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晚上点开美股期货行情,一眼就看到道指期货涨了大概 0.2%,标普期货多涨了点到 0.3%,纳指 100 期货也跟涨 0.2%。
这波上涨不是没原因的,接下来几天有一大堆知名企业要发盈利报告,还有关键的通胀数据要公布。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这波股指期货走高背后,美股到底靠啥撑着,之前又经历了哪些动荡,接下来要盯着哪些关键点。
最近美股能稳住,甚至期货先涨,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得算一个直接原因。
之前听说他已经免了数十种产品的互惠关税,还打算再免几百种,核心逻辑就是美国不用自己生产的那些商品,关税降点能减轻不少压力。
这次免关税的产品还挺实在,像家具、电子元件,还有些铝制的工业配件,全是美国中小企业和消费者离不开的进口货。
你想啊,中小企业本来成本就高,这些东西关税一降,他们进货便宜了,利润空间就能稍微大点儿。
市场对这事儿反应也快,政策一出来,标普 500 里的消费 discretionary 板块(就是大家平时买家具、家电的那些企业股票)盘前就涨了,这说明资金确实认这个利好。
除了关税,第三季度财报开局也给了市场信心。
看 FactSet 的数据,标普 500 成分股公司今年盈利比去年同期预计能涨 8.4%,但他们家高级分析师约翰・巴特斯说,这数可能连续第四个季度超过 13%。
本来想只看大盘的预期,后来发现科技行业的表现更亮眼,像半导体企业,盈利增速都到 15.2% 了,比大盘均值高不少。
这其实也正常,之前 AI 产业链投了那么多钱,现在慢慢开始兑现收益了,财报一好,投资者信心就上来了,标普 500 上周后半段从低点反弹了 2.1%,就是最好的证明。
还有个支撑因素是美联储的降息预期,当时联邦基金利率一直维持在 5.25% 到 5.5% 之间,不算低。
投资者都盼着 10 月底开会能降 25 个基点,期货市场里觉得会降的概率都到 72% 了。
降息对成长股挺友好的,像科技股、新能源股,估值能修复不少,这也间接拉了股指期货一把。
不过我倒觉得,这预期能不能兑现还得看后续通胀数据,要是通胀下不来,降息可能就悬了。
虽然现在期货涨了,但上周美股可是经历了一波“过山车”。
最先出问题的是中美关系,北方信托的凯蒂・尼克松就说,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尤其是中美之间,这对双方经济都有风险,必须得找个能接受的妥协方案。
搞不清为啥当时偏偏在半导体上较劲,美国还打算扩大对华芯片设备的出口管制,结果标普 500 的半导体板块周四一天就跌了 3.5%。
外资也慌了,周三到周四净卖出了 42 亿美元,这波抛售直接把大盘给砸下去了。
这种地缘风险最磨人,你不知道啥时候会出新政,资金只能先撤出来避险。
紧接着又出了银行风波,Zions 和 Western Alliance 两家地区银行披露了不良贷款的问题。
后来才知道,他们的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商业地产,占了总不良贷款的 68%。
现在办公楼空置率那么高,租户还不上钱,银行的坏账自然就多了。
消息一出来,两家银行股价周四分别暴跌 12.3% 和 9.8%,连带着其他金融巨头和地区银行的股票也跟着跌。
还好周五美联储放了话,说会给中小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这才稳住了军心,银行股当天反弹了 5.1%,大盘也跟着回暖。
除了这些,市场情绪还能从 VIX 指数上看出来。
芝加哥期权交易所的标普 500 波动率指数,周五早上一度飙到 28 以上,这说明当时市场恐慌情绪到了顶点。
但后来随着股市反弹,又掉回 21 以下,回到了近半年的均值区间。
这波动跟坐过山车似的,其实就是投资者从恐慌到平复的过程,不过也能看出来,现在市场情绪特别敏感,一点风吹草动就容易有大反应。
现在还有个绕不开的问题,就是美国政府关门已经第四周了。
这事说到底还是两党在联邦医疗补贴上谈不拢,结果导致约 80 万联邦雇员被迫无薪休假。
尼克松就说,投资者现在都有点困惑,很多经济学家担心,长期关门会影响季度 GDP 增长。
我觉得这影响肯定有,每多关一周,GDP 可能就少增长 0.15 个百分点,要是关到 10 月底,累计下来就得少 0.6 个百分点。
不过多数人也说,这只是暂时的放缓,等政府开门了,可能会有一段追赶期。
但问题是,谁也不知道两党啥时候能谈拢,这种不确定性对市场也不是好事。
这周还有两件大事要盯着,一个是关键企业的财报,一个是 9 月的 CPI 数据。
先说财报,Netflix、可口可乐、特斯拉、英特尔这些大公司都要发。
本来想看看特斯拉的交付量能不能好点,后来发现预计会同比降 5%,主要是工厂在升级。
Netflix 倒还行,预计流媒体订阅量能新增 850 万,比上季度的 590 万多不少。
英特尔那边,预计芯片业务营收环比能涨 8%,说是因为 PC 需求回暖了。
再说说 CPI 数据,市场预计 9 月 CPI 同比涨 3.6%,核心 CPI(剔除食品和能源)涨 4.1%,还是高于美联储 2% 的目标。
本来政府关门就导致很多数据延迟发布,交易员对这个 CPI 报告格外关注。
很显然,要是 CPI 超预期涨得更多,之前的降息预期可能就会降温,成长股估计又得受影响;但要是财报普遍超预期,说不定能抵消通胀的担忧,给大盘再添点力。
最后再聊聊标普 500 的盈利结构,别看整体预计涨 8.4%,但行业之间差得有点多。
能源板块因为油价上涨,预计盈利能涨 22%,但公用事业板块因为利率压力,可能会降 3%。
高盛还发了报告,说虽然短期有政府关门和通胀的扰动,但企业盈利的韧性还在,标普 500 年底目标维持在 4600 点,当时点位才 4350 点,这中间还有不少空间。
不过我倒觉得,现在市场的分歧就在“盈利韧性能不能持续” 上,要是这周龙头公司的财报能证明盈利质量不错,比如毛利率提升了,那多头信心肯定更足;
但要是 CPI 和财报都不如预期,估计又得迎来新一轮调整。
总的来说,现在美股就是处在一个“平衡态”,一边有关税松绑、财报开局好、降息预期这些支撑,另一边又有中美关系、银行信贷风险、政府关门这些隐患。
上周的先跌后涨,已经把市场对利好和利空的敏感反应体现得淋漓尽致了。
这周的财报和 CPI 数据,怕是要成为“破局关键”。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与其盯着大盘整体波动,不如多看看那些盈利高增的行业,比如能源、科技细分领域,同时也得留意地缘政治和银行信贷的风险,别盲目跟风。
长期来看,企业盈利韧性还是支撑美股的核心逻辑,短期的波动说不定还能给理性布局提供机会。
但前提是得搞清楚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别因为短期的涨跌乱了阵脚,这才是更重要的。
更新时间:2025-10-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