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5
编辑|小娄
流量爱情剧和历史真实剧你会如何选择呢?
近日,于和伟等老戏骨主演的历史改编剧《沉默的荣耀》刚刚播完。
不到24小时,央视新闻就两次点名于和伟。
这点名并非是批评,而是官方在释放三大信号,内娱的风向正在信号中悄然改变!

于和伟是东北人,出生在辽宁,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也是母亲在45岁老蚌生珠得到的宝贝。
那个年代的家庭孩子都很多,作为家中的老八,他从小就在哥哥姐姐们的宠爱下长大。
在这样一个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是能够明确自己的爱好的,自小他就知道,文艺将会是自己的终极梦想。

初中毕业后,他进入了中专音乐班,经过三年学习考入了抚顺话剧团。
在这条路上,他不仅有梦想,还有家人的支持。
在大姐的支持下,他在20岁初期考入了上海戏剧学院。
独立生活对于一个在家庭中被保护的很好的孩子来说是有些难的。

入学第一天,他的行李就丢失不见了,但是好在有好心的老乡的帮助。
在他们的帮助下,于和伟拥有了一段开心的时光,那种思乡的情绪也在良好的学习生活下慢慢改变。
直到此时,他的梦想正式起航。
不仅在同学中非常受欢迎,大三时还在老师的推荐下主演了话剧。

这样的经历可不是谁都有的。
毕业后,他被分配进入了南京军区政治部的话剧团,成为了一名文艺工作者。
只是人生哪里会是一帆风顺的呢。
由于外表算不上出众,他的事业并没有那么如意,接到的角色经常都是跑龙套,最低谷之时哪怕是演员也只能赚200。

但是那时的他已经有家庭了,这样的收入如何能够养活家庭呢?
好在妻子非常理解支持他,这才有了今天的于和伟。
12年的龙套生涯,他经历了大宅门、历史的天空、搭错车等多部剧集中的小角色。
随着时间的增长,渐渐地他也积累了一些名气,真正的爆发,则是在39岁这年。

他的角色被观众记住,甚至就连曾经饰演的角色都成为了二创的热门选择。
角色被认可后,他多部作品都得到了金鸡飞天等奖项的提名,但也只是提名而已。
就连他自己都调侃自己,已经习惯在台下鼓掌了。
此后,他又经历了数十年的时光,直到21年之时才凭借《觉醒年代》之中的陈独秀一角拿下白玉兰奖。

至此,他已经50了,三十年的奋斗生涯终于得到一个好的结果。
至此,他不在是只有演技的龙套和演员,而是实力派影帝了。
自从成为影帝之后,他的资源得到了稳步上升。

例如《刺杀小说家》、《悬崖之上》等等,其中最有含金量的,势必是刚播完的《沉默的荣耀》了。
这部剧是央视推出的台湾光复80周年的作品,其中的角色更是直接采用了历史原型。
能够当选这样一部作品的主角,于和伟的地位已经非常直观地表现出来了。

就在这时,央视下场点名于和伟,两次点名已经展现出了内娱转变的风向标。
首要风向就是正剧加实力派的组合。
近年的内娱年轻一代的电视剧已经陷入了一个“工业糖精”的死循环。
什么是工业糖精呢,就是一些没有情绪点,只是为了感动观众而感动的生硬内容。

更有意思的是,这些电视剧大多数都是古装偶像剧,内容重复且死板的同时,就连主角们也是来回换。
用粉丝们的话来说就是内娱95后小花小生们的“换乘恋爱”。
不仅是剧集内容,这些流量剧的宣传手段也非常的统一,提前发布花絮预热、平台播放热度时时更新、艺人相互包场等等。

但是一个真正的爆款剧从来都不用宣传,优秀的剧情演绎才是一部剧成为爆款的真正原因。
譬如《人民的名义》、《狂飙》包括《沉默的荣耀》,这三部爆款剧都是没有什么宣传,都是凭借剧本身的质量出圈的。
就拿《沉默的荣耀》而言,剧情播完之后,不仅人们看到了先辈们为了挽回台湾做出的努力,也记住了不少台词金句。

譬如剧中的那一句“若一去不回,就一去不回”。
不过十个字,就将吴石将军的风骨展现在在了观众面前,让所有人都感受到了在那个年代吴将军做出那个决定的决心。
无论是市场的反应、观众的重视还是央视的力推,种种迹象表明现在的娱乐圈已经不能再是流量的天下了。

好剧本和好演技,才是爆款长虹的唯一途径。
由此便引申出了第二个重要信号,对于演员而言,社会价值应该大于流量热度。
流量这种东西就像是龙卷风,带着强大的能量,同时来得快去的也快。
因此不少公司或者制作方为了能够抓住流量不断跟风,一味的根据热搜次数、粉丝体量以及微博数据来判断。

虽然这样能够直观的系统的数据化,但是电视剧是一种生活艺术,并不应该完全用数据进行评判。
然而,正是因为陷入了流量数据化的怪圈当中,不少人认为只要有流量什么都可以,选择黑红的道路。

没有什么作品或者实力,全凭借造势或者人设在娱乐圈行走看,抢C位的事情也经常发生。
但是比起那些虚无的名头和番位,真正能够让演员艺人在娱乐圈站稳脚跟的只有作品。
文艺工作者的本质,不就是向人们输出优秀的文艺作品吗。
只是很多人都被娱乐圈表面的光鲜亮丽和声色犬马所迷惑,忘记了本应该是文艺工作者的圈子应该是什么样的。

有人曾经询问过于和伟,是如何看待自己50岁才真正取得成功这件事的。
对此,他说:“你在这个国家,这个土地上,身为公众人物必须要思考与什么样的贡献才是最重要的。”
没错,身为拥有大量关注度的明星,身为共有一定号召力能够影响普罗大众的明星,更加关注自身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才是最重要的。

正是因为于和伟有着前几十年打拼的经历,不断积累沉淀,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才能够在今天得到央视如此重视。
两度关注,不仅是央视对他的认可,也是国家对台湾当归的态度所在。
因此,我们也能发现隐藏其中的第三个信号,那就是数据没有办法完全作为衡量作品的标准。

无论是“投资几亿的大制作”又或者是“预约量突破记录”的数据具象化,背后隐藏的其实都是剧集质量优秀的核心。
在量化剧集表现的同时,娱乐圈的工作人员也被这种量化的数据困住。
一旦从数据出发,那么一个作品是很难得到观众的认可的。

回看于和伟的奋斗之路,从龙套的低谷走到被官方认可的今天,正是娱乐圈风向转变的表现。
当初没有关注,正是因为古偶盛行,可是随着古偶剧情套路化,观众已经提高了审美,转向对优秀剧情的热爱。

只有真正打动人心的作品才能够为观众所喜爱。
在两次认可过后,央视对于和伟的认可再添“新绩”。
针对即将25年中国广播电视精品之夜的在召开,央视再度点名于和伟。

这一举动再一次确认了娱乐圈风向的改变,想必不久之后,观众就能够看到越来越多优秀的作品了。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
【1】《于和伟:从无人问津到万众瞩目,他的逆袭之路》
【2】《从穷小子到“叔圈顶流”,于和伟的翻身仗,靠的不是演技,是爱情》
更新时间:2025-11-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