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爷隔三差五就要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问诊,这两年头发慢慢变稀了,心里总不是滋味。他常感叹,“年轻时一头乌黑头发,如今不见踪影,是不是身体在走下坡?”有些老朋友还说,谁头发浓密、黑亮谁命长。可真有这回事?很多中年人也跟大爷一样,担心掉发、白发是不是寿命的“晴雨表”。其实,头发的确能反映一些健康信息,但它和寿命之间到底有没有直接联系?医生就给出了解释。
确实,头发不仅仅影响外貌,还是身体健康的风向标。街头常能见到,精气神好的老人头发稠密有光泽,活动起来比年轻人还利索。难怪有人总把头发“状态”跟寿命联系在一起。那,到底寿命较长的人,头发会有什么样的特征?如果头发变稀、发黄、脱落多,是否意味着健康亮起了红灯?往下看,也许你和身边人的健康疑惑,就能得到点儿答案。
医生讲过,头发其实和全身健康息息相关。头发生长、颜色、密度、光泽这些外在表现,背后牵扯着身体多个系统的运行状况。
头发的生长速度,在正常情况下,每月大概能长1~1.5厘米。如果营养摄入充足、生活作息规律,头发会比较密、黑、亮。头发突然变黄、干枯、分叉,或是掉发增多,可能说明肝肾功能有所下降,也可能和激素水平、微量元素缺乏有关。不少慢性病、免疫异常也会通过头发表现出来。
医学研究发现,像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慢性肾病等,都可能导致头发无光、易断、稀疏。还有压力大、长期失眠、精神状况差,也易出现脱发、早白的情况。头发健康,不只是关乎外貌,更是身体内部运转是否顺畅的信号。有医生说过,如果中老年人的头发依旧浓密、乌亮、柔顺,说明其身体内分泌系统、营养吸收、代谢功能相对较好,生活习惯稳健。
头发好不代表全无隐患,但医学上确实发现,寿命较长的人,头发有一些共同特点。可以留意以下这四点:
发色较黑或灰而不过早变白
年龄在50岁后,头发仍偏黑或者只是略有灰白,其实很大程度提示身体内分泌、黑色素细胞、营养状态都较好。据流行病学数据,黑色素稳定分泌与代谢指数、肝肾功能维持有密切联系。过早白发,常被认为和遗传、精神压力、营养不良有关。
密度适中,不容易稀疏脱落
每人每天正常掉发在50~100根,如果远超这个数,或者出现局部明显稀疏、脱发斑,通常要警惕激素水平或微量元素缺乏。医生提醒,寿命长的人,头皮区毛囊功能活跃,供血充足,所以发量不易骤减。
头发有光泽、柔顺、不干枯
头发的油脂分泌大多依赖内分泌系统,如果头发干枯、分叉、没光泽,往往说明体内油脂合成紊乱。有数据显示,患有脂溢性皮炎、慢性病的老人,头发黯淡无光的概率升高约21.3%。头发柔顺光泽,是人体新陈代谢能力和营养供给的外显。
生长速度稳定,没有突然缓慢或停止
医学界普遍认为,每月头发生长低于1厘米属于异常。生长缓慢多跟蛋白质、铁、锌、维生素D等营养摄入不足有关,也可能伴随慢性消耗性疾病。寿命长的人,一般头发生长稳定,不易受急性疾病或压力影响。
但要注意,头发好只是身体健康的表象之一,有的人年轻时头发好,晚年因基础病也会发生变化。头发健康固然重要,更关键的是整体体检和生活状态。
许多人苦恼于白发、脱发,其实改善头发有不少实用办法,而这些方法,对延缓衰老、提升”体内健康指数”同样管用。可以试试下面几招:
规律饮食,补充优质蛋白、铁和微量元素
头发成分主要是角蛋白,是蛋白质的一种。要多吃一些瘦肉、蛋奶、豆类、海鲜等高蛋白食物,并注意不用过度节食。现代营养学数据显示,铁和锌的缺乏是脱发比例上升的主因之一,适量补充有益。
保持生活规律,减少熬夜和压力
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内分泌易紊乱,直接影响毛囊活性。睡眠充足、早睡早起、适度运动,能让生长激素正常分泌,促进头发更新。
科学护理头发,避免过度烫染
频繁染发、烫发、暴晒头发,会损伤发干和毛囊。梳发时用木梳,适当按摩头皮,既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也能帮头发补充养分。
按医生建议监测身体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干预
如出现脱发、发色改变、头皮不适等情况,要及时就诊查明原因。有时补充维生素、调整激素水平,比频繁用护发素更有效。
这些做法并不能保证“长寿”,但能让头发和身体都更健康。保持积极心态,改善膳食,注重规律作息,坚信身体机能会有好的回馈。许多案例表明,很多九旬老人不仅头发稠密,生活也独立自理,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他们的健康习惯。
健康其实藏在每一天里,许多小事日积月累,就能改变我们衰老的进程。不论头发怎样,都别忽略身体发出的信号。建议有足够的耐心,发现头发异常,及时去医院咨询,别轻信偏方。
每个人情况不同,头发只是健康的“冰山一角”。具体健康状况和寿命,仍需结合体检报告、医生专业评估。光靠观察头发,无法完全推算身体内部复杂的变化,但它确实值得我们用心关注和呵护。
今天开始,养好头发也是养好身体的一部分。不妨试试从饮食、作息、护理等方面做小调整,养成更健康的生活方式。身体每一处的变化,都是向健康成长递进的脚步。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1.《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2.《头发健康与营养状态关系综述》
3.《中华皮肤科杂志》2022年第55期:头发与内分泌疾病的联系
4.《临床老年医学》2023年第2期:老年人头发变化与慢病关联
5.《健康中国行动之慢性病防控专家共识》
6.《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皮肤科发质与寿命关系总结》
更新时间:2025-09-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