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到家20

这个夏天,饮品界最“绿”的明星是谁?非羽衣甘蓝莫属!从网红博主的花式晒图,到奶茶店、果汁铺的力推,打着“超级食物”“刮油排毒”旗号的羽衣甘蓝果蔬汁火速出圈,成了不少白领和健身达人的“健康水杯新宠”。

这抹清新的绿色,看着就健康!但喝下去,真的像广告说的那么神奇吗?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体重管理门诊主任陆曼来给大家“扒一扒”这波风潮背后的真相。

“超级蔬菜”本尊,确实有两把刷子!

图源:图虫创意

“羽衣甘蓝本身嘛,营养确实很能打!”陆曼首先给它点了赞。

维生素&抗氧化“大户”:富含维生素A、C、K,还有叶黄素、玉米黄质这些“抗氧化小能手”,对眼睛好、能对抗身体里的“自由基捣蛋鬼”,帮细胞延缓衰老。

膳食纤维“扛把子”:每100克就有约4.1克膳食纤维,妥妥的肠道“清道夫”,能帮你顺畅排便,肠道健康有保障。

矿物质“加油站”:钙、镁、钾含量不错,对强健骨骼、稳住血压都有好处。

蔬菜变“饮料”?小心暗藏“甜蜜炸弹”!

但是,当羽衣甘蓝被榨成汁、装进杯子,为了掩盖它天生的“青草味”甚至涩味,让它更好入口,商家们通常会使出“杀手锏”——狂加糖! 或者混进苹果汁、梨汁这些本身就很甜的水果汁。

羽衣甘蓝苹果汁。图源:图虫创意

检测数据让人惊掉下巴:一杯外面卖的羽衣甘蓝饮品,含糖量普遍在12-40克之间!这轻轻松松就爆表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的每日添加糖上限(25克)!

陆医生提醒:长期这么喝“糖水”,身体可能要遭殃:

体重悄悄涨:热量爆表,胖了都不知道怎么胖的!

血糖坐过山车:血糖“噌”地上去,胰岛素忙得团团转,长此以往,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噌噌涨。

肝脏很受伤:果糖太多?小心脂肪肝找上门!

牙齿遭了殃:糖分可是口腔细菌的“狂欢大餐”,吃完产生的酸分分钟腐蚀你的牙釉质,蛀牙没商量。

脑子也变慢:高糖饮食和记性变差、脑子变慢甚至像阿尔茨海默病这类神经退行疾病风险增加都有关联。

身体闹“炎症”:糖太多容易让身体“发炎”,免疫系统也跟着乱套。

痛风风险增加:果糖代谢还可能影响尿酸排出,高尿酸、痛风性关节炎的风险也会提高。

“刮油排毒”?别交“智商税”!

面对饮品广告中高频出现的“纤体”“排毒”标签,陆曼直言需理性看待。“人体本身就拥有强大的‘排毒系统’——肝脏、肾脏、肺和肠道高效协同,完全能处理日常代谢废物。”她表示,所谓靠特定饮品“排毒”缺乏严谨科学依据,更多是营销噱头。

羽衣甘蓝饮料。图源:图虫创意

健康享用指南:美味安全两不误!

真爱羽衣甘蓝那个味儿?陆曼教你几招,避开陷阱,喝得健康:

DIY低糖版最靠谱!

自制低糖饮品:将羽衣甘蓝洗净焯水后,与苹果、黄瓜、柠檬等食材一起放入榨汁机,加入适量饮用水榨汁,最后根据个人口味加入少许蜂蜜调味。

喝or吃要适量!

适量饮用:建议每日羽衣甘蓝的摄入量不超过50-100克生重。过量食用可能会增加草酸钙结石的风险,尤其是对于肾结石高风险人群。

避免长期单一摄入:长期单一食用羽衣甘蓝可能导致营养失衡,建议与其他蔬菜(如菠菜、西兰花)轮换,并搭配优质蛋白(如鸡胸肉、豆腐)和全谷物,保证营养全面。

会“煮”更健康!

焯水处理:羽衣甘蓝中的草酸和硫代葡萄糖苷可能对甲状腺功能和肾脏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建议在食用前用沸水焯几分钟,以减少这些成分。

多样化烹饪:除了榨汁,还可以尝试将羽衣甘蓝制成沙拉、烤脆片或清炒食用,这样可以更好地保留其营养成分。

羽衣甘蓝沙拉。图源:图虫创意

特别提醒

甲状腺功能异常者:羽衣甘蓝含有硫代葡萄糖苷,可能抑制碘吸收,干扰甲状腺激素合成,因此甲状腺功能异常者应避免长期或大量食用。

正在服用抗凝药物的人群:羽衣甘蓝富含维生素K,可能影响抗凝药物的效果,这类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食用。

羽衣甘蓝本身是好东西

但千万别让它在加工过程中“变了味”

擦亮双眼,理性选择

才能让这抹“绿”真正为健康加分

而不是变成一杯甜蜜的负担!

文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黎嘉雯、杨权邦、实习生林家楠

部分图片源自第三方,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0

标签:美食   名医   到家   甘蓝   羽衣   健康   饮品   创意   风险   肠道   膳食   糖苷   身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