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今年第18号超强台风“桦加沙”以16级风力和特大暴雨强度登陆华南沿海,成为近十年来影响最广的台风之一。
“桦加沙”过后,屡受超强台风威胁的珠海,经受住了哪些考验,又积累了哪些经验?南方+记者从珠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获悉,“五停”措施解除后,珠海全市房屋市政工程项目实施复工备案管理,切实做到复工安全100%达标。
中建三局集团(珠海)有限公司第一时间调动专业设备奔赴抢险现场。 通讯员 供图
珠海,面朝大海,绵延漫长的海岸线为台风肆意登陆和对流雨形成提供了天然的温床。建筑工地,成为台风防范的重点区域。
自进入台风季节以来,珠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始终将防风工作作为日常监管重中之重,常态化开展防风措施检查和应急演练。
“桦加沙”登陆前2天珠海市住建局紧急召开应急抢险工作会议,部署工地围挡拆除及塔吊防风能力提升工作。
变被动处置为提前预判、闭环管控,就能把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全市住建系统闻“风”而动,迅速开展在建工地等重点区域隐患排查,严格执行“三个联系”责任对接和临灾转移“四个一”机制,切实做到应转尽转、应转早转。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带队,对可能影响居民安全的塔吊进行现场复核,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加固、降节、拆除、松开制动器及疏散人员等针对性措施。
越是关键时刻,物资保障和应急救援力量尤显重要。珠海市住建局提前统筹调度11支共266人的应急抢险队伍,以及198台挖掘机、装载机、汽车吊等大型设备随时待命,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
台风过境期间,应急力量24小时不间断轮值作战。珠海全市住建系统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保障指挥体系畅通、信息报送及时,确保一旦发生险情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置。
历经“天鸽”等超强台风的考验,这些年来,珠海住建系统防风经验在一次次台风洗礼中不断积累。
随着“五停”措施解除,全市住建系统风雨同舟,为恢复城市秩序和复工复产而行动。
中建三局集团(珠海)有限公司在完成自身项目排险后,第一时间派出百余名抢险队员,调动泥头车、吊车、铲车等专业设备20余台,奔赴珠海多个社区街区,开展清淤、通路、清障工作,全力协助城市恢复运行。在珠海高新区,面对被海水冲击损坏的护栏,从24日傍晚至26日深夜,抢险队连续奋战两天两夜,高效完成300米冲孔板围栏安装,在浪涛汹涌的海岸线筑起一道安全屏障。
建星集团迅速成立党员先锋队,以实际行动彰显企业担当与力量。 通讯员 供图
珠海市建筑业协会迅速组织了一支由13名成员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全力投入到台风过后的环境整治工作中,他们手持清扫工具,重点对社区楼栋间的杂物淤泥、废弃花盆、盆内积水等进行全面清理,为居民营造了安全、整洁的出行环境。
台风过境后,建星集团在珠海的多个施工现场出现不同程度的受损,一支由技术、质量、安全、施工等多部门组成的检查工作小组火速组建,对项目现场开展拉网式安全大检查,有力保障分批有序恢复施工生产,将台风造成的工期影响降到最低。
风雨同舟,众志成城,珠海全市住建系统团结一心、迎难而上。
为科学、安全复工复产,珠海市住建局印发《关于做好台风“桦加沙”过后全市房屋市政工程领域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开展隐患排査、实施复工备案管理、强化复工监督检查,对大型公共建设项目、保障性住房项目及可能影响周边居民的房建项目进行复工检查,严防基坑垮塌、边坡崩塌等次生灾害发生。
风雨之后亦是大考。台风过境后,珠海市住建局组织召开防御台风“桦加沙”专家复盘会,系统总结实战经验,重点聚焦塔吊防台风安全,加快编制《珠海市建筑起重机械防御台风安全技术指引》,进一步提升行业防灾减灾能力。
南方+记者 林郁鸿
【作者】 林郁鸿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更新时间:2025-10-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