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开幕式暨主论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开幕。当天下午,海洋城市市长对话会举办,青岛西海岸新区工委副书记、区长,“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王清源从区域发展基础、五大核心发展方向及合作愿景等方面,介绍了西海岸新区海洋经济发展成果与规划,为全球海洋合作贡献“西海岸方案”。
王清源介绍,作为国务院批复设立的第九个国家级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肩负着“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打造海洋强国战略支点”的使命。新区陆域面积212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500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309公里,268.8万奋斗者平均年龄仅36.3岁,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
自设立以来,新区海洋经济发展成效显著,地区生产总值从2013年的2121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5261.3亿元,位列全国19个国家级新区第三位;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2%,总量占青岛的40.6%、山东的11.8%、中国的2%,已成为推动区域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
为持续夯实海洋经济发展根基,青岛西海岸新区围绕创新、产业、开放、生态、服务五大维度,打造全方位发展体系,为全球海洋合作提供坚实支撑。
以创新为引擎:集聚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等12家国字号涉海科研院所,落地海洋生态系统智能模拟等科研设施,发布海洋大模型、海洋早期预警通用系统等前沿成果;推动中国海洋大学等12所涉海高校深度融合发展,汇聚27名上海合作组织院士、8.3万海洋人才,为海洋新质生产力培育注入创新动力。
以产业为龙骨:构建“1+3+1”现代产业体系,建成中国首个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开创全球温暖海域养殖三文鱼先例;海琴湾船舶海工基地集聚100多家企业,建成全球最大海洋基因库、最大海藻酸钠生产基地,抗肿瘤新药B7136进入II期临床;化工、新材料、智能家电等产业产值破千亿,全力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
以开放为罗盘:作为“一带一路”海陆交汇点、新发展格局双节点,拥有青岛自贸片区等高能级平台;青岛港通达全球700多个港口,建有世界最大矿石原油码头、全球首个“5G+智慧”生态码头;承办海洋合作发展论坛、首届海洋城市大会,落地全国唯一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引入8个国际机构,成为践行海洋命运共同体的“东方窗口”。
以生态为船锚:坐拥金沙滩、灵山岛、唐岛湾等优质生态资源,获批中国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中欧环境与气候合作示范区;全国首个复产海岛灵山岛生态产品总值达6亿元,“碧海含金·蓝碳有价”案例入选联合国海洋十年案例,为海洋生态保护提供“西海岸经验”。
以服务为甲板:创新陆海统筹发展机制,推动“海洋委+科技委”一体运行、陆海空间“一张图”管理;拥有“影视之都、音乐之岛、啤酒之城、会展之滨”四张国际名片,建成全国首个机电领域国家级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营商环境评价获全国优秀等次,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优质发展环境。
记者:李焜染 摄影:李焜染 编辑:刘丹 校对:杨荷放
更新时间:2025-09-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