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9月26日讯(记者范婷婷)9月26日上午,2025“大河对话”在武汉开幕。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刘庆柱作主旨演讲时指出,大河文明的发展往往催生早期国家形态,这一规律在中华文明进程中尤为显著。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刘庆柱。 记者史伟摄
考古发现表明,距今4000年前后,黄河、长江流域已出现早期国家形态,印证了大河文明对“中国”实体形成的奠基作用。“从夏商周开始,黄河中游便成为政治中心,‘中’的概念最早出现在陶寺遗址的陶文与宝鸡出土的铜器铭文中。”刘庆柱强调,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文明核心区,其治水需求推动了大规模社会组织与国家机器的诞生。同时,长江流域作为南方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与黄河文明交融互补,共同构建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也造就了中华文明包容、开放、和平的特性。
【罗田甜】
更新时间:2025-09-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