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付一夫
今日A股三大指数低开低走。截至收盘,上证指数跌0.97%,深证成指跌1.93%,创业板指跌2.82%,北证50跌1.01%,市场成交额1.98万亿元,较上日缩量853亿元,超3300只个股飘绿。板块题材上,海南、福建板块表现全天强势、流感等医药股涨幅靠前,燃气、光伏设备板块走高;存储芯片板块回调,CPO、食品饮料等板块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今天上证指数曾再度创下新高的4034点,然而随后便一路掉头向下,临近尾盘甚至出现了放量加速下跌,最终收于3990点,并且多数热门板块都迎来了巨震,相信不少投资者的体感并不理想。
为什么市场冲高回落呢?在我看来,主要原因在于外围的扰动。
一方面,美联储官员再度“放鹰”,例如,今年FOMC会议票委、圣路易斯联储主席穆萨莱姆表示,鉴于通胀率高于目标水平,联储官员应谨慎行事;明年票委、克利夫兰联储主席哈玛克表示,美联储应维持利率不变,以继续抑制通胀;明年票委、明尼阿波利斯联储主席卡什卡利表示,他不支持上月末降息,尚未决定12月是否降息,将根据经济数据决定。一系列表态严重冲击了海外资本市场,致使外围全线下跌,而A股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另一方面,近期日本首相的不当言论持续发酵,我国官方予以强硬回应,而中日关系的前景也随之增加了些许不确定性,局势的紧张也促使一些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落袋为安,无形之中加剧了A股的卖压,市场回调也就在所难免。
除此之外,大盘在技术面上也存在回调的需求。
以上证指数为例。回顾本轮牛市行情,可以看到大盘整体上都是沿着周线级别的MA5稳步上移,倘若偏离得远了就会有回踩的要求,这也符合均线的一般特征。而经历了近两周的上涨后,目前大盘偏离周线级别的MA5已经较远,意味着短期获利盘较大,部分资金客观上需要获利了结,如此也就会引发股价向着周线级别的MA5回归。

那么,后续行情又该如何演绎呢?
当前,三大指数依然处在上涨趋势中,并未出现破位迹象,不过市场近期成交量只能勉强维持在2万亿元左右,与此前八九月份2.5万亿元的常态化水平有明显缩减,反映出市场资金交易热情有所下降。而此前领涨市场的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题材持续回调,反倒是周期股、“老登股”们表现更好,主要原因在于部分机构的落袋与调仓,这也意味着市场风格切换已经在进行时,投资者短期不宜再痴迷于高位科技股,而是应当顺势而为,跟上市场的节奏进行仓位的重新布局。
就下周来看,随着周线级别MA5的上移,预计上证指数会在回踩到3970附近将有望得到支撑,下跌空间已经不大,随后有望迎来反弹行情,但反弹后大概率依旧会维持震荡上行的慢牛节奏。
这与此前几个月的市场表现也有类似之处:按照经验,大盘每次在整数关口附近都会震荡一段时间,待换手充分后再进行突破。比如8月底以来,大盘在3800~3900点区间震荡了近2个月才向上挑战4000点。而此次面对4000点这一历史级别的整数关口,短期内就能立即“踩稳”的可能性确实不高,反复拉锯震荡可能仍是下一阶段的主旋律。
不过从中长期来看,支撑本轮牛市的诸多逻辑并未改变,并且我国科技与军事实力的飞速提升有目共睹,在大国博弈过程中的自信和底气也越来越足,同时国内提振经济发展、促进产业升级的政策力度有增无减,这些都将成为推动资本市场稳步向上的关键力量。故而综合来看,A股短期震荡调整并不会改变中长期牛市的格局,后续待时机成熟且调整充分后,市场还是会向着下一个新高发起进攻。
配置策略上,目前市场成交量整体萎缩,操作难度加大,风险偏好低的投资者可以适当控制仓位。同时,在接下来的行情当中,我们建议投资者采用“均衡配置、攻守兼备”的思路来进行布局,既要规避前期高估值成长股的回调风险,又要把握价值板块的修复机会。
具体来看,大科技方向当中的CPO、PCB、存储芯片等热门板块,因前期累计涨幅过大且获利盘过多而步入调整阶段,建议暂时回避,不过中长期依然看好科技的绝对主线地位,但短期仍未调整到位,不要轻易抄底。
位置相对较低的周期股与“老登股”更值得投资者关注——前者主要涉及有色、化工等板块,后者则涵盖低估值、高股息以及核心资产等等,包括大消费龙头、公共事业、银行等等。感兴趣的投资者不妨从中挖掘优质品种,下周逢低买入,或许能有不错的收获。
更新时间:2025-11-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