994年起便踏上寻访、维权之路:骑着自行车走遍山东城乡,累计行程近万公里,搜集到近百名劳工及其亲属的线索;自费整理史料、协助幸存者对日诉讼,即便面对资金短缺、家人不解,仍坚守“为父辈讨公道、为历史留见证”的信念。“劳工们回国时大多伤痕累累,许多人至死未能等来一句道歉!”韩建平在捐赠现场含泪回忆。2014年抗战纪念馆公布《强掳中国赴日劳工名录》后,他更以争分夺秒的紧迫感,在平阴、章丘等地寻访最后几位年逾九旬的幸存者。他的努力,让更多像父亲韩瑞华(1943年被掳至北海道煤矿)一样的劳工故事被看见、被铭记。
作为山东省中华文化研究会理事,韩建平始终以传承红色文化、守护历史记忆为己任。其捐赠行动正是省文研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生动践行。未来,山东省中华文化研究会将持续聚焦主责主业,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民族精神代代相传,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书写更多不负历史、不负未来的答卷!
记者:王铮 编辑:韩璐莹 校对:杨荷放
更新时间:2025-08-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