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5句狠话:听懂少走10年弯路,句句扎心却实用!


明朝洪武年间,神机军师刘伯温在街头买柑橘。

果实外表饱满圆润,谁知一剥开,里面竟腐败如棉絮,一股霉烟直冲口鼻!刘伯温当场怒斥商贩欺诈。

谁知那卖柑者从容一笑:“当朝武将不懂兵法却封侯拜将,文官不知民生却高坐庙堂,谁不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一句话怼得开国谋士哑口无言,回家含泪写下《卖柑者言》。

这位算尽天机的智者,留给后世的五句逆耳忠言,字字如刀,剖开人性弱点——


01 智者防危,愚者畏祸

“愚人畏病而常病,智士防危而不危”

刘伯温辅佐朱元璋时,曾在龙湾之战前力排众议。当众人陶醉于暂时胜利时,他却连夜加固城防、转移粮草。果不其然,陈友谅大军卷土重来,因早有防备,明军免于覆灭。

现实中多少人像他讽刺的愚者?看到体检报告异常才恐慌减肥,公司裁员才开始学技能。真正的智慧是在晴天修屋顶——疫情前囤口罩的人,经济下行前存钱的人,都在践行刘伯温的“防危”哲学。

02 得意失察,终酿大祸

“失意之事,恒生于其所得意”

1363年安丰救援战,朱元璋因私欲执意出兵。刘伯温拉住马辔疾呼:“陈友谅虎视眈眈,此时分兵必遭偷袭!”但朱元璋得意于仁义之名,结果老巢应天府险些被端

这像不像现代版人生翻车现场?创业融到巨资就挥霍扩张,考试名列前茅就沉迷游戏。刘伯温早看透人性:人在得意时最容易蒙眼狂奔,等摔进坑里才惊觉,那坑竟是自己亲手挖的!

03 谦进之道,存亡之界

“能盈而不能谦者,虽成必隳;知进而不知止者,虽得必失”

胡惟庸的结局成了此话最佳注脚。当上宰相后,他自比萧何,收受贿赂、结党营私,甚至敢给刘伯温送毒药。最终被朱元璋以谋逆罪处死,牵连数万人。

反观刘伯温,封伯爵后立即请辞归隐。朱元璋假意挽留:“先生乃吾之子房啊!”他却答:“臣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深知月满则亏,盛极必衰,退得干脆利落。

04 时机未至,静待风起

“时未至而为之,谓之躁;时至而不为之,谓之陋”

刘伯温23岁中进士,却在元朝当了十年芝麻官。眼看贪官横行,他愤然辞官隐居。有人讥笑他懦弱,他却说:“虎之跃也,必伏乃厉”。直到朱元璋三顾茅庐,才如猛虎出山。

当今社会充斥着急功近利:大学生贷款整容求网红路,创业者伪造数据骗融资。而真正的高手都如卧虎蓄力:任正非43岁创办华为,莫言57岁获诺奖。时机不到?那就默默磨刀!

05 专注精进,当机立断

“多能者鲜精,多虑者鲜决”

朱元璋曾问刘伯温:“杨宪、汪广洋、胡惟庸谁可为相?”刘伯温犀利点评:杨宪无容人之量,汪广洋比褊浅,胡惟庸是会撞翻车的劣马。三言两语切中要害,正是“精与决”的完美示范。

反观多少聪明人败于此?报十门网课无一学完,创业项目三月一换。刘伯温早就警告:学海无涯,贪多嚼不烂;机遇稍纵即逝,犹豫反受其乱!


尾声

1375年,刘伯温病重卧床。当朱元璋派胡惟庸送来“补药”时,他仰天大笑:“吾到无人到!”饮下毒药前对儿子说:“明亡于阉党”。后来东厂西厂祸乱朝纲,崇祯吊死煤山,竟应此言!

这位看透世事的智者,自己却难逃悲剧。两个儿子相继被害:长子被逼投井,次子因对朱棣直言“殿下逃不得一篡字”而狱中自尽。留下忠言济世,竟护不住至亲血脉

刘伯温在《郁离子》中道破天机:“直言人皆知其为忠,而不能卒不厌;谀言人皆知其为邪,而不能卒不惑”。人性自古如此——明知忠言如药苦口利于病,却总被甜言蜜语灌得迷失方向。

今日世人读刘伯温,与其求神机妙算,不如记住这五把刺破幻象的匕首。当你在得意时、急躁时、贪婪时、犹豫时,它们会如晨钟暮鼓:

真正的智慧,是认清世界的“败絮其中”后,依然能用“金玉其言”照亮前路。


哪一句古人智慧曾让你醍醐灌顶?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顿悟时刻!
编辑 蛀书虫 图片来源网络 侵权必删


神机妙算刘伯温 ¥39.8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5

标签:历史   弯路   忠言   得意   智者   神机妙算   翻车   人性   智慧   天机   崇祯   毒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