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100岁!哪些“顶流”国宝震撼亮相

是什么展览,无数人准点抢票,却“一票难求”?

又是什么展览,如同“开盲盒”一般,不同时间看到的展品可能不一样?

2025年恰逢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

“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展览在午门展厅正式开放。

展览通过“一脉文渊”“百年传承”“万千气象”三大篇章,展现出故宫博物院自1925年10月10日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

故宫从195余万件文物中甄选出200件套文物界“顶流”,以轮换展陈的方式,绘就百年传承画卷。许多十年、数十年难能展出的重量级“明星文物”也已参展,赓续中华文脉、共襄文化盛宴。

“百年守护”展览看点

“沉睡”十载,王者归来

《清明上河图》记录了北宋都城汴京的繁华景象,画面长而不冗、繁而不乱,500余人穿插于画面不同情节之中。

这幅“国宝中的国宝”并不常与世人见面,最近一次展出已是2015年。

纸寿千年。每次展览铺陈画卷会产生摩擦,长时间铺平使其“肌肉拉伸”已经接近极限,因此故宫素来有“展一次,睡三年”的制度。

许多宋画已近千年,每次展览更需小心谨慎,错过一次恐怕要再等一个“十年之约”。

现存最早作于纸上的绘画

唐代著名画家韩滉的传世孤本,现存为数不多的唐代纸绢绘画真迹之一,中国现存最早的纸本画……

有如此之多“头衔”的《五牛图》卷也是本次展览最令人期待的珍品之一。

从“伤痕累累”到重现荣光,凝聚了代代修复师的匠心。画中五牛形象不一、姿态各异,显示出作者的卓绝工笔。

乾隆最爱的“三希帖”其一

王珣所作的《伯远帖》被称为 魏晋书法作品的“活化石”。 一封书信却与 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被乾隆珍藏,合称为“三希帖”。

李白传世的唯一书迹

草书5行,共25字,曾被估价数十亿,更令宋徽宗赵佶、黄庭坚、乾隆皇帝等人对之“一见钟情”。

《上阳台帖》是李白所书自咏四言诗,也是这位唐代大诗人唯一存世墨迹。

青铜时代的绝唱

若说《清明上河图》让人等待太久,这件时隔19年再度展出的莲鹤方壶或许同样震撼。

其被称为春秋时期青铜艺术的典范之作,于1923年再度出土,是彼时中国空前的特大发现,是中国近现代考古学萌芽的重要见证之一。

“二十五宝”见证历史

“二十五宝”是由乾隆皇帝指定的清朝国之重器,他挑选出二十五方宝玺以为典藏,这些宝玺名称、尺寸、材质等各有不同,是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典章文物。

以往只会展出一方或两方,而这次展览二十五方宝玺共同展出,共庆百年华诞。

“乾隆花园”开放

宁寿宫花园又称“乾隆花园”,是乾隆为晚年生活构建的理想居所,历经二十五年的修复与保护,宁寿宫花园及“天工匠心——宁寿宫花园的历史与守护”展览已正式面对观众开放!

时逢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观者可漫步于此领略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情趣,感悟文化遗产的永恒魅力。

故宫文物南迁纪念展

故宫博物院走过的一百年,是历经风雨、守正创新的一百年,其诞生于民族动荡的时代,于战火中将文物南迁。历经二十余载、行程数万里,社会各界仁人志士参与其中,一同守护中华文化根脉。

“故宫文物南迁纪念展”展出档案文献及珍贵文物100余件(套),结合数字媒体技术,再现故宫文物南迁的艰辛历程。

文物南迁的骡马蹄声踏碎长夜,那些在颠沛中以生命丈量文明的足迹,已将“守护”二字镌刻成不朽的碑文。

修复师的指尖抚平累累创痕,那段日复一日与时间的角力,已将“传承”浸润于历史的长河。

故宫博物院一百年, 紫禁城六百年。百年一瞬,但于中华民族而言,其见证了民族崛起兴盛的壮阔史诗,歌咏着 生生不息的文脉与精魂。

“百年守护”特展已然启幕,文明传承的使命却无止步。

当世界其他古老文明相继隐入尘烟,唯有中华文明在这片广袤土地上书写着“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传奇。

这么多文物等着你,

你最期待哪一件?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故宫博物院)

监制:邓莫南

责编:韩丹

编辑:刘梦迪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3

标签:历史   国宝   文物   乾隆   故宫   紫禁城   花园   唐代   文脉   中国   匠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