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下旬,秋意已浓,凉风中的寒气日渐增多,北方城市的楼道与乡村院落的厢房里,那熟悉的身影就又显眼了起来—— 码得整齐的大白菜、敞口的粗陶缸。北方人一年中极具仪式感的 “腌菜季”,又如期而至了。
酸菜并非北方独有,从北到南,全国各地,四川的泡菜、贵州的酸菜、江西、浙江的酸笋……各有风韵。叫法上,很多地方把酸菜归到泡菜里,还有叫冬菜的。
这篇文章,酸菜的定义比较狭窄,专指以白菜为主食材、要腌制一段时间、发酵充分的那类。限于篇幅,著名的天津地区的“津冬菜”,实质上也是北方的酸菜,就只能忍痛“留到下文分解”了。

要说北方的酸菜,东北酸菜大名在外。其实,真正入味儿的,是西北地区的腌酸菜,主要分布在山西北部、以雁门关内外为主流,还有内蒙古西部区、以呼和浩特、巴彦淖尔为代表,此外河北的张家口也属于这个流派。
“翠花儿,上酸菜”,东北酸菜火遍全国,很大程度上要拜托这个曾经“享誉世界”的梗儿。

东北腌酸菜讲究 “天时” 与 “手法”,核心是利用低温发酵锁住脆嫩口感,步骤简单却藏着细节:
首先是选菜、晾晒。挑选紧实、无虫眼的大白菜,去掉外层老叶,在通风处晾晒 几天,让水分略微蒸发,避免腌制时腐烂。
接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清洗、焯水。将晾晒后的白菜洗净,放入沸水中快速焯烫 10-20 秒,捞出后立即过凉水,沥干水分 —— 焯水既能杀菌,又能让白菜保持脆度,时间绝不能长。
在东北农村,也有很多人家不焯水的,至于效果,眼见当中似乎也没有太大差别。

接下来是码缸腌制,当然是最重要的一环。干净的大陶缸,在缸底铺一层白菜,撒一层粗盐,再铺一层白菜,再撒盐……层层码紧,直到装满缸。最后在白菜上压一块洗干净的大青石块,一是防止白菜浮起,更重要的是用压力把白菜的脆口锁住,“嘎巴儿脆”是酸菜的灵魂。
最后就是加水了。水最好是晾凉了的开水,倒入大缸、没过白菜,盖上缸盖,用家里不常用的重物压上去,让菜缸既可以封口,又不至完全封死,留少许透气。
气温不用太低,否则会把菜缸冻裂。放上二十多天,待白菜变黄、酸香溢出,就是地道的东北酸菜了。
算算时间,过去在阳历新年前,是杀猪的日子,所以在东北人的记忆里,“猪肉、酸菜、豆腐、粉条……那个香啊”,是永远挥之不去的美味。

西北的酸菜,方法上跟东北差不多。由于西北地区降水少、日照长,大白菜更多保留了恰到好处的水分,甜度更高,腌出的酸菜口感更佳。
西北之地的酸菜,也在冬天最冷的时候开始上锅。同样是新年前,用猪肉、酸菜、粉条,点睛之笔是西北的土豆,称为“大烩菜”或“烩酸菜”,其中尤以内蒙西部区的巴彦淖尔地方最有名气,一盘“巴盟烩酸菜”,是西北人压在心底的佳肴,西贝就以这道菜为招牌菜。

西北地方的酸菜,还有颇具独特风味的一种,主食材用的是圆白菜,官方说法是“甘蓝”,也有叫“团菜”的,山西北部、内蒙古西部、包括河北张家口都有,当地人给了它一个亲昵的称呼:烂腌菜。
烂腌菜的做法其实也很简单,但是用料则因人而异。

首先,将新鲜圆白菜去掉老叶,切成小块或丝,洗净后沥干水分,放在通风的地方晾一晾,时间不限,注意不变质即可,是让表面水分干透。
腌制烂腌菜,陶缸大小没有讲究,小缸腌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放更多辅料,也较便利。
准备好小瓷坛,将圆白菜块或丝放入坛中,混入胡萝卜丝、芹菜段、青红椒丝等,加入适量盐、少许花椒,还可加上红辣椒、但不用太辣的如小米椒之类的,用干净的筷子拌匀,同样找一块适合的青石块压实。放在阴凉处,开启成菜的进程。
烂腌菜的腌制时间,与西北酸菜是一样的,不像东北酸菜时间不用过长。一个冬天,烂腌菜可以一直留在陶缸中,吃多少取多少。
烂腌菜的吃法,多种多样,可以直接成菜——一盘爽口、清新的凉菜,也可与各种荤菜一起炒。

在山西北部和内蒙古西部,“烂腌菜” 的最佳搭档是莜面。
烂腌菜入锅,加上些葱段儿,热水炖煮几分中,加上准备好的羊肉臊子,出锅前再浇一勺西北流行的热胡麻油,莜面的最佳浇头儿就成了。

莜面,最好吃的是莜面窝窝,也有叫“栲栳栳”的,莜面鱼鱼、或者莜面饸饹也是上品。把羊肉臊子烂腌菜的浇头加上,一口下去,咸、香、酸、筋,层次丰富,那种体会,是多少没有尝过莜面的人的惊魂一味,又是多少声称不吃莜面的当地人一瞬间改变、之后便魂牵梦绕一生割舍不下的乡愁……
END
提示:
* 本文为“食材界”原创,欢迎业内外媒体转载。
* 关注“食材界”头条号,“今日头条”搜索“食材界”。
* 本文同步“食材界”微信公众号(ID:ShicaiWorld)。
更新时间:2025-10-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