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再对华出手!330亿芯片收购案遇危机,中国震撼发声

前言:

10月刚过半,中国半导体行业就炸出个大新闻。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这家三年研发投入涨了150%、手握近千项新增专利的全球功率芯片龙头,突然被荷兰政府按下“暂停键”。

资产、知识产权、人员调动全被冻结,连公司实控人的职务都被临时罢免。

这不是简单的企业纠纷,背后牵扯的是330亿跨境并购的家底,是中国半导体企业出海的缩影,更藏着全球产业链博弈的暗涌。

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看看这场风波到底是怎么回事,又会影响到谁。

巨大变动

事情要从9月底说起。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在9月30日,给安世半导体下了一道部长令。

这道令不简单,直接要求安世全球30多个分支机构,不管是子公司、分公司还是办事处,都不能动自己的资产、知识产权,连人员调整都不行,而且这限制一管就是一年。

紧接着更棘手的事来了。10月1日,安世半导体的三个外籍高管。

首席法务官、首席财务官和首席运营官,一起向荷兰当地的企业法庭提了申请,要求对公司展开调查并采取临时措施。

更意外的是,法庭连庭审都没开,当天就批了他们的请求:暂停闻泰科技实控人张学政在安世的两个董事职务,甚至把安世母公司裕成控股(闻泰旗下香港公司)持有的股份,除了一股之外,全交给第三方托管。

到了10月7日,法庭的正式裁决下来,不仅维持了之前暂停职务的决定,还额外派了一个独立的外籍人士当安世的非执行董事,这人手里还握着“决定性投票权”。

这意味着什么?闻泰科技虽然还能拿到安世的利润分红,但公司怎么管、决策怎么定,已经说了不算了。

安世现在的日子也不好过。虽然日常生产还在继续,但决策链条变长了,资源调配也没以前灵活。

比如以前要上新项目、调整生产线,公司内部很快能定下来,现在可能要经过第三方托管人和外籍董事的层层审批,效率肯定受影响。

330亿并购的“含金量”

可能有人会问,荷兰政府和当地法庭这么大动干戈,安世半导体到底有多大分量?先看它的行业地位。

安世是全球顶尖的分立与功率芯片IDM厂商,简单说就是从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全链条都做,而且在汽车半导体领域是绝对的龙头之一。

现在汽车上用的很多芯片,尤其是成熟制程的,都离不开安世的产品,像新能源汽车的电控系统、工业领域的变频器,背后都有它的身影。

再看闻泰科技当初收购的魄力。2018年,闻泰花了超过330亿元把安世收下来,这在当时是中国半导体行业最大的一笔跨境并购。

这笔钱花得值不值?看数据就知道。2024年,安世给闻泰贡献了147.15亿元的营收,毛利率高达37.52%,净利润22.97亿元;到了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涨了11.23%,净利润更是涨了17.05%,势头一直很稳。

而且安世在欧洲当地也算是“好企业”。在荷兰、德国、英国都有研发和制造中心,雇了几千个当地人;近五年给荷兰交了1.3亿欧元的企业所得税,不管是就业还是税收,都帮了当地不少忙。

荷兰方面给出的理由是“国家安全”,但这个理由站不站得住脚,看看各方的反应就知道。

首先是闻泰科技的态度,直接用了“莫须有”三个字。

闻泰说,自从收购安世以来,一直严格遵守各国法律,运营透明得很,荷兰拿“国家安全”当借口,根本没有事实依据,本质上是地缘政治偏见下的过度干预。

而且闻泰还点出一个关键细节:那几个外籍高管的诉求,和荷兰政府的指令几乎是“同步”的,说白了就是借政治压力抢公司控制权。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也站出来发声,明确反对这种做法。

协会说,滥用“国家安全”概念,对中国企业海外分支机构搞选择性、歧视性限制,会破坏全球半导体生态的开放和协同。

要知道,全球半导体产业链是环环相扣的,安世作为重要的芯片供应商,一旦运营出问题,下游的汽车、工业企业都可能受影响,最后损害的是整个产业链的利益。

发展前景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不是闻泰第一次遇到类似问题。2024年,闻泰因为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不得不把产品集成业务卖给立讯精密,专心做半导体。

现在刚聚焦主业没多久,又在荷兰遭遇“冻结”,中国企业出海的难度可见一斑。面对这场风波,闻泰科技也没坐以待毙,现在已经有了几手应对措施。

一方面,先稳住基本盘。和供应商、客户保持密切沟通,尽量保证生产不中断、销售渠道不乱,员工队伍也得稳住,毕竟只要日常运营能维持,后续才有谈判的底气。

另一方面,积极找法律途径解决,已经和国际律师事务所团队对接,准备通过法律手段维权;同时也在和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对接,争取支持。

不过,这场风波的影响可能还会持续。现在谁也说不准荷兰政府会不会撤销指令,法庭的裁决后续会不会有变化,这些都需要时间观察。

但可以肯定的是,闻泰会全力争取拿回控制权,毕竟安世是它半导体业务的核心,也是330亿真金白银砸出来的资产。

从整个行业来看,这件事也给中国半导体企业提了个醒:出海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尤其是在当前的地缘政治环境下,中国企业要想在海外立足,不仅要做好技术和产品,还要提前应对可能出现的政策风险,比如加强合规管理、建立更完善的风险应对机制。

同时,这也更凸显了国内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可控的重要性。只有自己的“底气”足够足,才能在国际博弈中更有话语权。

结语:

现在,安世半导体的股权还在第三方托管中,闻泰的法律维权也刚起步,这场风波后续会如何发展,我们会持续关注。

但无论结果如何,这件事都让我们看到,中国半导体企业在走向全球的过程中,既要面对技术上的挑战,也要应对复杂的外部环境,每一步都需要更加谨慎,也需要更多的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9

标签:财经   荷兰   中国   出手   芯片   危机   半导体   全球   法庭   产业链   外籍   企业   风波   中国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