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号带回来的28亿年样本,揭开月球“两面派”真相

这月球就像个“双面派”,对着地球的那一面和背着地球的那一面,差别可大了去了。

最近,一项新研究又给这“双面派”添了个新证据,月球背面的内部温度,可能比正面低不少呢。

表面不同,里面也不一样

要说这月球的两面,差别可不止表面看得见的那些。

早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阿波罗16号的宇航员就拍回了月球背面的照片。

咱从照片上能清楚看到,背面的陨石坑密密麻麻,就像被“砸”得更狠似的。

而且啊,背面的月海少得可怜,正面差不多有三成面积都是月海,可背面只有1%的区域能看到月海。

这月海说白了就是远古火山喷发形成的暗色平原,这么一对比,两面的“颜值”差距还真不小。

再往里面看,科学家通过探测器发现,月球背面的地壳比正面厚了约20公里。

正面地壳平均厚度大概50公里,背面就到了70公里左右,这就好比背面穿了件更厚的“盔甲”。

而且啊,两面岩石的化学成分也不一样,背面的铝、钙这些元素更多,铁、钛相对少,这说明两面的“成长环境”可能大不相同。

28亿年样本揭开温差之谜

要说解开温差之谜的关键,还得靠咱们中国的嫦娥六号探测器。

2024年5月,嫦娥六号奔着月球背面去了,成功采集了一批大约28亿年历史的样本。

这些样本可不得了,伦敦大学学院和北京大学的杨莉副教授团队分析后发现,这些样本是由约1100摄氏度的熔岩形成的,比正面同期样本的形成温度低了差不多100摄氏度。

这可是个重要发现!以前科学家只是猜测月幔正面和背面可能有温差,现在终于通过真实样本有了实证。

杨莉副教授说,这就好比给“双面月球”的研究找到了一把关键钥匙,让咱们更接近真相了。

不过呢,现在知道的只是远古时期的温差,现在两面是不是还存在温差,还得进一步研究。

那为啥背面内部温度会低呢?科学家们有几种推测。

一种说法是,背面可能曾经被巨型小行星撞击过,导致那些能释放热量的放射性元素,像铀、钍、钾这些,都往正面迁移了,背面没了这些“暖宝宝”,温度自然就低了。

还有一种可能是,月球早期可能和小卫星碰撞过,两面来自不同热演化的天体,所以温度不一样。

另外,地球的引力也可能有点影响,长期的潮汐力作用,说不定让正面内部更“热闹”,温度也就更高了。

这些假说都有一定的依据,但到底哪个更靠谱,或者还有没有其他原因,现在还搞不清。

不过有一点很明确,月球的两面差异和它的形成演化密切相关,而月球的形成又和地球脱不了干系。

科学界普遍认为,大约45亿年前,一颗火星大小的天体撞击了原地球,碎片聚集形成了月球。

所以研究月球的两面,其实也是在探寻地球的起源故事。

从阿波罗计划到嫦娥六号,人类对月球的探索从未停止。

每一次新的发现,都让咱们对这个地球的“伙伴”多了一份了解。

虽然现在关于月球背面温度更低的原因还没有定论,但随着更多探测任务的开展,比如咱们国家的嫦娥七号计划探测月球南极,美国的阿尔忒弥斯计划等,相信会有更多的证据出现,帮助咱们解开这个“双面之谜”。

月球就像一个神秘的宝库,藏着太多关于宇宙和地球的秘密。

这次嫦娥六号的发现,只是揭开了冰山一角。

但就是这一角,让咱们看到了宇宙的奇妙和科学的魅力。

说不定哪天,随着更多研究的深入,咱们能从月球身上找到更多关于地球起源的线索,让咱们对自己居住的星球有更深刻的认识。

不管怎么说,科学探索就是这样,每一个新发现都会带来新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推动着咱们不断前进。

对于月球的“双面派”特性,咱们普通人可能觉得好奇又有趣,但对于科学家来说,这可是解开宇宙谜题的重要一环。

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好消息,让咱们对月球、对宇宙有更多的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6

标签:科技   两面派   嫦娥   月球   样本   真相   背面   两面   地球   温差   温度   更多   阿波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