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双全军覆没原因曝光,王励勤遇难题,国乒没启用他们是无奈之举

2025年多哈世乒赛,国乒男双可谓是“史诗级”的惨败,两对男双组合,林高远和林诗栋、梁靖崑和黄友政,都纷纷的出局,并且两队都输给了中国台北组合林昀儒和高承睿。

这可是几十年来男双第一次没有闯进决赛,创下了中国乒乓球历史上最差的战绩。

那么问题究竟在哪里?国乒这样的安排有什么无奈的地方?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内

组合机制存在漏洞

中国男双这次的输球,说实话一点都不冤,不是临场发挥失常,也不是对手超水平发挥,而是我们自己的搭档体系和磨合机制,早就埋下了祸根,你可以说这是迟早要出事的局,碰巧赶上了世乒赛这样的大场面,问题彻底爆发了。

先说林高远和林诗栋这一对,两人搭档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从2023年开始就陆陆续续有过几次合作,但真正参加的国际正式比赛其实屈指可数,尤其是这种世界级别的硬仗,他们俩几乎没怎么经历过,要知道双打跟单打完全是两种逻辑。

单打是个人强弱之间的博弈,双打则是协作位置节奏默契的综合体现,你个人技术再好,和队友步调不一致配合不到位,一上场就跟两个频道似的,那就等着被人爆锤,比赛中就能看得出来,林高远在场上指挥调度不够,林诗栋年轻又经验不足,两人交流少节奏乱

打强队时,稍一犹豫就被抓反手封线路,比分一下子就拉开了,输球过程可以说是一点点被对手拆解的毫无招架之力,再说梁靖崑和黄友政,他们压根就是临时搭档,连战术演练都没磨合几次

这种搭法就像是临时拼的乐队去上央视春晚,你指望他们配合天衣无缝?梁靖崑有经验技术稳定,可是黄友政还没摸清国际赛场的节奏,在高压下心理难免紧张,关键球容易手软,你看他在对阵林昀儒和高承睿那场,几个关键分的回球选择都有点儿犹豫,最终被对方一波带走。

反观对手,人家早在2023年就已经固定搭档,连续打了十几场国际比赛,配合默契到什么程度?一个眼神一个跑位,就知道彼此在干什么,他们打得不是技术是默契,这恰恰是我们现在最缺的。

这场失利其实把一个问题暴露得很彻底,我们过去太依赖高手硬凑的方式打男双了,总觉得两位单打高手一配,对方就扛不住,可现在世界乒坛变化太快了,双打对抗越来越细腻,越来越讲究团队感。

王楚钦的缺位是战术安排,但代价太大

这次世乒赛前,很多人就疑惑,为什么王楚钦没打男双?明明他才是目前国乒最顶级的双打选手之一,别说林高远和林诗栋,就是让王楚钦和任何人搭,可能都比现在的组合更靠谱,这个问题背后其实是国乒教练组在战略安排上的一次赌博

要知道王楚钦现在是三线全能的代表人物,单打有冲金实力,混双是搭档孙颖莎的夺金大热门,男双配合谁都能出成绩,这次多哈世乒赛国乒教练组在战略层面做出了一个决定:为保单打和混双的金牌,牺牲男双阵容。

这个决定不难理解,单打历来是奥运会和世乒赛的重中之重,而混双自从成为奥运项目后地位也水涨船高,王楚钦和孙颖莎组合在各大比赛中已经被视为金牌收割机,只要不出大意外,混双基本稳了。

如果让王楚钦三线作战,体能肯定是个大问题,一旦身体扛不住,别说男双,单打和混双都可能出问题,所以在战略层面上,教练组选择保大放小,牺牲掉男双的稳定性,用梁靖崑带新人黄友政,再让林高远搭档林诗栋,试图打出新老结合的惊喜。

但问题是这种临时组合根本经不起实战考验,你把王楚钦拿掉了男双,结果整条男双线一下子变得没有主心骨,搭档之间不熟悉,战术不统一,比赛中出现混乱是迟早的事,而且年轻球员像黄友政,刚进一线队没多久就上这种大场面,他自己心理压力都顶不住,更别提在配合层面带来什么化学反应

换句话说,这是一场战略上的豪赌,赌对了男双照样突围,赌输了就像现在这样,被外协组合打懵,全线失守,这也说明一个问题:我们的体系过于依赖个别主力球员,缺乏更大范围内的成熟双打体系。

王楚钦强是一回事,但一旦他不能参战,我们的男双水平就集体打了折扣,这本身就是不健康的结构,真正强大的队伍,应该是随便换人都能打出配合,不是指望某一个人带活一条线。

双打也该重视起来了

这次多哈世乒赛暴露出来的,不只是几场比赛的临场失误,更是国乒男双多年结构性短板的集中体现,从2004年双打项目退出奥运会后,国乒的资源和重心几乎全倾斜到了单打上,训练计划也以个人为主,双打逐渐被边缘化,这种战略曾经是合理的,可现在形势已经变了。

从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始,男双和女双将成为正式比赛项目,取代团体赛的位置,这意味着双打项目将直接影响金牌数量,战略意义陡然上升,如果我们再沿用老办法,每次临时拼凑组合,草草训练应付比赛,那到时候在奥运赛场上想拿金牌就只能靠奇迹了

反观世界其他国家,早就觉察到这个趋势,像日本的张本智和兄妹组合,法国的勒布伦兄弟,韩国的张禹珍和林钟勋等,都是经过长时间系统训练的固定搭档,别人都在精细打磨组合,我们却还在排列组合,真的是时候改变了。

现在国乒在男双上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固定搭档,哪怕是王楚钦这样顶级选手,也没有一个常年稳定合作的双打伙伴。比赛一多就临时换人凑组合,遇上强队就很容易被打散节奏

不仅如此现在我们在左手选手储备上也很稀缺,双打中左右手搭配的优势根本体现不出来,导致很多战术组合都没法完整实现,年轻选手如陈垣宇和黄友政,虽然潜力十足,但双打经验严重不足,临阵上场,更多是被锻炼而不是贡献胜负。

这场失利其实是给国乒敲响了警钟:如果还把双打当副线来培养,那未来我们不仅在世乒赛上被爆冷,在奥运会上也可能面临更大的尴尬,真正要解决问题,就必须从体系上改革,设立专门的双打训练通道,早早确定主力组合,并通过系统参赛来打磨默契。

不再临时抱佛脚,而是要让每一对组合像欧洲日本那样,成为可以信赖的长期战力

信息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25

标签:体育   男双   全军覆没   无奈   原因   组合   双打   世乒赛   搭档   单打   混双   多哈   战略   战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