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有变,日本企业从台撤资,赖清德将登机离岛,解放军夜巡东沙

7月16日凌晨,三越伊势丹突然宣布将新光三越百货43%股权抛售给台湾本土财团,伊藤忠商事同步减持台北101大楼股份至12%。

这两家扎根台湾40年的日企,却在赖清德就职百日内突然完成“闪退”,创台日经贸合作史上最快撤资纪录。

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资金退潮:东京的沉默警报

日本经济产业省7月初公布的2024年上半年数据显示,日本企业对台岛的直接投资撤回资金规模同比增长300%,而这冰冷的数字背后,一场静默却急促的撤离正在进行。

商业决策极少如此整齐划一,资本的嗅觉,往往最先感知风暴的临近。

其实,日企的撤离并非悄然无息。当时丰田关闭台南小型零件工厂,其声明虽含糊其辞,但“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暴露了战略收缩

更关键的是丰田产业链核心的移动:东京电子确认推迟台积电熊本厂之后的新材料采购订单,转向东南亚备用供应商,这其实是根植于技术逻辑的“避险”。而且岛内电力供应持续紧绷,2023年工业用电价格飙升15%,迫使高端制造企业在规划新产能时将目光转向他处。

日企撤资的背后不仅是单一商业调整,更是对台海风险的紧急避险。

就在7月8日,台军“汉光41号”演习模拟美军运输舰护航,被日企解读为冲突升级信号。

随后,丰田汽车台南工厂立即关闭,声明称“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实为规避战火波及风险。

还有就是在经济层面,大陆中止ECFA第三批关税减让后,台湾石化产品出口成本激增22%,新光三越奢侈品供应链遭双向挤压,大陆游客消费锐减60%+促使进口成本上涨。

最重要的是,台湾民进党强推“美猪换友邦”政策,却对大陆市场关闭大门。欧洲商会报告显示,67%的在台企业已推迟新投资计划。

综合来看,资本退潮从不因单一理由启动,更是一次对综合风险的果断切割

离岛时刻:领导人出行的双重迷雾

在日企资金撤离的另一侧,台地方行政管理机构领导人赖清德的“离岛访问”引人瞩目。

这次行程时机很是微妙,偏偏选择在区域内紧张态势升温之时。

而这似乎不是第一次,就在2023年就有同类行程曾密切配合美方政治动作,并伴随特定军售信息释放。

此类出访模式似乎已成固定链条,其关键议程与后续连锁反应方是真正的观察点。赖清德“登机离岛”象征意味浓厚,这无疑是将台岛再次推入外部势力博弈棋盘的危险动作。

事实上,赖清德8月“离岛”行程表隐藏着精妙算计。

赖清德选在台湾“大罢免”投票敏感期启程,试图用“过境”美国纽约的镜头转移施政危机。但这场赌局充满变数,而赖清德此举无疑是自毁前程。

数据显示赖清德民调满意度暴跌至29%,创上任以来最低。岛内爆发“反谋独”游行,民众焚烧其竞选海报,标语直指“台独=经济自杀”。

同时,巴拉圭总统公开质疑“友邦”价值,暗示不再配合民进党“金钱外交”。赖清德此行需自掏腰包支付“友邦”领导人见面礼,预算缺口达2.3亿新台币。

有消息称,赖清德计划8月窜访中南美洲,借道美国纽约制造“外交突破”。但特朗普政府已放出风声:若大陆对台军售施压,美方可能将赖清德“降级”为关岛中转。知情人士透露,赖团队原计划采购波音客机作为“过境门票”,但波音公司因顾忌中国市场,临时要求台当局支付300%保证金,而这笔费用足以覆盖台军半年的“汉光”演习开支。

在7月初中美第三轮谈判前夕,赖清德强行“蹭热点”,反而成为美方筹码。若美方拒绝接待,赖清德将面临“未出发先溃败”的尴尬。

东沙夜巡的战略密码

当资本流动与政治风向交汇,军事层面的信号必然同步强化。

7月16日凌晨3时,两艘关闭AIS系统的中国大陆海警船突入东沙岛南22海里,多架运-8反潜机同步抵近。

这场“静默突袭”持续17小时,台“海巡署”仅能派出“巡护八号”伴航全程未能锁定大陆船舰坐标。东沙岛距高雄仅240海里,解放军在此部署的815型电子侦察船,可实时监控巴士海峡80%航道,而这正是台湾90%能源进口的命脉通道。

其实,东沙岛控制权争夺战已持续18个月。2024年大陆船舰进入台方自划“禁限水域”次数激增83%,2025年单月最高达11次。若在此部署红旗-9导弹,射程可覆盖台南部军事基地。

解放军采用“暗夜突袭+电磁静默”战术,台军雷达在30海里外即失去目标。台军方承认,现有“雄风”导弹对解放军隐身船舰命中率不足5%。从此可以看出解放军技术上是足以碾压的存在。

而且依据《海警法》第20条,中国大陆船舰在东沙海域执法具备国际法正当性。反观台方单方面划设的“禁航区”,连美国智库都承认“缺乏法理基础”。

综合空情信息显示,解放军海军航空兵多型战机连续两个夜间高频度飞临东沙岛空域。识别出的大型反潜巡逻机与战斗机组具备全天候、长距离监控能力。东沙扼守巴士海峡门户,东出太平洋、南下南海的战略要冲尽在俯瞰之下。夜巡更深层的意义在于对周边军事部署规律的高度掌控。

而在7月初美“里根”号航母绕行巴士海峡进入南海时,解放军西太平洋海空联训同步升级并非是一场巧合,更像是一场经过精密计算的区域态势表演。

从郑成功收复台湾到两岸“三通”,历史会证明:两岸统一不是选择题,而是历史进程的必答题

两家日本大企业从台湾知名百货公司撤资,国台办:持续“谋独”必然会影响外资对台湾市场的信心

2025-07-16 11:34·环球网

来源:环球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9

标签:财经   离岛   日本   解放军   情况   企业   赖清德   台湾   巴士   大陆   美方   波音   新光   友邦   台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