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散步和不动弹的人,谁更长寿?医生:两者或相差18年心肺功能

福利礼包赠送中】每天将在收藏、点赞并评论留言的读者中抽出幸运中奖者,欢迎大家参与活动!

吃完饭,你是习惯出门溜达一会儿,还是直接往沙发上一躺?这两种选择带来的差别,可远不止是胃里舒不舒服这么简单。

有研究就指出,长期来看,这两种习惯的人,在寿命和心肺健康上,差距可能大得超乎你想象,甚至有人说能达到十八年!

最近国外有项研究挺有意思的,他们发现,每天只要抽出15分钟快走一下,就能把死亡风险降低差不多五分之一,特别是心脏病相关的死亡风险,下降得更明显。

你看,哪怕只是很短时间的有强度活动,对延长寿命的帮助也是实实在在的。

其实更早之前就有研究汇总表明,经常活动身体的人,平均能多活好几年。

更具体点说,有数据发现,那些从几乎不活动(每天动不到50分钟)转变到每天能活动160分钟左右的人,早死的风险能降低一大截,相当于多赚了五年以上的生命。

这些数字都在告诉我们:动起来,生命线就能拉长,尤其是吃完饭后那段时间,可别偷懒。

至于说心肺功能能差出十八年,虽然这不是某一项研究给出的精确数字,但综合快走能显著提升心血管健康、延长寿命十年甚至更多的证据来看,这个幅度也不算太夸张。

心肺功能的巨大差异,确实很可能反映出实际寿命长短的不同。

这里要提醒一下,“饭后散步”可不是指慢悠悠地晃荡。

散步和真正起到锻炼效果的快走,关键区别在于心跳有没有加速——只有当心率提上来,达到一定的强度,才算得上是有效锻炼。

而且最好呢,是吃完饭等上三四十分钟,让胃里稍微消化一下再出门。

如果能坚持在固定的时间段运动,比如每天都饭后走一走,对心肺功能的改善效果会更好。

研究发现,即使是76岁以上的老人家,如果能坚持按时锻炼,心肺功能和走路效率都能大幅提升,身体就像保养得当的发动机,运转得更久更好。

哪怕只是每分钟多走那么十几步,坚持走上二三十分钟,也能明显感觉耐力变好,人更精神,对抗衰老也有帮助。

你看,饭后动一动,哪怕只是快走一小会儿,长期坚持下来,比起吃完饭就躺着不动,好处可太多了——寿命可能更长,心脏血管也更稳当。

坚持“每天快走15分钟”这个简单习惯,再加上长期规律地做,并且有意识地走快一点点,日积月累下来,心肺状态可能真能比不爱动的人年轻上十几岁。

所以说,从吃完饭就躺着,到养成饭后快走习惯的人,未来在寿命长短、心肺功能好坏上,拉开十几年的差距,是完全有可能的。

说到底,健康长寿的秘诀,有时候并不需要多么高深的运动项目。

简单点,就是“起身、快走、坚持、常做”。

就这么一个习惯,就能大大提升你的生活品质,让活力保持得更长久。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邵双霞.散步疗愈身心的良药[J].健康博览,2025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6

标签:养生   长寿   饭后   医生   功能   寿命   习惯   健康   风险   长短   会儿   强度   差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